當提及越南服飾這個主題,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便是一襲優雅飄逸的「奧黛」(Áo Dài)。然而,這件標誌性的國服僅是越南豐富服飾文化光譜中的一環。的越南傳統服飾體系,在越南語中稱為「越服」(Việt phục),其歷史悠久且層次分明。在古代越南,服飾不僅是蔽體之物,更是劃分社會階級、彰顯身份地位的視覺符碼,受到歷代王朝的嚴格規範。本文將深入探討越南服飾從阮朝之前的傳統樣式,到奧黛的精緻演變,再到阮朝時期等級森嚴的宮廷禮服,全面勾勒出越南服飾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
日常服飾的歷史軌跡
越南平民的日常穿著,在漫長的歷史中展現了務實與傳承的特點,並在不同時期吸收了外來文化的影響。
阮朝以前: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基調
在阮朝建立之前,越南(古稱安南)的服飾深受當時中國漢文化的影響。平民百姓的日常穿著多為樣式簡潔、便於勞作的服裝,其基本形制與中國漢服的常服相似,但在細節上融入了本地的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身襖」(Áo tứ thân)。
-
四身襖 (Áo tứ thân):這是從12世紀至20世紀初,包含河內在內的越南北方婦女最常見的服飾。其結構由四片分離的衣襬構成,前方的兩片衣襬不在胸前扣合,而是在腰間繫結,方便日常活動與工作。這種設計樸素而實用,體現了農業社會的特色。
-
五身襖 (Áo ngũ thân):與四身襖類似,在不同地方,五身襖是上流社會和貴族階層的選擇。它在四身襖的基礎上,於前襟內側多縫入一片衣襬,形成更為莊重、 kín đáo(端莊含蓄)的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後黎朝時期,越南朝廷為了維護本國文化的主體性,曾於1696年頒布法令,要求移居越南的華人必須遵循越南風俗,禁止越南人仿效當時清朝的「剃髮短衣」滿洲習俗,這也反映了越南在文化上的自覺與堅持。
阮朝建立以後:現代奧黛的雛形
阮朝建立後,越南的日常服飾開始發生顯著變化。一方面,清朝服飾的元素與後期法國殖民帶來的西方審美,共同影響了服裝的剪裁。平民階層的服飾,特別是女性服裝,逐漸趨向緊身化,這也為現代奧黛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奧黛,其上身緊密貼合、下擺開衩至腰際並搭配長褲的樣式,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成型的。
國服的象徵:奧黛 (Áo Dài) 的前世今生
奧黛不僅是一件衣服,其地位如同日本的和服,更是越南民族精神與美學的化身。它的發展歷程,反映了越南社會的變遷與時尚的革新。
奧黛的風格變革
奧黛並非一成不變,它在20世紀經歷了多次重要的設計演變:
-
「Le Mur」風格 (1939年):由河內藝術家吉祥(Cát Tường)設計,大膽地融合了西式剪裁,強調女性的身體曲線,擁有蓬袖和心形領口等設計,這個造型在當時被視為前衛與突破,但也引發了保守社會的爭議。
-
無領奧黛 (1960年代初):由當時的南越第一夫人陳麗春(奧黛夫人)推廣,她將傳統的高領改為無領或船型領設計,更顯簡潔與現代,再次挑戰了傳統審美。
-
收腰設計 (1960-1970年代):隨著西方審美的普及,女性開始使用胸罩和束腰等內衣,奧黛的剪裁也更加強調纖細的腰身,凸顯婀娜多姿的體態。
-
現代奧黛 (1986年至今):南北越統一後,奧黛曾一度沉寂。直到1986年越南「革新開放」後,奧黛才重新煥發生機。現代設計師們採用了更多元的布料、色彩和圖案,並對長度、開衩高度進行改良,使其更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不論是在鄉村或現代城市,都成為婚禮、節慶、以及女高中生、空服員、新聞主播的標準制服。
如何挑選與穿搭奧黛
挑選一件合身的奧黛,打造完美的整體造型,能極大地展現個人氣質。以下是根據不同身形與風格的挑選指南:
身形類型 |
建議領口 |
建議版型與材質 |
建議顏色與圖案 |
---|---|---|---|
修長纖瘦者 |
高領 (不超過4.5公分) 或圓領,能拉長頸部視覺。 |
選擇貼合身形的剪裁,可使用絲綢、錦緞等略帶光澤且輕薄的面料。可選擇雙層設計,增加飽滿感。 |
淡黃色、薄荷綠等中性亮色系的顏色可提亮膚色。皮膚白皙者可大膽嘗試紅色、亮粉色。 |
豐盈圓潤者 |
V型領、船型領或心型領,有助於修飾頸部線條,避免圓領。 |
選擇柔軟、有彈性但略帶厚度的材質,避免光澤感過強的緞面。合身的彈性布料能更好地修飾身形。 |
深紫色、深紅色等中性偏冷色調具有收縮效果。避免大面積、複雜的圖案,簡潔的設計更顯精煉。 |
標準勻稱者 |
任何領口皆可嘗試。 |
各種材質與版型均可駕馭,可根據場合自由選擇。 |
可大膽選擇任何喜愛的顏色與圖案,充分展現越南服飾之美。 |
穿搭奧黛時,內襯的選擇至關重要,建議選擇裸色或與奧黛同色系的款式。搭配珍珠耳環、項鍊等精緻裝飾品,能提升整體的高雅感。而越南的另一項文化符號——斗笠 (Nón Lá),不僅是遮陽避雨的實用品,更是奧黛的絕佳時尚配件。圓錐形的斗笠與飄逸的長衫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越南女性在照片與現實中的經典形象。
階級與權力的體現:越南的正式服飾
在古代越南,朝廷的正式服飾(朝服、禮服、官服)有著極其森嚴的等級規定,是權力結構的直接體現。
-
色彩等級:黃色為皇帝專用色,象徵至高無上的皇權。紅色和紫色則是高級官員的服色。
-
形制模仿:越南歷代王朝的官服在很大程度上參照或沿襲了中國的樣式。阮朝的官服便深受明朝官服體系的影響,例如皇帝的冕冠雖同為最高禮制,但為六旒(六串玉珠),以別於中國天子所用的十二旒。
-
《大南實錄》記載:根據阮朝的官史記載,嘉隆五年(1806年)曾明確規定文武官員的品服。例如,一品大員可穿紫色蟒袍;正一品至從三品官員穿青、綠、藍、黑等色的蟒袍;四品官員穿花袍;而區分官階高低的關鍵在於胸前和背後的「補子」(官補),文官繡禽,武官繡獸。例如,文官補子繡雲雁、白鵬、鴛鴦等,武官則繡文豹、熊等,皆有嚴格對應的品級,一絲不苟。
這種將階級與圖案、顏色精確對應的制度,清晰地展示了封建王朝的權力秩序與禮儀文化。
常見問題 (FAQ)
Q1: 奧黛和中國的旗袍有什麼不同?
A1: 儘管外觀上有相似之處,但兩者有本質區別。首先,奧黛是「衣褲兩件式」的服裝,上身為長衫,下身必須搭配長褲;而旗袍則是「連身裙」。其次,奧黛的雛形在18世紀便已出現,其現代化的發展早於1920年代才在上海流行起來的現代旗袍。
Q2: 現代越南人還會每天穿奧黛嗎?
A2: 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較少穿著奧黛,通常會選擇更方便的現代服飾。奧黛主要在特定場合穿著,如越南新年(Tết)、婚禮、慶典等重要節日,或是作為特定職業的制服,例如高中女學生、銀行職員、航空公司地勤與空服員等。
Q3: 男生也可以穿奧黛嗎?
A3: 可以。奧黛最初也有男性款式,稱為「Áo dài nam」。男式奧黛的版型較為寬鬆、莊重,樣式通常比女性奧黛樸素,顏色多為深藍、黑色或白色,常搭配 khăn vấn( khăn đóng,一種布製頭巾)。如今,男性主要在傳統婚禮、祭祀或重大文藝表演等場合穿著。
總結
越南服飾是一部流動的史書,它從早期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四身襖、五身襖,演變到阮朝時期等級分明的宮廷禮服,再到如今享譽全球的國服奧黛。奧黛的蛻變,不僅是服裝設計的進化,更是越南女性社會地位變遷和文化自信提升的縮影。如今,越南的時尚界不僅傳承著傳統服飾的精髓,更湧現出許多登上國際舞台的現代設計師品牌。傳統與現代交織,共同紡織出越南服飾文化的璀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