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這個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的國家,以其多元文化、美食天堂和壯麗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然而,對於計畫前往此地的旅客、留學生,或是對地理氣候有濃厚興趣的研究者來說,深入瞭解其獨特的氣候模式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馬來西亞的氣候遠非「全年炎熱」這麼簡單,它是一個由地理位置、海洋環繞、複雜地形以及最關鍵的季風系統共同交織而成的複雜體系。
本篇文章將為您提供一份最詳盡、最深入的馬來西亞氣候指南,除了氣候,也讓您對當地的人文、匯率與網路等資訊有更全面的認識,在出發前做好最萬全的準備。
地理與氣候概覽:為何會有東西馬的差異?
馬來西亞國土被南中國海一分為二,形成了地理和氣候上皆有顯著差異的兩大部分:
-
西馬(馬來半島):北與泰國接壤,南隔柔佛海峽與新加坡相望。中央山脈(Titiwangsa Range)如同一道脊樑,由北向南縱貫半島,不僅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更關鍵的是,它將半島這片土地切割為東、西兩個截然不同的氣候區域。吉隆坡為聯邦首都,行政首都則為布城。
-
東馬(婆羅洲):位於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北部,由沙巴和砂拉越兩個州屬組成。這裡的地形更為崎嶇,擁有馬來西亞最高峯——京那巴魯山(神山),其複雜的山脈系統(如克洛克山脈)和廣闊的雨林,塑造了更多樣、更潮濕的局部氣候。
正是這種獨特的地理格局,使得討論馬來西亞氣候時,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區分對待。
核心氣候特徵:熱帶風情的共同節奏
儘管區域差異顯著,但整個馬來西亞依然共享著熱帶海洋性氣候的基本盤。
1. 溫度:四季如夏,日夜溫差大於年溫差
作為一個緊鄰赤道的國家(北緯1°至7°),馬來西亞全年氣溫穩定,幾乎沒有所謂的四季之分。
-
平地年均溫:普遍介於攝氏22°C至33°C之間,白日高溫很少超過35°C,即使是炎熱的下午,高溫也多在32c左右,夜晚則相對涼爽,低溫可降至24c上下。
-
年溫差極小:各月份之間的平均溫度變化極小,通常不超過2°C至3°C。
-
日夜溫差顯著:相較於微小的年溫差,沿海地區的日夜溫差可達5°C至10°C,內陸地區更可達8°C至12°C。晴朗的白晝雖感炎熱,但夜晚大多舒適宜人。
-
高地氣候:金馬崙高原、雲頂高原等山區,因海拔較高,氣候涼爽許多,年均溫約在18°C至25°C之間,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2. 濕度:無處不在的悶熱感
高濕度是馬來西亞氣候的另一大標誌。全年相對濕度平均高達80%至90%,尤其在清晨和雨後,濕潤的空氣感更為明顯。這意味著體感溫度往往會高於實際氣溫,容易感到濕熱與悶熱。露點溫度也常年維持在高位,解釋了為何即使在夜晚,悶熱感也難以完全消散。
3. 降雨:季風主導的降水模式
馬來西亞是個多雨的國家,年均降雨量極高。與其說是「雨季」,不如說是「哪個季節雨更多」。降雨的時空分佈,完全由兩大季風所主導。
城市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吉隆坡 (平均高/低溫 °C) |
32/23 |
33/23 |
33/24 |
33/24 |
33/24 |
32/24 |
32/24 |
32/23 |
32/23 |
32/24 |
31/23 |
31/23 |
吉隆坡 (平均降雨 mm) |
155 |
148 |
180 |
201 |
166 |
116 |
118 |
144 |
171 |
220 |
271 |
216 |
檳城 (喬治市) (平均高/低溫 °C) |
31/24 |
32/24 |
32/25 |
32/25 |
32/25 |
31/25 |
31/24 |
31/24 |
30/24 |
30/24 |
30/24 |
31/24 |
檳城 (喬治市) (平均降雨 mm) |
59 |
58 |
95 |
138 |
155 |
123 |
139 |
169 |
224 |
245 |
218 |
140 |
古晉 (平均高/低溫 °C) |
29/24 |
30/24 |
31/24 |
32/24 |
32/24 |
32/24 |
32/24 |
32/24 |
32/24 |
31/24 |
31/24 |
30/24 |
古晉 (平均降雨 mm) |
457 |
342 |
243 |
207 |
194 |
173 |
156 |
169 |
202 |
255 |
306 |
388 |
表格資料來源:綜合Weather Spark及其他參考資料,此處提供1月至12月的概覽
季風的決定性影響:掌握時間,選對地點
季節 |
時間 |
風向 |
主要影響區域與天氣特點 |
---|---|---|---|
東北季風 |
約11月至隔年3月 |
東或東北風 |
主要雨季,尤其對西馬東海岸(吉蘭丹、登嘉樓、彭亨)、砂拉越西部和沙巴東北部帶來豪大雨,常引發水災。此時西馬西海岸相對晴朗乾燥。 |
西南季風 |
約5月下旬至9月 |
西南風 |
相對乾燥的季節,但並非無雨。盛行午後雷陣雨,尤其影響西馬西海岸的巴生谷地區。風勢普遍較弱,但有時南風會帶來水氣。東馬和西馬東海岸此時天氣較穩定,是海灘活動的旅遊旺季。 |
季風過渡期 |
4月、10月 |
風向不定 |
赤道低壓槽橫跨馬來西亞,風力微弱且風速多變,天氣變幻莫測,容易出現陰天,是午後雷陣雨最頻繁的時期,全國各地普遍多雨。 |
各區域氣候差異詳解
西馬(馬來半島)
-
西海岸(檳城、吉隆坡、馬六甲):這裡是馬來西亞人口與經濟的重心。氣候模式呈現「雙峯型」降雨,即在4-5月和10-11月這兩個季風過渡期迎來降雨高峯。在東北季風期間(11月-2月),由於中央山脈的屏障作用,西海岸天氣相對穩定晴朗,是旅遊的最佳時節。
-
東海岸(關丹、熱浪島、刁曼島):與西海岸截然相反。11月至隔年2月是其雨量最充沛的「雨季」,東北季風從南中國海帶來大量水氣,風浪大、雨勢強,許多海島度假村會在此期間關閉。而6月至8月則是其陽光最明媚、海水最平靜的季節。
-
南馬(柔佛):氣候模式接近西海岸,但因更靠近赤道且四面環海,全年降雨分佈相對更均勻。
東馬(婆羅洲)
-
砂拉越(古晉):作為東馬的代表,古晉的降雨量遠超西馬大部分城市。其雨季同樣在東北季風期間(12月-2月),月均降雨量驚人,堪稱馬來西亞的「雨都」。全年降雨天數極高,出行務必常備雨具。
-
沙巴(亞庇、仙本那):沙巴的氣候更為複雜。西北海岸(如亞庇)的降雨模式也呈雙峯型,主要降雨高峯在6月和10月。而東海岸(如仙本那)則受西里伯斯海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馬來西亞整體不受颱風直接侵襲,但沙巴州位於颱風帶邊緣,在颱風季節(4月-11月),西太平洋的颱風外圍環流有時會給沙巴帶來強風和豪雨,影響力有時甚至擴及鄰近的印尼部分區域。
常見問題 (FAQ)
Q1: 馬來西亞有冬天嗎?需要帶厚外套嗎?
A: 馬來西亞地處熱帶,沒有冬天。全年氣溫皆高,完全不需要冬衣。但由於商場、電影院、餐廳等室內場所及長途巴士的冷氣通常非常強,建議隨身攜帶一件薄外套或披肩,特別是帶著孩子出遊時,以防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不適。
Q2: 馬來西亞的雨季到底是幾月?
A: 這個問題沒有單一答案,取決於您要去的地點。
如果您要去吉隆坡、檳城、蘭卡威等西海岸地區,降雨最多的月份是4-5月和10-11月。
如果您要去熱浪島、停泊島、刁曼島等東海岸海島,主要的雨季是11月至隔年2月,此時不建議前往。7月則是東海岸氣候相對穩定的月份。
如果您要去*沙巴、砂拉越,基本上全年多雨,但雨量在東北季風期間(12月-2月)達到頂峯。
Q3: 去馬來西亞應該如何準備衣物?
A: 建議以輕便、透氣、易乾的棉質或排汗衣物為主。短袖、短褲、薄長褲、連衣裙都是很好的選擇。鞋子方面,舒適的涼鞋或運動鞋為佳。此外,一把堅固的雨傘或一件輕便的雨衣,以及防曬乳、太陽眼鏡和帽子,都是不可或缺的旅行良伴。
Q4: 馬來西亞和台灣、香港有時差嗎?
A: 沒有。馬來西亞全國統一採用東八區時間(GMT+8),與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北京的時間完全相同,無需調整時差。但馬來西亞是個多元語言的國家,除了官方語言馬來語外,大部分華人社群亦通曉華語、福建話等,英文也是通用語言。此外,當地使用的貨幣為令吉(Ringgit),也常被稱為馬幣。馬來西亞因緯度低,全年的日出與日落時間變化不大。
Q5: 在馬來西亞旅行,是否會遇到颱風或地震?
A: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不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上,也非颱風直接路徑,因此極少發生破壞性的地震和颱風。大部地區都相對安全,僅沙巴州偶爾會受到鄰近地區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帶來較強風雨。馬來西亞政府對此類天災也有相應的預警與應對資訊。
總結
馬來西亞的氣候,是一首由赤道陽光、海洋水氣與季節性季風共同譜寫的熱帶交響曲。它的主旋律是永恆的溫暖與濕潤,但區域性的變奏卻極為豐富,部分地區的氣候差異尤其明顯。「西海岸避開十月雨,東海岸不闖冬季浪」是旅人最應牢記的氣候口訣。
無論您是想在檳城的古街巷弄中追尋歷史,還是在仙本那的玻璃海下與魚群共舞,只要掌握了馬來西亞的氣候密碼,選對時間、去對地點,就能避開連綿的陰雨,盡情享受這個國度最燦爛、最熱情的一面。這個國家的多元人種,包含華人、馬來人與印度人,共同在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