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首選!在台灣民俗文物館的百年古厝裡,為寶貝留下最溫馨的周歲回憶

抓周首選!在台灣民俗文物館的百年古厝裡,為寶貝留下最溫馨的周歲回憶

座落於臺中市民俗公園內的「臺灣民俗文物館」,是一座充滿古樸韻味的閩南式四合院建築。自1990年開館以來,它不僅是收藏與展示早期臺灣人民生活軌跡的文化寶庫,更是承載著許多臺中市民共同回憶的溫馨地方。

這裡不僅提供免費參觀的靜態文物展覽,更以其獨特的「古禮抓周」活動聞名,讓現代家庭有機會在古色古香的氛圍中,為家中的新生兒或寶貝舉辦一場意義非凡的周歲慶典。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這座結合了展覽、教育與遊憩功能的文化園區,從其建築特色到最受歡迎的抓周體驗,提供一份最完整的參訪與活動指南。

園區介紹:一磚一瓦皆故事的閩南風華

臺灣民俗文物館整體園區設計匠心獨運,主要由「民俗館本館」、「民藝街」與「如意園」三大主體構成,營造出一處兼具知性與休閒的多功能空間。

民俗館本館

作為核心的傳統四合院主建築,此處完美復刻了傳統閩南住宅建築的精髓。從屋瓦、磚牆到木製門窗,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館內常設展覽與特展,透過各式早期農具、傢俱、服飾及生活器物,生動地重現了臺灣先民的生活樣貌與智慧。

民藝街

仿造清末民初的街屋樣式,匯集了多家傳統工藝與特色餐飲店鋪。漫步其間,彷彿穿越時空,可以欣賞到捏麵人、木作等傳統技藝,也能看到古早味的童玩玩具,或在古意盎然的茶館或咖啡廳中稍作歇息,享受悠閒時光。

如意園

結合了中式庭園的造景藝術,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景色宜人,是遊客與小朋友散步、拍照打卡的絕佳地點。

這座城市中的文化綠洲,不僅是一個靜態的博物館,更是一個動態的學習場域,不定期舉辦各類展覽、講座、表演與DIY體驗活動,讓民俗文化以更活潑、親切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

【實用資訊】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上午10:00 – 下午5:00
  • 休館日: 每週一
  • 門票資訊: 全園區免費參觀
  • 地址: 臺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
  • 電話: 04-2245-1310
  • 停車資訊: 館區設有地下停車場,停車便利。

核心體驗:傳承祝福的古禮抓周儀式

臺灣民俗文物館最受推崇的活動,莫過於為滿周歲寶寶(度晬)舉辦的「古禮抓周」。館方將傳統習俗與現代家庭的需求完美結合,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儀式感十足的體驗流程,讓每個爸爸、媽媽與親友都能一同參與,使得抓周不僅是預測未來,更是一場凝聚家族情感、傳遞無限祝福的溫馨慶典。

儀式流程全解析:七大祈福與抓取儀式

整個儀式過程歷時約40-60分鐘,由專業的古禮師引導,並有專人協助攝影紀錄,讓家長能全然沉浸於與寶貝的互動中。

第一階段:七大祈福儀式

  1. 穿虎衣、戴虎帽、著虎鞋: 在傳統信仰中,「虎爺」是小朋友的守護神。為寶寶穿上象徵勇氣與辟邪的虎裝,寓意著趨吉避兇,祈求孩子能如猛虎般健壯,平安長大。
  2. 乘坐虎搖籃: 讓寶寶坐進古樸的搖籃中,古禮師會一邊輕搖,一邊念誦充滿祝福的吉祥話,例如:「摸摸虎頭,喫穿不愁;摸摸虎嘴,驅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昇。」
  3. 過聰明門: 這是個有趣的環節,聰明門上懸掛著青蔥,取其諧音「聰明」,祝福寶寶未來聰明伶俐、智慧過人。
  4. 敲響智慧鑼: 讓寶寶親手敲響智慧鑼。一敲智慧增長,二敲及第登科,三敲財運興旺,清脆的鑼聲中滿載著父母的期盼。
  5. 腳踩紅龜粿: 準備一對象徵「福」與「壽」的紅龜粿模型,讓寶寶雙腳踩踏,祝福其健康長壽,福氣綿延。
  6. 報好食(領受祝福食物): 由家人親手餵寶寶品嚐或觸摸代表吉祥寓意的食物,如蘋果代表「平平安安」,芹菜代表「勤奮努力」,蒜則代表「精打細算」。
  7. 高高抱起: 最後由家中長輩將寶寶高高舉起,象徵「步步高昇」,前途一片光明。

第二階段:正式抓周儀式

在完成所有祈福儀式後,便進入活動的最高潮。館方會準備好一個米篩,裡面整齊地擺放著18樣代表不同職業與志趣的道具東西。古禮師會先將每一樣道具拿到寶寶面前介紹,待寶寶熟悉後,再鼓勵他從中抓取三樣物品。寶寶拿起並在手中停留約五秒,即算抓取成功。

抓周道具的象徵意義

館方精心準備的18樣道具,皆有其深遠的祝福含義。

道具 象徵意義 道具 象徵意義
象徵公平正義,可能成為法官、律師 毛線 巧手慧心,可能成為服裝設計師
精確測量,可能成為工程師、建築師 葫蘆 懸壺濟世,可能成為醫師、藥師
體能卓越,可能成為運動員 勺子 精通烹飪,可能成為廚師、美食家
書本 學識淵博,可能成為老師、學者 印章 掌握權力,可能成為企業家、官員
算盤 善於理財,可能成為會計師、商人 如意 事事順心,一生福祿雙全
銅錢 財源滾滾,可能成為銀行家、富豪 金元寶 財富豐厚,生活富裕
毛筆 能文善畫,可能成為作家、畫家 桃木刀 英勇果敢,可能成為軍官、警察
笛子 富有音律天分,可能成為音樂家 波浪鼓 性格開朗,可能從事旅遊或娛樂業
剪刀 靈巧細緻,可能成為美髮師、藝術家 放大鏡 探索鑽研,可能成為科學家

儀式後的珍貴紀念與服務

抓周儀式結束後,館方會立即著手製作專屬的紀念品。在等待的過程中,會有專人帶領家庭這個小團體導覽民俗館,深入瞭解古蹟背後的故事。這份貼心的安排,讓等待時間也變得充實而富有教育意義,為所有親朋好友創造共同的回憶。

收到的紀念品包含:

  • 抓周證書: 記錄著寶寶的姓名、抓取物品與祝福話語。
  • 知足常樂拓印: 將寶寶的可愛小腳丫用安全水洗印泥拓印下來,留下「知足常樂」的成長印記。
  • 紀念幣掛飾: 可作為獨一無二的吊飾。
  • 活動照片隨身碟: 內含當天由工作人員拍攝的所有活動照片電子檔。
  • 周邊商店優惠券: 如耕讀園、啡莫尼咖啡等,讓家庭在活動後能繼續享受園區的悠閒氛圍。

方案與報名方式

  • 方案參考: 根據網路分享,「經典方案」的費用約為新臺幣$3,000元,包含場地、傳統服飾、道具、主持人、活動攝影與上述所有紀念品。
  • 報名方式: 抓周活動採預約制且名額有限。館方通常會提前兩個月在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上公告可預約的場次,並提供「ACCUPASS活動通」的平臺連結供民眾線上報名及繳費。建議有興趣的家長密切關注粉專動態,才能順利預約到理想的時段。

常見問題 (FAQ)

Q1:抓周儀式是什麼意思?

A:抓周,古稱「度晬」,是寶寶滿一歲時的重要傳統儀式。透過讓寶寶抓取不同象徵意義的物品,來預測其未來的性格、志向或可能從事的職業,同時也藉此儀式凝聚家人情感,給予孩子滿滿的祝福。

Q2:參加抓周一定要在寶寶滿周歲的「當天」嗎?

A:不一定。傳統上雖在周歲當天舉行,但現代家庭可根據實際情況彈性調整。只要在滿周歲前後,選擇一個家人都能參與的方便日子即可,心意與祝福最為重要。

Q3:臺灣民俗文物館參觀需要買門票嗎?

A:不需要。臺灣民俗文物館提供免費入園參觀的服務。僅有部分的特展或如抓周等付費體驗活動需要額外報名繳費。

Q4:除了參加抓周活動,在臺灣民俗文物館還可以做什麼?

A:即使不參加抓周,這個地方也非常值得遊覽。您可以參觀本館的常設展,瞭解臺灣早期的生活文化;在民藝街逛逛特色小店;或是在如意園的庭園景觀中散步拍照。園區內的茶館和咖啡廳也是與三五好友或家人共度悠閒午後的好去處。

總結

臺灣民俗文物館不僅僅是一個展示過去的場所,它更是一個讓文化「活」在當下的空間。無論是想來一場免門票的知識輕旅行,沉浸在閩南古厝的靜謐氛圍中,還是希望為孩子的周歲留下最傳統、最溫暖的祝福與回憶,這裡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它成功地將歷史建築、民俗文化與家庭生活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提供了一種無可取代的深度文化體驗,絕對值得每位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或是與親朋好友一同將它列入臺中的必訪清單。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