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獅城就靠它!新加坡地鐵省錢聰明選票,高效玩轉熱門景點

新加坡,這座以高效、潔淨和現代化聞名的花園城市,其公共交通的系統是串聯起城市活力的關鍵命脈。在這套精密運作的網絡中,大眾快速交通系統(Mass Rapid Transit,簡稱MRT,或稱地鐵)無疑是核心骨幹。

對於本地居民而言,它是每日通勤不可或缺的夥伴;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它則是探索這座城市最便捷、經濟且舒適的選擇。從踏出新加坡樟宜機場的那一刻起,到穿梭於濱海灣的璀璨、牛車水的古韻、小印度的繽紛與烏節路的時尚之間,新加坡地鐵以其驚人的覆蓋率和準點率,將所有熱門的新加坡景點與生活區域無縫連接。

本篇攻略將為您深入解析新加坡地鐵的歷史脈絡、現有與未來的路線網絡、多元化的票務支付方式,並提供詳盡的乘搭指南與沿線景點推薦,助您輕鬆規劃一趟完美的新加坡之旅。

新加坡地鐵的發展史:從規劃到網絡遍佈

新加坡地鐵的誕生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長達二十年的深思熟慮與激烈辯論的產物。

初期構想(1960s – 1970s)

早在1967年,城市規劃專家便已預見,隨著人口增長與都市化進程,新加坡在1992年將面臨嚴峻的交通挑戰。當時,社會對於應優先發展全公車系統還是軌道交通系統產生了巨大分歧。支持公車系統的一方認為其成本較低、建設更靈活;然而,反對者指出,在土地資源極其有限的新加坡,擴建道路和公車場站將會佔用寶貴的土地,長遠來看並非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確立與動工(1980s)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辯論,政府最終意識到單一的公車系統無法滿足未來的交通需求。1982年,建造地鐵的決策塵埃落定。1983年10月22日,耗資50億新元的龐大工程在尚路(Shan Road)正式動工,成為新加坡當時最大規模的公共建設計劃。同年,新加坡地鐵公司(MRTC,後更名為SMRT)成立,負責監督地鐵的建設與營運。

通車與擴張(1987年至今)

新加坡地鐵採取分階段通車策略。考量到中部地區龐大的通勤需求,南北線被定為首要建設的路線。1987年11月7日,南北線的首段——從楊厝港(Yio Chu Kang)到大巴窯(Toa Payoh)的6公里路段與5個車站,在萬眾期待下正式投入營運,標誌著新加坡交通史進入新紀元。

此後,地鐵網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各路線相繼建成通車,並在1990年7月6日隨著東西線文禮站的啟用,提前兩年完成了初期路網的建設。進入21世紀,全自動化的無人駕駛重型地鐵線路如東北線、環線和濱海市區線的開通,更使新加坡地鐵系統在技術上躋身世界前列。

路線通車時間表

年份

日期

路線

區間

備註

1987

11月7日

南北線

楊厝港-大巴窯

12月12日

南北線

大巴窯-萊佛士坊

東西線

政府大廈-歐南園

1988

3月12日

東西線

歐南園-金文泰

第一期完成

11月5日

東西線

金文泰-湖畔

12月20日

南北線

楊厝港-義順

1989

11月4日

南北線

萊佛士坊-濱海灣

12月16日

東西線

丹那美拉-巴西立

1990

7月6日

東西線

湖畔-文禮

系統提前2年完成

1996

2月10日

南北線

蔡厝港-義順

兀蘭延長線

2001

2月8日

東西線

博覽-樟宜機場

機場支線通車

2003

6月20日

東北線

港灣-榜鵝

全球首條全自動重型地鐵線

2009

5月28日

環線

巴特禮-瑪麗蒙

環線第三期

2010

4月17日

環線

多美歌-巴特禮

環線第一及二期

2011

10月8日

環線

瑪麗蒙-港灣

環線第四及五期

2013

12月22日

濱海市區線

牛車水-武吉士

第一階段

2015

12月27日

濱海市區線

武吉士-武吉班讓

第二階段

2017

10月21日

濱海市區線

牛車水-博覽

第三階段

2020

1月31日

湯申-東海岸線

兀蘭北-兀蘭南

第一階段

2021

8月28日

湯申-東海岸線

兀蘭南-加利谷

第二階段

2022

11月13日

湯申-東海岸線

加利谷-濱海灣花園

第三階段

2024

6月23日

湯申-東海岸線

濱海灣花園-碧灣

第四階段,到了2025年7月路網將更完善

地鐵路線詳解

目前,新加坡地鐵系統由6條主要營運路線構成,以不同顏色區分,網絡覆蓋全島。

南北線 (North-South Line, NSL) – 紅線

  • 概況: 作為新加坡最早的地鐵線,南北線是貫穿新加坡中部、連接北部新市鎮與南部核心商業區的大動脈。

  • 主要站點與景點:

    • 濱海南碼頭 (NS28 Marina South Pier): 前往南部島嶼的渡輪碼頭。

    • 濱海灣 (NS27 Marina Bay): 轉乘環線與湯申-東海岸線,鄰近濱海灣花園。

    • 萊佛士坊 (NS26 Raffles Place): 金融中心,魚尾獅公園所在地。

    • 政府大廈 (NS25 City Hall): 轉乘東西線,鄰近聖安德烈教堂、國家美術館等英國殖民時期建築。

    • 多美歌 (NS24 Dhoby Ghaut): 大型轉乘站,連接東北線與環線,靠近烏節路商圈。

    • 烏節 (NS22 Orchard): 新加坡最著名的購物天堂,百貨公司與精品店林立。

    • 紐頓 (NS21 Newton): 轉乘濱海市區線,以紐頓熟食中心聞名。

    • 諾維娜 (NS20 Novena): 鄰近多家醫療中心。

    • 碧山 (NS17 Bishan): 與環線交會的重要轉乘站。

    • 宏茂橋 (NS16 Ang Mo Kio): 主要的住宅區與巴士轉換站。

    • 兀蘭 (NS9 Woodlands): 轉乘湯申-東海岸線,鄰近通往馬來西亞新山的陸路關口。

    • 裕廊東 (NS1 Jurong East): 西部的交通樞紐,轉乘東西線。

東西線 (East-West Line, EWL) – 綠線

  • 概況: 橫貫新加坡東西兩端,是連接樟宜國際機場與西部工業、住宅區的重要路線。

  • 主要站點與景點:

    • 樟宜機場 (CG2 Changi Airport): 連接世界的重要門戶,可在此站遊覽星耀樟宜。

    • 巴西立 (EW1 Pasir Ris): 東部終點站,鄰近度假村與公園。

    • 丹那美拉 (EW4 Tanah Merah): 往返樟宜機場支線的轉乘站。

    • 武吉士 (EW12 Bugis): 轉乘濱海市區線,探索哈芝巷、甘榜格南阿拉伯區。

    • 政府大廈 (EW13 City Hall): 轉乘南北線。

    • 歐南園 (EW16 Outram Park): 轉乘東北線與湯申-東海岸線,靠近牛車水。

    • 文禮 (EW27 Boon Lay): 前往裕廊飛禽公園。

    • 大士連路 (EW33 Tuas Link): 西部終點站,服務於大士工業區。

東北線 (North East Line, NEL) – 紫線

  • 概況: 全球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的重型地鐵線,全線位於地下。主要連接南部港灣地區與東北部的新興住宅區。

  • 主要站點與景點:

    • 港灣 (NE1 HarbourFront): 前往聖淘沙島的起點(轉乘聖淘沙捷運),怡豐城(VivoCity)購物中心所在地。

    • 牛車水 (NE4 Chinatown): 轉乘濱海市區線,探索佛牙寺、品嚐米其林小吃。

    • 克拉碼頭 (NE5 Clarke Quay): 著名的夜生活區,河畔酒吧與餐廳林立。

    • 小印度 (NE7 Little India): 轉乘濱海市區線,體驗濃厚的印度文化與美食。

    • 實龍崗 (NE12 Serangoon): 轉乘環線。

    • 榜鵝 (NE17 Punggol): 東北部終點站,轉乘榜鵝輕軌。

環線 (Circle Line, CCL) – 橘線/黃線

  • 概況: 也被稱為環狀線,環繞市中心外圍,串聯起多條放射狀地鐵線,大幅縮短了跨區通勤時間。此線亦為全自動無人駕駛。

  • 主要站點與景點:

    • 海灣舫 (CE1/DT16 Bayfront): 連接濱海灣金沙酒店、藝術科學博物館與濱海灣花園。

    • 寶門廊 (CC4/DT15 Promenade): 轉乘濱海市區線,靠近新加坡摩天觀景輪。

    • 植物園 (CC19/DT9 Botanic Gardens): 轉乘濱海市區線,遊覽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新加坡植物園。

    • 波那維斯達 (CC22/EW21 Buona Vista): 轉乘東西線,靠近緯壹科技城。

濱海市區線 (Downtown Line, DTL) – 藍線

  • 概況: 最新開通的主要路線之一,同樣是全自動無人駕駛。路線貫穿西北部的武吉知馬走廊,途經市中心,再延伸至東部。

  • 主要站點與景點:

    • 武吉班讓 (DT1 Bukit Panjang): 西北端起點,轉乘武吉班讓輕軌。

    • 美世界 (DT5 Beauty World): 鄰近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

    • 植物園 (DT9 Botanic Gardens): 轉乘環線。

    • 福康寧 (DT20 Fort Canning): 探索福康寧公園的歷史遺跡。

    • 牛車水 (DT19 Chinatown): 轉乘東北線。

    • 博覽 (DT35 Expo): 轉乘東西線,服務於新加坡博覽中心。

湯申-東海岸線 (Thomson-East Coast Line, TEL) – 棕線

  • 概況: 最新興建的路線,分階段通車中。全線建成後將連接北部邊境與東海岸地區。

  • 主要站點與景點:

    • 兀蘭北 (TE1 Woodlands North): 未來可連接新山-新加坡捷運系統。

    • 烏節 (TE14 Orchard): 轉乘南北線。

    • 歐南園 (TE17 Outram Park): 轉乘東西線與東北線。

    • 濱海灣 (TE20 Marina Bay): 轉乘南北線與環線。

    • 加東公園 (TE24 Katong Park): 服務於東海岸住宅區。

未來發展:持續擴張的軌道網絡

新加坡的地鐵建設從未停歇,為了應對未來的人口增長和都市發展,陸路交通管理局已規劃了多條新路線與延長線。

路線名稱

預計啟用日期

概況

裕廊區域線 (Jurong Region Line, JRL)

2027-2029年

作為新加坡第七條地鐵線,主要服務西部裕廊地區,連接南洋理工大學、登加新鎮等,採用中運量列車。

跨島線 (Cross Island Line, CRL)

2030年起

第八條地鐵線,將成為最長的地下線路。橫貫全島,從東部的樟宜連接到西部的裕廊工業區,顯著提升東西向的交通效率。

環線第六期 (CCL6)

2026年

從濱海灣站延伸至港灣站,途徑吉寶等地,將環線真正“閉環”,乘客無需再繞經市中心轉車。

濱海市區線延長線

2025年起

向東延伸至雙溪勿洛,並計劃從武吉班讓向北延伸至雙溪加株,與南北線交匯。

南北線新車站

2030年代中期

計劃在現有路線上增設紅磚站(Brickland)和雙溪加株站(Sungei Kadut)。

票務系統與支付方式:旅人的關鍵選擇

自2022年起,新加坡地鐵全面推行無紙化支付,傳統的單程票已走入歷史。現今的支付與購票方式靈活多元,旅客可根據停留時間與行程密集度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1. 感應式信用卡/金融卡 (Contactless Credit/Debit Card)

  • 介紹: 這是目前對短期旅客而言最便捷的方式。只要您的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金融卡上帶有感應支付符號(類似Wi-Fi的標誌),即可直接在閘門的讀卡機上輕觸進出站。Apple Pay、Google Pay等綁定信用卡的手機支付同樣適用。

  • 優點:

    • 無需購卡或儲值,即到即用。

    • 車費會自動計算,每日匯總後從您的銀行帳戶扣款。

  • 注意事項:

    • 管理費: 使用非新加坡發行的銀行卡,系統會按日收取一筆固定的行政管理費(目前約為每日0.6新幣)。

    • 海外交易手續費: 您的發卡銀行會收取約1.5%的海外交易手續費。

    • 卡片相容性: 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刷卡失敗,建議準備至少兩張不同銀行的感應式卡片備用。

    • 單卡使用: 為避免重複扣款,進出閘門時,請確保錢包或手機殼中只有一張卡片靠近讀卡機。

2. 易通卡 (EZ-Link Card)

  • 介紹: 功能類似台灣的悠遊卡或香港的八達通,是一張可儲值的交通卡,適用於地鐵、輕軌(LRT)及巴士。

  • 購買地點: 各大地鐵捷運站的售票櫃檯(TransitLink Ticket Office)或7-11便利商店。

  • 費用:

    • 在地鐵站購買通常為12新幣,內含7新幣儲值金及5新幣不可退還的製卡費。

    • 在7-11購買可能為10新幣,內含5新幣儲值金及5新幣製卡費。

  • 優點:

    • 搭乘有票價折扣,比單次計算的信用卡支付略為便宜。

    • 可在合作商家進行小額消費。

  • 注意事項:

    • 卡內餘額低於3新幣時將無法進站,需先加值。

    • 可在任何地鐵站的自動售票機(GTM)加值,最低加值金額通常為10新幣。

    • 離開新加坡前,可到售票櫃檯辦理退卡,取回卡內餘額,但5新幣製卡費不予退還。

3. 萬捷通卡 (NETS FlashPay Card)

  • 介紹: 由新加坡銀行聯盟NETS發行,功能與EZ-Link卡幾乎完全相同,同樣可用於公共交通和零售支付。

  • 區別: 兩者發行機構不同,合作的零售商家略有差異。對一般旅客而言,使用上的體驗差別不大。

4. 新加坡遊客通行證 (Singapore Tourist Pass)

  • 介紹: 專為遊客設計的遊客通行卡,提供在有效期限內無限次搭乘地鐵、輕軌及巴士的服務。

  • 種類與費用:

    • 1日券:22新幣

    • 2日券:29新幣

    • 3日券:34新幣

    • 以上價格均包含10新幣可退還的押金。

  • 購買地點: 僅在部分主要mrt站的售票櫃檯和樟宜機場販售,建議先上官網查詢具體地點。

  • 優點:

    • 適合行程緊湊、一天內需頻繁搭乘大眾運輸的旅客。

    • 無需擔心餘額,一卡在手,暢行無阻。

  • 退卡: 購買後的5天內,可持卡到任何售票櫃檯退還卡片並取回10新幣押金。若不退卡,該卡會自動轉為一張普通的EZ-Link卡,可繼續加值使用。

支付方式比較

支付方式

適合對象

優點

缺點

感應式信用卡

短期旅客、不喜歡麻煩的旅客

極度方便,無需購卡儲值

需支付管理費和海外交易手續費,有極低機率刷卡失敗

易通卡 (EZ-Link)

停留時間較長(如5天以上)或未來會再訪的旅客

票價有折扣,可零售消費

有5新幣不可退還的製卡費,需注意餘額並手動加值

遊客通行證

每日搭乘交通次數極高的「特種兵式」旅客

指定天數內無限次搭乘,費用可控

價格較高,若每日搭乘次數不多則不划算,購買地點有限

如何乘搭地鐵:從機場到市區及乘車禮儀

從新加坡樟宜機場前往市區

搭乘地鐵是從新加坡樟宜機場進入市區最經濟的方式。

  • 尋找地鐵站: 樟宜機場地鐵站(CG2)位於第二航廈站和第三航廈之間。若您在第一航廈(T1)或第四航廈(T4)抵達,可搭乘免費的Skytrain或接駁巴士前往T2或T3。

  • 搭乘東西線: 從樟宜機場站搭乘綠色的東西線。

  • 轉車: 所有從機場出發的列車,終點站均為丹那美拉站 (EW4 Tanah Merah)。請在此站下車,無需出站,直接到月台中央等候開往市區方向(往大士連路 Tuas Link 或 巴西立 Pasir Ris)的列車。Google Maps會清楚指示您應該搭乘哪一側的列車。

  • 前往目的地: 繼續搭乘東西線,並根據您的住宿地點在相應的轉乘站(如政府大廈、萊佛士坊、歐南園)換乘其他路線。

營運時間

  • 平日與週末: 大部分線路的首班車約在早上5:30發車,末班車則在午夜0:00左右從終點站開出。

  • 特殊節日: 在跨年夜、國慶日等重大節慶,如果遇到客流量旺盛的高峯期,地鐵營運時間通常會延長至凌晨1-2點,方便民眾參與活動。

乘車規定與禮儀

遵守當地規定不僅能避免高額罰款,也是尊重當地文化的表現。

  • 禁止飲食: 在地鐵站內付費區及車廂內,嚴格禁止飲食。違者最高可罰款500新幣。此規定包含喝水和吃糖果。

  • 禁止吸菸與易燃物: 全面禁菸,且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

  • 禁止榴槤: 由於氣味濃烈,榴槤被明確禁止帶上地鐵。

  • 扶梯禮儀: 乘坐手扶梯時,請務必靠左站立,將右側通道留給趕時間的乘客。

  • 排隊上下車: 在月台候車時,請於車門兩側排隊,遵循「先下後上」的原則。

  • 優先座位 (Reserved Seating): 車廂內的藍色座位為老弱病殘孕專用的優先座,即使空著也請盡量避免佔用。

  • 輕聲交談: 車廂內請保持安靜,避免大聲喧嘩。

車站特色:不只是交通樞紐

新加坡地鐵站的設計,從早期強調功能性,逐漸演變為兼具美學與社區特色的公共藝術空間。

建築風格

早期的南北、東西線車站多為簡潔實用的設計。而後續建造的車站則更具特色,如加冷站到巴西立站的圓筒形高架車站,以及樟宜機場支線上的博覽站 (Expo),其由國際著名建築師設計,巨大的鈦合金屋頂和充滿未來感的碟形結構,使其成為一個建築地標。

藝術裝置 (Art in Transit)

以東北線為開端,陸路交通管理局推行了「藝術之旅」計畫,邀請本地藝術家為各個車站量身打造藝術品。這些作品與車站的建築風格融為一體,反映了該地區的歷史與文化特色。例如,在牛車水站,您可以看到描繪華人傳統生活的壁畫;在小印度站,則能欣賞到充滿印度風情的藝術創作。

便民設施

除碧山地鐵站建在地面上外,其它的新加坡地鐵車站都建在地下月台內或高架月台上。所有地鐵站均配備冷氣、洗手間、無障礙設施(電梯、坡道)。主要mrt站內還設有便利商店(如7-Eleven)、超市、ATM、公交站點接駁及各類零售店鋪,為乘客提供極大的便利。

常見問題 (FAQ)

Q1: 新加坡地鐵的營運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A1: 大部分地鐵線路的營運時間為每日早上5:30至午夜0:00左右。首末班車的確切時間因車站和星期幾而略有不同,建議使用Google Maps或新加坡地鐵官方App查詢。在公共假期前夕,營運時間通常會延長。

Q2: 我是短期遊客,應該用信用卡還是買交通卡?

A2: 如果您停留不超過3-4天,且每日搭乘次數不多,直接使用感應式信用卡(或綁定手機的Apple/Google Pay)最為方便,儘管會產生少量行政費和海外手續費。如果您計劃每天頻繁搭乘交通工具,可以考慮購買新加坡遊客通行卡。如果停留5天以上,或者未來可能再次訪問新加坡,購買EZ-Link卡會更划算。

Q3: 在新加坡地鐵上真的不能喝水嗎?

A3: 是的,規定非常嚴格。在地鐵站付費區內和車廂裡,任何形式的飲食都是不被允許的,包括飲用白開水。這是新加坡為了保持車站和車廂的清潔所設的規定,違規者可能面臨高達500新幣的罰款。

Q4: 如果我的EZ-Link卡餘額不足怎麼辦?

A4: 當EZ-Link卡餘額低於3新幣時,您將無法通過閘門。您需要到任何地鐵站的通用售票機(General Ticketing Machine)進行加值。機器接受現金和NETS付款,最低加值金額通常為10新幣。

Q5: 新加坡地鐵對攜帶大件行李或嬰兒車的旅客方便嗎?

A5: 非常方便。所有地鐵站都設有無障礙通道,包括電梯和寬閘門,方便輪椅、嬰兒車和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進出。車廂內也設有多功能空間可供放置。但請注意,地鐵有行李尺寸限制(長寬高總和不超過規定),且在尖峯時段攜帶大型行李可能會比較擁擠。

Q6: 如何查詢即時的地鐵路線與到站時間?

A6: 強烈建議旅客在手機上使用Google Maps或Moovit等應用程式。這些App能提供最即時的路線規劃、轉乘資訊與預計抵達時間。為了確保隨時能上網查詢,建議在出發前準備好當地的網卡或開啟電信漫遊服務。

總結

新加坡地鐵(SMRT)不僅是世界上最高效、最可靠的公共交通系統之一,它本身也是新加坡一趟精彩的城市探索之旅。從便捷的支付方式、清晰的路線指引,到融入藝術與文化的車站設計,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新加坡對效率與品質的追求。

無論您是初次到訪的旅客,還是深度遊的探索者,善用這張四通八達的軌道網絡,您將能以最地道的方式,輕鬆、寫意地發掘獅城的無窮魅力。下一次踏上新加坡的土地,不妨就從一趟地鐵之旅開始,感受這座城市的脈搏與心跳。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