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告別式,無論是親人、朋友離世還是長輩的喪禮,這些場合雖然沉重,卻也是對逝者最後的敬意與緬懷。根據傳統殯葬禮儀與禮儀公司的禮儀師的說法,殯儀館等場所因與亡者相關,常被認為充斥著穢氣與異常磁場,甚至可能出現往生者徘徊、東西與卡陰現象,令參加者感到穢氣纏身。
本文將介紹民間流傳的參加喪禮避邪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情,幫助大家在參加告別式時減少不必要的困擾,並保持良好精神狀態。
參加喪禮如何避煞?
參加喪禮時,許多人擔心可能會沾染煞氣,影響自身運勢。雖然這些傳統習俗主要提供心理安慰,並無科學證實,但無論現代人或信奉傳統者,若希望求得心安,皆可參考下列常見的避邪方法:
隨身攜帶天然避邪物
在民間信仰中,一些特定植物(比如抹草、榕樹葉)被視為具有驅邪避煞的效果,例如:
- 榕樹葉:榕樹自古以來被認為是靈氣強大的樹木,能夠擋煞避邪。參加喪禮時,可從路邊榕樹或自家榕樹盆栽摘取三片或七片新鮮的榕樹葉放在身上。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者應避免摘取醫院或殯儀館附近的榕樹葉,儀式結束後也要將葉子丟棄於無人處。
- 抹草(艾草):抹草,在台語中發音為「ㄇㄨㄚˋ草」,這是一種閩南傳統的避邪草,艾草葉子的避邪功效廣為人知,自古便用於驅邪與淨化空間,老一輩的人習慣在喪禮現場時隨身攜帶,部分人會使用預先準備裝滿抹草葉的抹草包。參加告別式後,必須將抹草丟棄,以避免將不好的氣場帶回家,或是在回家後用艾草香皂洗手,以清除身上的陰氣。
- 芙蓉葉:芙蓉葉在民俗中有驅邪的作用,許多人會在家門口種植,以阻擋不潔之物進入,或者你也可以去花市買。在參加喪禮前,可準備幾片芙蓉葉放在口袋中。除了隨身攜帶,回家後也可用芙蓉葉泡水擦澡,達到淨身效果。
- 魚針草(客家抹草):魚針草是客家人常用的避邪植物,能防止不潔之氣靠近。和抹草、榕樹葉相同,參加喪禮時攜帶,結束後務必丟棄。
- 生米與鹽巴:傳統上,鹽巴(特別是粗鹽)和生米都有淨化與驅邪的作用。參加喪禮後,可用鹽米混合陰陽水(煮沸過的水與未煮水的混合水),搭配艾草擦拭身體,以確保不被靈體纏上。
- 宗教護身物:根據個人信仰,可佩戴如平安符、十字架、佛珠、聖水等神聖物品,或搭配上香、淨符使用,以增強保護力量,防止亡魂靠近。
在台灣客家文化中,「抹草」這一稱呼不只指小槐花,也用來形容魚針草,後者被視為具有避邪除煞的效果。不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說明,不同地區的客家人對「抹草」的認定有所差異,根據區分方法,北部客家人一般認為魚針草才是真正的抹草,而中南部則多以小槐花或白花草來代表。
穿著深色素雅服飾:
選擇黑色、深藍或深灰等深色系服裝參加喪禮,以示對逝者的尊重,同時避免吸引負面能量。
保持內心平靜與莊重:
在喪禮期間,保持內心平靜,避免談論不祥話題或輕率談笑,以尊重逝者與家屬的感受,並避免惹來惡意靈氣。
避免直接回家,先去熱鬧的地方或寺廟走走
殯儀館與墓地的氣場特殊,參加完喪禮後,建議先前往人多的場所,比如商場(便利商店或全聯)、夜市、公園,或是進入廟宇,透過人流與正氣沖散身上的陰氣,使情緒恢復平靜。特別是體質較敏感的人,更應該這麼做,以避免影響運勢。
進行淨化儀式:
為了避免將陰氣帶回家,參加告別式後可進行以下淨身步驟:
- 在外丟棄避邪物品:如抹草、榕樹葉、茉草等需在回家前丟棄,不可帶入家中。
- 用鹽水洗手、洗臉:以鹽水(或艾草水)洗手、洗臉,可去除身上殘留的陰氣。
- 換衣服、洗澡:回家後立刻換洗衣物,最好洗個澡,讓身體恢復清爽。
- 繞過家門口再進家:有些人會選擇在家門口轉一圈,或敲門三下後才進入,象徵性地將陰氣留在外頭。
- 點燃香或平安蠟燭:若仍感覺不安,可點燃香或蠟燭,以安定氣場。
- 誦經或禱告:有宗教信仰者可誦經、念佛號、禱告,增強正向能量。
當天回家建議把衣服洗了,並且也順便洗個澡。
避免特定人群參加:
1. 八字輕的人:
- 民間習俗認為,八字輕者因為陽氣較弱,較容易受到靈體干擾。
- 這類人應特別謹慎,可藉由避邪物品來加強保護。
2. 具有特殊體質者:
- 「陰陽眼」的人天生能感應甚至看到靈體,容易與亡靈產生交集。
- 此類體質者應避免直視靈堂內的棺木,並佩戴護身符或避邪物品。
3. 身體虛弱或生病的人:
- 當身體狀況不佳時,人的陽氣較低,這使得靈體更容易靠近。
- 若身體不適,盡量避免參加喪禮,或是在身上攜帶艾草、鹽米等避邪物品。
4. 孕婦與嬰幼兒:
- 孕婦與嬰兒的氣場較弱,民俗上認為容易被陰氣影響。
- 若非必要,孕婦與嬰幼兒應盡量避免出入殯儀館。
5. 犯太歲或運勢低迷的人:
- 犯太歲的人本年度運勢較波動,容易受到不良氣場影響。
- 若當年度犯太歲,建議多攜帶宗教護身物品,以增強自身能量場。
最重要的是,以誠摯的心意悼念逝者,尊重家屬,保持正向心態,才能在參加喪禮時既表達哀思,又能保護自身能量。
關於喪禮避煞的常見問題
1. 喪煞是什麼意思?
喪煞,亦稱「魂煞」,指的是人去世後脫離身體的靈魂。由於亡者對人間的眷戀,這些靈魂可能帶有不吉利的氣息,稱為「喪煞」。因此,參加喪禮或經過喪家時,應保持恭敬謹慎,避免觸犯這些陰煞之氣。
2. 如何化解喪煞?
為了避免受到喪煞影響,傳統上有以下方法:
- 攜帶植物:參加喪禮時,可在身上攜帶七片榕樹葉、抹草(銳葉小槐花)或芙蓉葉,這些植物被認為具有避邪作用。
- 使用紅包:將七片綠色的榕樹葉、少許鹽和米粒放入小紅包中,隨身攜帶參加喪禮。結束後,將紅包在回家途中丟棄,以防止煞氣帶回家中。
- 淨身:回家後,可用一半熱水、一半冷水混合成陰陽水,加入少許鹽和米粒進行淨身,以驅除可能沾染的煞氣。
3. 喪禮說再見怎麼辦?
在傳統習俗中,參加喪禮時,與喪家或其他參加者道別時,避免使用「再見」或「再會」等詞語。這是因為這些詞語可能被解讀為希望再次見到類似的情景,為了避免不吉利,建議以點頭示意或簡單道別即可。
4. 辦完喪事一定要剪頭髮嗎?
在傳統習俗中,喪事期間直系親屬通常避免剪髮、剃鬍或修剪指甲,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和尊重。然而,關於喪事結束後是否必須剪髮,並沒有統一的規定。有些人選擇在喪事圓滿當天自行修剪髮尾,象徵喪事的圓滿結束,然後再到美容院進行完整的理髮。 也有人認為,剪髮象徵拋開過去、迎接新生,但這並非強制性的要求。
5. 去殯儀館可以帶平安符嗎?
可以。攜帶平安符、護身符、玉佩或佛珠等物品,被認為可以提供保護,避免受到不良氣場的影響。這些物品通常具有宗教或文化意義,象徵神明的庇佑。
6. 去殯儀館沒有榕樹葉怎麼辦?
如果無法取得榕樹葉,可考慮使用其他被認為具有避邪作用的植物,如抹草(銳葉小槐花)、芙蓉葉或金錢草(魚腥草)。此外,隨身攜帶平安符、護身符等物品也被視為有效的避煞方式。
7. 喪事期間不能做的事?
在喪事期間,傳統上有以下禁忌:
- 不慶祝節日或生日:表示對逝者的哀悼,避免參加喜慶活動。
- 不舉行婚嫁:守孝期間通常避免舉行婚禮等喜慶活動。
- 不參加其他喜慶場合:避免參加婚禮、慶典等活動,以示尊重。
- 不剪髮、不剃鬍、不剪指甲:表示對逝者的哀悼和尊重。
- 不穿鮮豔衣物:以素色為主,避免穿著紅色等鮮豔服飾。
- 不參加娛樂活動:如唱歌、跳舞等,以示哀悼。
這些禁忌的遵守程度因地區、宗教和家庭習慣而異,應根據自身情況和家族傳統決定。
8. 喪事期間可以愛愛嗎?
傳統上,守喪期間被視為哀悼時期,建議避免房事,以示對逝者的尊重。然而,現代社會中,對此的看法和遵守程度因人而
總結
喪禮雖然是莊重而哀傷的儀式,但透過適當的避煞方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確保自身的能量平衡。無論是攜帶避邪植物、使用鹽水淨身,還是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尊重,這些習俗的核心目的,都是讓人們安心悼念逝者的同時,也保護自己不受負面氣場影響。最重要的是,以誠摯的心意表達哀思,尊重家屬的情感,才能讓送行的過程更顯溫暖與莊重。
資料來源
- 參加告別式怕被往生者纏上,這些常見的避邪小物你一定得知道!|金麟生命 – 金麟生命有限公司|專業生命禮儀公司|優良殯葬業者推薦
- 喪禮上香、殯儀館帶什麼可避煞?告別式帶抹草、榕樹葉、芙蓉葉功效與如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