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email往來、商業書信甚至是通訊軟體的貼文文章中,我們經常在信末或文末看到「P.S.」這個縮寫。它似乎是個無處不在的熟悉面孔,但您是否真正了解其背後的含義、正確的書寫格式,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時機?許多人們可能將它與「BTW (順帶一提)」混用,或對其大小寫、標點符號的規範感到困惑。
本文將深入探討「P.S.」的起源、多種公認的格式、實用的應用情境,並比較其與相關的縮寫差異,讓您一次搞懂這個看似簡單卻充滿學問的溝通工具,無論在私人ps信件或辦公室專業溝通中都能運用自如。
P.S. 的起源與含義
「P.S.」並非現代網路用語,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傳統手寫書信的年代。它源自拉丁語片語 post scriptum,英文對應的詞彙則是postscript的形式。
- Post 在拉丁文中有「在後、之後 (after)」的意思。
- Scriptum 則意為「已寫下的文字 (writing)」。
兩者結合起來,字面意思就是「在正文寫完之後補充的文字」,中文通常翻譯為「附言」、「又及」或「事後附言」,具備多重功能。
在過去,當一封電子郵件寫完並簽上名後,若筆者突然想起有遺漏的信息,重寫整封信既費時又麻煩。因此,最便利的方式就是在簽名下方加上「P.S.」,並寫下要補充的信件內容。這個充滿實用智慧的習慣,即便在可以輕鬆編輯修改的數位時代,依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並演化出更多元的用途。
P.S. 的正確格式與寫法
關於「P.S.」的標準寫法,其實並無一個全球統一的絕對標準,不同的語系習慣和個人偏好都會影響其呈現方式。不過,我們可以歸納出一些主流的寫法與慣例。
大小寫與縮寫點
最常見的爭議點在於大小寫和是否要加上句點。
- 美式英文 (American English): 傾向於使用大寫並在字母後方加上縮寫點,寫成「P.S.」。
- 英式英文 (British English): 則更習慣省略縮寫點,直接寫成大寫的「PS」。
- 大小寫通用性: 雖然大小寫(P.S./PS)和全小寫(p.s./ps)都有人使用,但這個部分在商業或半正式書信中,全大寫的寫法(P.S. 或 PS)更為普遍且顯得稍加正式。
後接標點符號
在「P.S.」之後要補充內容時,可以直接空一格,也可以加上逗號或冒號,三種用法都被廣泛接受。
- P.S. Don’t forget to buy milk on your way home.
- P.S., I’ve attached the photos from our trip. 這樣的句子相當常見。
- P.S: The meeting has been rescheduled to 3 PM.
以下表格整理了各種常見的格式:
寫法風格 | 帶縮寫點 | 不帶縮寫點 | 備註 |
---|---|---|---|
美式英文慣例 | P.S. (常見) | PS | 較習慣使用縮寫點。 |
英式英文慣例 | P.S. | PS (常見) | 較習慣省略縮寫點。 |
大小寫 | P.S. / PS | p.s. / ps | 大寫較普遍,且在正式場合中更受青睞。 |
後接標點 | P.S., | P.S: | P.S. (直接空格) |
P.S. 的使用時機與目的
隨著溝通方式的演進,「P.S.」的用途也從單純的「補遺」擴展到更具策略性的層面,特別是在面對客戶時。
補充遺忘的資訊
這是最原始的用途。在信件主要內容完成後,用 P.S. 加上一個忘記提及的次要事項。對於需要help的地方,這非常有用。
範例:
Best regards,
Chris
P.S. I left the document you requested on your desk.(附言:我把你要的文件放在你桌上了。)
強調特定訊息或行銷
有研究指出,許多讀者在瀏覽信件時會先跳至文末查看 P.S. 的內容。因此,它成為了吸引注意力的絕佳位置,常用於行銷郵件中,以突出優惠、行動呼籲或重要提醒。例如在一個專案的行銷信中可以這樣用:
範例:
P.S. Remember, our special 20% discount ends this Friday!
(附言:提醒您,我們的七折特別優惠只到這週五!)
增加個人化或友善的語氣
在一封較為公式化的商務信件末尾,可以透過 P.S. 添加一句溫暖的個人問候,以拉近與收件人的距離,讓溝通不失人情味。這類用法也常出現在名人或藝術家的作品中。
範例:
P.S. Thanks again for the lovely card and flowers. They really made my day!
(附言:再次感謝你送的卡片和花束,它們真的讓我開心了一整天!)
提及與正文無關的額外趣事
當你想分享一件與信件主題無關的輕鬆小事時,P.S. 提供了完美的空間,而不會打亂正文的結構。如果你對某個議題有興趣,也可以用P.S.來提及。
範例:
P.S. We finally tried that new restaurant you recommended – it was amazing!
(附言:我們終於去試了你推薦的那家新餐廳——真的太棒了!)
進階用法:當你有超過一件事想補充
如果你寫完一個段落的 P.S. 後,又想起另一件要補充的事,該怎麼辦?正確的用法不是 PS1, PS2 ❌,而是多加一個「P」。
- PPS: 代表 post postscriptum,用於第二條附言。
- PPPS: 代表 post-post-post scriptum,用於第三條附言。
以此類推,但一般來說,用到 PPS 已經相當少見,PPPS 之後的寫法則更為罕見,除非是刻意在設計一些幽默或戲劇性的效果。
常見問題 (FAQ)
Q1: P.S. 只能用在信件或郵件的最結尾嗎?
A: 是的,這是「P.S.」最核心的定義特徵。它必須放置在信件正文與簽名之後,作為對已完成內容的最終補充。如果在信件中途想插入一個順帶一提的訊息,使用「BTW (By The Way)」會是更合適的選擇。
Q2: P.S. 後面的內容一定要跟正文無關嗎?
A: 不一定。P.S. 的內容可以與正文相關,例如提醒一個重要的截止日期(P.S. Please submit your report by Friday.);也可以完全無關,例如一句個人問候(P.S. Hope you have a wonderful trip!)。關鍵在於它是一個「附加」的資訊,而非正文結構的一部分。這份附加的information有時也作為輔助的reference。
Q3: 在非常正式的商業郵件中可以使用 P.S. 嗎?
A: 這取決於場合的嚴肅程度以及您與收件人的關係。在極度正式的文件(如法律通知、錄取通知書)中,最好避免使用。在一般的商業書信中,使用 P.S. 來補充一個次要的行政細節或表達禮貌性的問候是可接受的。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較為正式的大寫格式(P.S. 或 PS)。
Q4: P.S., PS, p.s. 到底哪一個才對?
A: 三者都被視為可接受的寫法,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存在使用慣例的差異。P.S. 在美式英文中非常普遍;PS 在英式英文中更為常見;而大寫形式在專業場合中比小寫更受歡迎。最重要的原則是在同一份文件中保持寫法的一致性。
總結
總而言之,「P.S.」是一個從手寫時代傳承下來,並在數位溝通中發揚光大的實用工具。它不僅僅是信末的補充,更是一種能夠有效強調資訊、增添人情味、甚至達成行銷目的的溝通技巧。雖然它的格式具有一定的彈性,但理解其背後的文化慣例(如美式與英式的差異)將幫助您更專業地使用它。下次撰寫信件時,不妨善用這個文末的小寶藏,讓您的訊息傳遞得更完整、更有力。若想延伸閱讀更多商用英文的知識,理解這些細節將大有裨益。
資料來源
- 【p.s.用法】信件中的ps (postscript) 怎麼用?來看例子一次搞 …
- 【p.s.用法】遺漏的寶藏:揭示p.s. 的神奇力量【懶人包】
- PS 信件結尾的「又及,附言」 – 與BBC一起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