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只會說Ban?學會Forbid的權威用法,讓你的英文更有力道!

「禁止」只會說Ban?學會Forbid的權威用法,讓你的英文更有力道!

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禁止」是一個常見且重要的概念。我們可能熟悉ban或prohibit等詞彙,然而,forbid這個動詞以其獨特的語氣和使用情境,在表達禁止時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意涵。它不僅僅是單純的不允許,更常與權力、階級或個人權威緊密相連。

本文將深入探討forbid的核心語意、多樣的文法結構、具體的使用情境,並將其與其他近義詞進行詳細比較,幫助您徹底掌握這個詞彙的精髓,以便和外國朋友討論相關議題時,能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核心語意:權威下的不允許

Forbid (發音 fɚˈbɪd)作為一個及物動詞(vt),其主要釋義是「(尤指官方)禁止、不許」,但其最顯著的特點在於強調一種由上而下的權威性。下達此命令的主體,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通常擁有比被禁止者更高的地位或權力。

個人與階級權威

這是forbid最經典的用法,旨在體現這種權利位階差異。例如,父母對子女、上司對下屬、或君主對臣民所下達的禁令。中國的「紫禁城」英文譯為”The Forbidden City”,正是因為在古代,平民被「禁止」隨意進入這座皇城。

  • My parents forbid me to play games on my cellphone with my friends.(我爸媽禁止我在手機上跟朋友玩遊戲。)
  • I forbid you to marry him!(我禁止妳嫁給他!)

法律與官方禁令

雖然ban和prohibit在法律情境更常見,forbid同樣可以用於表達法律或規章的強制性禁止,帶有不容置喙的權威感。

  • The law forbids the sale of cigarettes to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16.(法律禁止向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出售香煙。)

引申義:阻止、妨礙

在較為文學(文)或正式的語境中,forbid也可指因客觀條件限制而使某事無法進行,其核心概念在於to make impossible; prevent。在文法結構上,此時的事物可作為第二受詞(o2)。

  • The typhoon forbade sea voyages.(颱風來了,無法航海。)
  • Lack of space forbids listing the names of all those who contributed.(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出所有貢獻者的名字。)

文法結構與動詞變化

掌握forbid的正確用法,需要熟悉其多樣的句型結構、發音和不規則的動詞變化。其美式發音的KK音標為[fɚˋbɪd],英式發音的DJ音標為[fəˋbid]。

常見句型結構

以下提供數個常見句型結構的例句:

結構 說明 範例
forbid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最常見的主動語態用法,命令某人「不許」做某事。 He forbade me to tell anyone. (他不許我告訴任何人。)
forbid something (noun/gerund) 直接禁止某個行為或事物。 The new law forbids smoking in offices. (新法律禁止在辦公室抽菸。)
be forbidden to do something 被動語態,主詞被禁止做某事。 They were forbidden to assume any official function. (他們被禁止擔任任何官方職務。)
be forbidden from doing something 與上一句型意思相同,在被動語態中,後面可接 to V 或 from V-ing。 He is forbidden from leaving the country. (他被限制出境。)

動詞三態變化

Forbid是一個不規則動詞,其時態變化對於正確使用至關重要。

原形 第三人稱單數 現在分詞 過去式 過去分詞
forbid forbids forbidding forbade (或 forbad) forbidden

其中,過去式forbad是較古老的用法,現今多使用forbade。

情境比較:Forbid vs. Ban vs. Prohibit

雖然這三個詞都意為「禁止」,但它們在使用情境和語氣上有明顯區別,尤其在討論如禁塑政策等議題時。

詞彙 主要用法與語氣 範例
Forbid 強調個人或階級權威下的命令。語氣較強,帶有不容挑戰的意味。適用於法律、個人關係及正式場合。 My doctor has forbidden me sugar. (我的醫生禁止我吃糖。)
Ban 指法律或社會規章上的正式禁令。通常涉及公共政策或規定,如各種環保政策,常作名詞使用 (a ban on…)。例如,一張海龜鼻孔塞著塑膠吸管的照片,就激起了全球對於塑膠禁令的討論。 Starting from July 2018, all cosmetics containing microbeads (塑膠微粒) are banned in Taiwan. (從2018年七月起,台灣禁止所有含有塑膠微粒的化妝品。)
Prohibit 非常正式的官方用語,常見於法律文件、公共告示中。語氣客觀、正式,常以被動語態 (be prohibited) 出現,用來描述塑膠產品等有害物質的禁用。 The use of these plastic produc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s they are not biodegradable. (這些塑膠產品因無法生物分解而被嚴格禁止使用。)

相關片語與延伸用法

  • Forbidden Fruit (禁果):源自聖經故事,比喻因被禁止而更具誘惑力、更想得到的事物。
  • God forbid / Heaven forbid (但願不會/千萬不要):一個慣用語,用來表達強烈希望某件壞事不要發生的心情。例如:If, God forbid, there’s another crash, the company will go bankrupt. (如果,千萬不要,再發生一次墜機,這家公司就會破產。)
  • Forbidding (形容詞):由現在分詞轉化而來,形容外表「令人望而生畏的、險惡的」。例如:He has a forbidding appearance. (他有著一副令人望而生畏的相貌。)
  • The Last Straw:這個片語來自諺語”the last straw on the camel’s back”,指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意為忍無可忍的最後一件事。有趣的是,straw的本意是稻草,因其稈內中空而被用來指稱吸管。英文教育家李海碩曾舉例:John’s death has tragically become the last straw for his family. (John的逝亡悲劇性地成了壓倒他家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常見問題 (FAQ)

Q1: forbid、ban 和 prohibit 可以完全互換使用嗎?

A: 不完全可以。雖然它們都表示「禁止」,但側重點不同。forbid強調個人或階級權威;ban通常指涉法律或社會規章的「禁令」,如「禁塑令」(plastic ban);prohibit則是相當正式的官方用語,常見於書面規定。在許多情況下,例如法律條文,它們可能有重疊之處,但語氣和常用情境有所區別。

Q2: forbid的過去式forbade和forbad有什麼差別?

A: forbade是現代英語中最標準、最常用的過去式。forbad是較為古老的形式,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但在一些文學作品或舊文本中可能還會見到。在日常溝通和寫作中,建議統一使用forbade。

Q3: 被動句中,”be forbidden to do”和”be forbidden from doing”意思一樣嗎?

A: 是的,這兩種結構在意思上沒有實質區別,可以互換使用。兩者都表示主詞「被禁止」做某件事。例如,”You are forbidden to enter this area”和”You are forbidden from entering this area”傳達的禁令是相同的。

總結

總體而言,forbid是一個帶有強烈權威色彩的動詞。相較於ban的政策性和prohibit的官方性,forbid更能凸顯發出禁令者的主導地位。無論是描述父母的管教、法律的威嚴,還是因應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環保)而對塑膠等有害物質的禁止,精確使用forbid都能讓您的英文表達更加生動且到位。下次需要表達「禁止」時,不妨思考一下情境中的權力關係,選擇最恰當的詞彙。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