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英文怎麼說?從 Itinerary 到 Route,旅遊、工作、生活用法一篇搞定

在日常生活溝通或與外國朋友規劃旅行時,我們頻繁使用「行程」一詞。無論是「安排會議行程」、「規劃旅遊行程」,還是「今天的行程很滿」,這個字都扮演著核心角色。然而,當需要用英文表達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困惑:到底該用 itinerary、schedule,還是其他詞彙?

事實上,英文中的「行程」會根據情境的不同而有精確的對應單字,理解其意思至關重要。本文章將深入解析 itinerary 與 schedule 的核心差異,並介紹其他相關詞彙如 route、trip 等的用法,幫助您在各種場合都能準確表達您的語意。

核心區別:Schedule vs. Itinerary

要掌握「行程」的英文,首先必須理解 schedule 和 itinerary 這兩個最關鍵單字的根本不同。

1. Schedule (時間表、日程安排)

Schedule 的概念範疇較廣,指的是任何與時間相關的計畫或列表,重點在於「時間」與「事件」的對應。它不僅限於旅行,更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詞性: 可作名詞或動詞。

使用情境:

  • 個人日常: 指個人的工作、會議、約會等時間安排。
    • I have a full schedule today. (我今天的行程很滿。) 這個句子很實用。
    • I will check my schedule and get back to you. (我會確認一下我的行程再回覆你。)
  • 交通與課程: 指公車、火車的時刻表或學校的課程表。
    • You can find the bus schedule on their official website. (你可以在他們官網上找到東京的公車時刻表。)
  • 專案與活動: 指專案的進度表或活動的流程表。
    • The project is falling behind schedule. (這個專案的進度落後了,會影響其商業價值。)

作為動詞的用法:

  • schedule 作為動詞時,意為「為…計劃安排時間」。
    • Let’s schedule a meeting for this Friday afternoon. (我們安排週五下午開會吧。)

常見片語與句型:

  • on schedule:如期、準時。
    • Despite the heavy rain, the flight is expected to arrive on schedule. (儘管雨勢很大,這班飛機預計會準時抵達。)
  • behind schedule:進度落後。
  • ahead of schedule:進度超前。
  • be scheduled to + 動詞原形:預計將(做某事)。
    • The president is scheduled to give a speech at the event. (總統預計將在活動上發表演說。)
  • be scheduled for + 時間:預計在(某個時間)舉行。
    • The next election is scheduled for November. (下次選舉預計在十一月舉行。)

2. Itinerary (旅遊行程、詳細路線計畫)

Itinerary 的概念則非常具體,專門指「旅行」的詳細計畫,可以說是itinerary itinerary的核心意思。它不僅包含時間,更強調地點、路線、住宿和活動的完整規劃,是一份極具參考價值、詳盡的旅遊指南。

詞性: 僅作名詞使用。

使用情境:

  • 旅行規劃: 描述假期的詳細計畫,包含每日的觀光景點、餐廳和住宿。
    • The travel agency sent us a detailed itinerary for our 10-day trip to Europe. (旅行社寄給我們一份詳盡的歐洲十日遊行程。) 這份行程內容讓所有遊客都很滿意。
  • 商務出差: 商務旅行的具體安排。
    • My assistant helps me plan my business travel itinerary. (我的助理會幫我規劃外國商務差旅的行程。)
  • 旅遊文件: 在機場或飯店出示的行程證明,是每位觀光客的必備文件。
    • Please have your passport and travel itinerary ready at the check-in counter. (請在報到櫃台準備好您的護照和旅遊行程單。)

擴展學習:更多與旅遊行程相關的英文單字

除了 schedule 和 itinerary,還有許多在討論旅遊行程時會用到的實用單字。以下表格為您整理了最常見的詞彙,推薦您延伸閱讀。

中文 英文單字 詞性 解釋與使用情境
詳細行程表 Itinerary 名詞 指包含時間、地點、景點與活動的詳細旅行計畫,多用於旅行社文件或詳細的個人旅遊規劃。
路線、路徑 Route 名詞 指從A點到B點的具體路徑或行進路線,常用於交通、地圖導航或描述從市區到偏遠村莊的觀光路線。
旅途、旅行 Trip 名詞 泛指一般的短程或長途旅行、出遊,以體驗當地文化為目的,涵蓋商務出差 (business trip) 或週末小旅行 (weekend trip)。
旅程 Journey 名詞 強調旅行的過程本身,常指時間較長、距離較遠或富有體驗意義的旅程。
活動 Activity 名詞 指行程中安排的具體活動項目,如觀光、潛水、參觀博物館等。
觀光、遊覽 Sightseeing 名詞 特指以參觀名勝古蹟、欣賞美景為主的遊覽活動。
時刻表 Timetable 名詞 多指火車、公車、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固定班次的時刻表,也可用於活動的時程表。

常見問題 (FAQ)

Q1: 我可以說 “travel schedule” 嗎?

A: 雖然文法上沒有錯,且多數人能理解,但 “travel schedule” 通常更偏向指交通的時刻表(例如航班的起飛和抵達時間)。若要表達包含所有活動、景點和住宿的完整「旅遊行程」,使用 travel itinerary 會是更標準且專業的說法,許多外籍老師也會這麼建議。

Q2: Route 和 Itinerary 到底有什麼不同?

A: Route 是「路線」,指您實際行走的「路徑」,例如「從飯店到博物館的最佳路線 (the best route)」。而 Itinerary 是「行程計畫」,它是一個更全面的概念,涵蓋了您要去的所有地點、要走的路線 (routes)、活動、時間安排等。yes,可以說,一個完整的 itinerary 會包含您計畫要走的 route(s)。

Q3: Trip 和 Journey 該如何區分?

A: Trip 是最常用來指「旅行」的詞,涵蓋了從出發到返回的整個過程,無論是短期的週末出遊 (weekend trip) 還是長途旅行。Journey 則更側重於「旅程」的過程本身,特別是當這段旅程是長途、充滿挑戰或具有深刻意義時,帶有些許文學或感性的色彩,在英文語境中能展現使用者的用字深度。例如:”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人生是一場旅程,而非終點。)

總結

總結來說,「行程」的英文翻譯高度依賴上下文。下次當您要表達這個概念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 如果涉及的是工作、會議、個人約會或任何一般性的時間安排,請使用 Schedule。
  • 如果專指含有詳細地點、活動和路線的「旅遊計畫」,那麼 Itinerary 是最精確的選擇。
  • 在規劃交通或行進方向時,則可以使用 Route。

透過理解這些詞彙的細微差別,並在日常對話中多加練習,您就能更自信、更道地地使用英文,無論是安排會議還是規劃下一趟精彩的旅程,都能溝通無礙。yes,如果你想學好美語,可以多請教專業老師。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