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英文看這篇就夠!從A到Z,最完整的餐廳點餐、結帳情境教學

無論是出國旅遊、留學,或是與外國朋友聚餐,在英語系國家上餐廳都是不可避免的體驗,學習實用的用餐英文至關重要。許多人會選擇外出用餐(eat out),而不是在家吃飯(eat in),這也凸顯了語言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看似簡單的「吃飯」,從訂位、看菜單、餐廳點餐、處理特殊需求到最後結帳,每個環節都充滿了實用的英文會話情境。許多人因為不熟悉道地的用語,可能會感到緊張或不知所措。

本篇大全將您提供的資料精華集結並重新編寫,系統性地拆解在餐廳用餐的五大情境,提供最實用、最道地的句子與短語,讓您能自信地用英文享受美食,順暢地與人交流。

情境一:電話與線上訂位 (Making a Reservation)

在國外,尤其是較受歡迎或高級的餐廳,提前訂位是基本禮儀,也能避免現場候位的漫長等待。訂位時的溝通清晰簡潔是關鍵。

【核心句型】

  • I’d like to make a reservation for [用餐人數] at [時間] on [日期].
    (我想要預約 [日期] [時間],總共 [人數] 位。)

【實用對話範例】

  • Restaurant: “Good evening, The Grand Bistro. How may I help you?”
    (晚安,這裡是宏偉餐館,有什麼能為您服務的嗎?)
  • You: “Hello, I’d like to make a reservation for two at 7 p.m. on this Friday.”
    (你好,我想預約本週五晚上七點,兩位。)
  • Restaurant: “Certainly. May I have your name and a contact number, please?”
    (好的。請問您的大名和聯絡電話是?)
  • You: “My name is Lin, and my phone number is 0912-345-678.”
    (我姓林,電話是 0912-345-678。)
  • Restaurant: “Alright, Ms. Lin. Your reservation for two at 7 p.m. this Friday is confirmed.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好的,林小姐。您週五晚上七點兩位的預約已確認。我們期待您的光臨。)
  • You: “Thank you. Goodbye.”
    (謝謝,再見。)

【補充詞彙與句型】

  • Book a table / Reserve a table: 都是「訂位」的意思,make a reservation 是最常見且正式的說法。
  • Have a reservation: 意思是你「已經有訂位」,用在抵達餐廳時告知服務人員。

情境二:抵達餐廳與入座 (Arriving and Being Seated)

抵達餐廳後,不論有無訂位,都需要與接待人員 (Host/Hostess) 溝通。

【有訂位的情況】

  • Host: “Good evening, do you have a reservation?”
    (晚安,請問您有訂位嗎?)
  • You: “Yes, I have a reservation at 7 under the name Lin.”
    (有的,我姓林,預約了七點的位置。)
    或者,更簡潔的說法:
    “Hi, a reservation for two at 7, under the name Lin.”
    (你好,預約七點兩位,姓林。)

【沒有訂位的情況】

  • Host: “Good evening, do you have a reservation?”
    (晚安,請問您有訂位嗎?)
  • You: “No, we don’t. Do you have any tables available for two?”
    (沒有。請問現在有兩人座嗎?)
    或者直接說明用餐人數:
    “A table for two, please.”
    (麻煩兩位,謝謝。)
  • Host (餐廳客滿時): “I’m sorry, we’re fully booked right now. The wait time is about 30 minutes. Would you like to wait?”
    (很抱歉,我們目前客滿。大約需要等30分鐘,請問您願意等候嗎?)
  • You: “Yes, we can wait.”
    (好的,我們可以等。)

【帶位常用語】

  • “This way, please.” (這邊請。)
  • “Your table is ready. Please follow me.” (您的位子準備好了,請跟我來。)

情境三:點餐的藝術 (The Art of Ordering)

這是整個用餐過程中最核心的環節。從看懂餐廳的菜單到提出客製化需求,掌握訣竅能讓體驗大大加分。當你ready to order,就可以用以下方式點餐。

【禮貌點餐的開頭】

使用 I’d like… 或 I’ll have…,或是問句 Can/Could I have/get…? 是最禮貌且自然的說法。應避免直接使用 I want…,因為聽起來較為強硬,像是在下命令。

  • I’d like a chicken sandwich and a hot latte, please. (我想要一份雞肉三明治和一杯熱拿鐵。)
  • I’ll have the Caesar salad to start. (我先來一份凱薩沙拉。)
  • Can I get the seafood pasta? (可以給我一份海鮮義大利麵嗎?)
  • 點完餐後,可以說 That’s all, thank you. (就這些了,謝謝。)

【請求推薦或詢問特餐】

當你對菜單猶豫不決時,不妨尋求服務生的專業建議。

  • What do you recommend? (您推薦什麼?) 或 Do you have any recommendations?
  • What’s today’s special? (今天的特餐是什麼?)
  • What’s popular here? / What’s good here? (這裡什麼最受歡迎?/ 什麼最好eat?)

【客製化餐點與特殊需求】

  1. 內用(for here)或外帶(take out)
    服務生在點餐的時候,可能會問:For here or to go?
    你可以回答:For here, please. (內用) 或 To go/Take out, please. (外帶)。
  2. 牛排熟度 (Steak Doneness)
    服務生會問: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 cooked/done? (您的牛排這種主餐要幾分熟了嗎?)
英文 中文 描述
Blue Rare 近生 表面微煎,內部幾乎是生的、冰涼的
Rare 一分熟 表面煎熟,內部肉質75%是紅色
Medium Rare 三分熟 推薦熟度,外熟內溫,內部50%為紅色
Medium 五分熟 肉質大部分為粉紅色
Medium Well 七分熟 只有少量粉紅色,肉質較有嚼勁
Well-done 全熟 肉質完全呈褐色,無粉色
  1. 雞蛋料理方式 (Egg Preparations)
    在早午餐店(brunch)或吃lunch時,服務生會問:How would you like your eggs? (您的蛋要怎麼料理?)
英文 中文 描述
Sunny-side up 太陽蛋 只煎單面,蛋黃是液態
Over easy 三分熟煎蛋 雙面微煎,蛋黃仍是液態
Over medium 五分熟煎蛋 雙面煎,蛋黃半熟
Over hard 全熟煎蛋 雙面煎,蛋黃完全熟透
Scrambled 炒蛋 蛋液炒熟
Omelet 歐姆蛋/蛋捲 蛋液混合配料後煎成蛋包
Poached 水波蛋 去殼後在熱水中煮熟,蛋黃通常不熟
Hard-boiled 全熟水煮蛋 帶殼水煮至全熟
  1. 其他特殊需求
    • 過敏: “I’m allergic to nuts. Does this dish contain any?” (我對堅果過敏,請問這道菜有含堅果嗎?)
    • 飲食禁忌: “I’m a vegetarian. What would you recommend?” (我是素食者,您有什麼推薦的嗎?)
    • 不要特定食材: “Could I have the burger with no onions, please?” (我的漢堡可以不要加洋蔥嗎?)
    • 醬料分開放: “Can I have the dressing on the side?” (醬料可以另外放嗎?)

情境四:用餐中的溝通 (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Meal)

用餐過程中,你可能需要添加餐具、茶水,或是查詢訂單狀況。

【請求物品】

開頭用 Excuse me 來吸引服務生注意。

  • “Excuse me, could we have some more water, please?” (不好意思,可以再給我們一些水嗎?)
  • “Excuse me, can I get another fork?” (不好意思,可以再給我一支叉子嗎?)
  • “Could you bring us some napkins?” (可以給我們一些餐巾紙嗎?)

【查詢或反映問題】

  • 催餐: “Excuse me, we’ve been waiting for about 30 minutes. Could you please check on our order?” (不好意思,我們已經等了約30分鐘,可以幫我們確認一下訂單嗎?)
  • 送錯餐: “I’m sorry, but I think this isn’t what I ordered.” (抱歉,我想這不是我點的餐點。)
  • 餐點問題: “I’m afraid this soup is too salty.” (這湯恐怕太鹹了。) / “Excuse me, my steak is a bit undercooked.” (不好意思,我的食物有點太生了。)

情境五:順利結帳與支付 (Paying the Bill)

享用完美食後,就來到最後的結帳環節。

【請求結帳】

  • Check, please. (買單。) – 最直接簡單的說法。
  • Could we have the bill/check, please? (可以給我們帳單嗎?) – 較為禮貌的說法。

【支付方式】

  • 詢問刷卡: “Do you take credit cards?” (請問可以刷卡嗎?)
  • 分開付帳: “Could we have separate checks, please?” (我們可以分開結帳嗎?) 最好在點餐的時候就先告知。
  • 平分帳單: “Can we split the bill in half?” (我們可以把帳單分成兩半嗎?)
  • 給小費: “Keep the change.” (不用找了。) – 如果你付的現金扣除餐費後,餘額剛好是你想要給的小費金額,可以直接這麼說。在歐美國家,通常需要支付15-20%的小費 (tip)。
詞彙 中文 美式/英式用法 說明
Check 帳單 偏美式 在美國餐廳最常用的說法
Bill 帳單 偏英式 在英國或歐洲較常用。在美國通常指水電費等帳單
Tip / Service charge 小費/服務費 通用 Tip是顧客主動給的;Service Charge是餐廳直接加在帳單裡的
Go Dutch 各付各的 口語 是朋友間的說法,不要直接對服務生說。應使用 separate checks。

常見問題 (FAQ)

Q1: 服務生該稱呼 Server, Waiter, 還是 Waitress?

A1: Waiter 指男性服務生,Waitress 指女性服務生。現代為了避免性別區分,越來越多人使用中性的 Server,這也是最安全、最有禮貌的稱呼。若要吸引服務生注意,直接說 “Excuse me” 即可。

Q2: 點餐時說 I want… 真的很不禮貌嗎?

A2: 是的,在服務情境中,I want… 這個字的語氣聽起來較為直接且帶有命令感,不夠委婉。建議改用更禮貌的 I’d like…、I’ll have… 或 Could I get…?,這會讓對話氛圍更加愉快。

Q3: 帳單到底是用 Check 還是 Bill?

A3: 兩者都對,但有地區差異。在美國,餐廳帳單普遍使用 Check。在英國、澳洲等國家,則習慣用 Bill。如果在美國說 Bill,對方也聽得懂,但使用當地習慣用語會更道地。

Q4: 「各付各的」的英文 go Dutch 是什麼意思?可以對服務生說嗎?

A4: go Dutch 是一個俚語,源自17世紀英荷戰爭時期,英國人對荷蘭人小氣的刻板印象。它通常用在朋友、情侶之間,表示各自支付自己的費用。不應直接對服務生說 We want to go Dutch。若要分開結帳,請對服務生說:Could we have separate checks, please?。

總結

掌握用餐英文並非難事,關鍵在於熟悉不同情境下的核心句型,並勇敢地開口練習。從訂位、入座、點餐到結帳,每一個步驟都有其慣用的表達方式。本文整理的五大情境涵蓋了最常見的對話與詞彙,希望這份詳細的攻略能成為您在國外享受美食時的最佳夥伴,讓您不僅吃得開心,更能說得流利,透過活用這些關鍵字與短語,自信地融入當地生活。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