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懷抱留學夢的學子而言,高昂的學費與生活開銷往往是最大的阻礙。然而,相較於其他英語系國家,美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學生財務補助系統。這些補助名目繁多,在中文裡我們常通稱為「獎學金」,但在英文世界裡,Scholarship、Fellowship、Assistantship 等詞彙卻代表著截然不同的補助類型、申請條件與義務。
深入理解這些獎學金英文詞彙的差異,是成功申請到海外資金援助,讓留學之路走得更穩健的第一步。本文將為您詳細拆解各類獎學金的英文名詞,助您精準定位目標,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財務支援方案。
廣義的獎學金:Scholarship
Scholarship 是「獎學金」最通用、最廣為人知的英譯。其核心精神在於「獎勵」,通常頒發給在特定領域表現優異或具備特殊條件的學生,以資助其學業。這類獎學金的來源非常多元,包含政府機構、大學院校、非營利組織,乃至私人企業,建議可至各單位官方網站查詢。
Scholarship 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
-
績優型獎學金 (Merit-based Scholarship): 這是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根據申請者的學術成就、才華或特殊技能來評選。
-
需求型獎學金 (Need-based Scholarship): 此類獎學金旨在幫助有經濟困難的學生,申請時通常需要提供家庭收入等財務證明。
在績優型獎學金的範疇下,又可細分出多種類別,以吸引不同背景的優秀人才:
-
學術獎學金 (Academic Scholarships): 以卓越的在校成績(GPA)、標準化測驗分數(如託福、GRE)為主要評選標準。除了漂亮的成績單與履歷,申請書文中的每個字都至關重要。這是競爭最激烈的獎項之一,獎金從數千美元到學費全免不等。
-
運動員獎學金 (Athletic Scholarships): 頒發給在特定體育項目(如籃球、網球、游泳等)有傑出表現的學生運動員,由學校的體育部門提供。
-
社區服務獎學金 (Community Service Scholarships): 如果您的學業成績並非頂尖,但擁有豐富的志工服務或社區活動經驗,這類獎學金便值得一試。它看重申請者的社會貢獻與領導潛力。
-
才藝與興趣課外活動獎學金 (Scholarships for Hobbies and Extracurriculars): 專為在藝術、音樂、寫作、個人興趣,甚至是電競等非學術領域有特殊才華的學生設立。
-
特定身份獎學金 (Identity-based Scholarships): 針對特定族裔(如美洲原住民)、性別、宗教信仰或身心障礙等背景的學生提供。
-
企業獎學金 (Employer/Corporate Scholarships): 由私人企業資助,有時會要求獲獎者畢業後到該公司服務,或專攻與該企業相關的領域。
研究生的專屬榮譽:Fellowship (助學金/院士獎學金)
若您計畫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Fellowship 這個詞您一定要認識。相較於 Scholarship,Fellowship 通常被視為一種更高層級、更具聲望的學術榮譽。它不僅競爭極為激烈,獎助的金額與範圍也更全面。
Fellowship 常被譯為「助學金」或「研究生獎學金」,其核心特點是:
-
高額資助: 一份優渥的 Fellowship 通常等同於學費全免的全額獎學金,可能包含學雜費、住宿費、醫療保險費,甚至提供固定的生活津貼 (stipend)。
-
非服務性: 大多數 Fellowship 屬於非服務性資助,意味著獲獎者不需透過擔任助教或研究助理來換取薪資,可以更專注於自己的研究與學業。
-
學術導向: 它主要授予在特定學術領域展現出卓越研究潛力的碩、博士生。獲得 Fellowship 不僅是財務上的支持,更是對其學術能力的極大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博士生而言,領取 Fellowship 的同時,其角色更近似於一名全職研究人員。他們需要在指導教授(俗稱「老闆」)的實驗室進行研究並貢獻成果,而這份助學金在性質上,也相當於他們從事研究工作所獲得的薪酬。
其他常見的財務補助形式
除了上述兩大類別,留學生還能透過以下幾種方式減輕經濟負擔:
-
助教與研究助理 (Teaching/Research Assistantship – TA/RA): 這是研究生最常見的資助模式之一。它屬於「服務性」薪金,學生每週需投入固定時數(通常為20小時)協助教授批改作業、帶領實驗課(TA),或參與研究計畫(RA)。作為回報,學校會提供薪資以及學費減免 (Tuition Waiver)。
-
學費減免 (Tuition Waiver): 這並非直接發放現金,而是減免部分或全部的學費。例如,有些學校會提供「州內學費」資格給表現優異的國際生,使其學費大幅降低。
-
私立學校獎學金/教育券 (Voucher): 這個詞主要在美國使用,通常指政府提供給家長的補助,讓其子女能選擇就讀私立的中小學而非公立學校,與高等教育的獎學金概念不同。
各類獎助學金比較
為了讓您更清晰地理解其間差異,茲整理下表:
補助類型 (Type) |
主要對象 (Target Recipient) |
補助內容 (Coverage) |
核心性質 (Core Nature) |
---|---|---|---|
Scholarship |
大學生、研究生 |
多為獎金、部分或全額學費 |
績優型 (Merit-based) 或 需求型 (Need-based) |
Fellowship |
碩士生、博士生 |
全額學雜費、生活津貼、保險等 |
績優型,學術榮譽,通常為非服務性 |
Assistantship (TA/RA) |
研究生 |
薪資、學費減免 |
服務性 (Service-based),以勞務換取報酬 |
Tuition Waiver |
大學生、研究生 |
減免部分或全部學費 |
績優型或作為 Assistantship 的一部分 |
常見問題 (FAQ)
Q1: Scholarship 和 Fellowship 可以同時申請嗎?
A: 絕對可以。這兩者通常來自不同的資金來源且有獨立的申請管道。一位研究生完全有可能同時獲得來自學校頒發的 Fellowship,又贏得一個由校外私人基金會提供的 Scholarship。多方申請能最大化您獲得資助的機會。
Q2: 國際學生最容易申請到哪一種類型的獎學金?
A: 這沒有絕對的答案,但一般來說,針對研究所級別的績優型獎學金(Academic Scholarships)以及研究/教學助理(RA/TA)機會,對國際學生是相對開放的。因為頂尖大學需要利用這些資助來吸引全球的優秀人才。而以家庭經濟為基礎的需求型獎學金(Need-based),則較多會優先保留給本地學生。
Q3: 領取 Scholarship 或 Fellowship 的獎金需要繳稅嗎?
A: 這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問題。根據美國稅法,用於支付學費、雜費等「合格教育支出」的獎學金部分通常是免稅的。然而,用於支付生活費、住宿費或旅遊等非必要開銷的津貼 (stipend),則可能會被視為應稅收入。稅務規定也會因您的國籍、與美國的稅務協定而異。最保險的做法是諮詢學校的國際學生辦公室或專業稅務人士。
總結
總而言之,「獎學金」的英文世界遠比中文的單一詞彙來得豐富。Scholarship 範疇最廣,是基於成績、才華或需求的獎勵金。Fellowship 則是針對研究生的崇高榮譽與全方位資助。而 Assistantship 則是一種務實的工讀方案,透過服務換取學費減免與生活費。
在規劃留學財務時,務必仔細閱讀各校提供的財務補助說明,辨明其屬於何種類型,才能制定最有效的申請策略。只要用心研究,這些豐富的獎助資源都將成為您實現留學夢想的堅實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