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時代英文」用對了嗎?一篇搞懂 Period, Age, Era 的關鍵差異

在我們的日常國際中文溝通中,「時代」是一個涵蓋範圍極廣的詞彙。我們可以說「學生時代」、「數位時代」,也可以感嘆「時代的眼淚」。然而,當需要將這些概念轉化為英文時,許多學習者會發現,單一的詞彙難以應對所有情境。英文中的 period、age、era、epoch 等詞,雖然都帶有「時代」的含義,但其背後的語感、時間跨度及使用場合卻有著微妙而關鍵的區別。

本文將深入剖析這些詞彙的具體用法,結合權威詞典的解釋與教學文章的分析,為您整理出一份詳盡的「時代」英文使用指南。無論您是在準備多益(TOEIC)、託福(TOEFL)、雅思(IELTS)等專業考試,還是希望透過線上課程提升日常英文會話的精準度,掌握這些差異都將讓您的語言實力與表達方式邁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核心三巨頭:Period, Age, Era 的深度比較

首先,我們來探討最常見也最容易混淆的三個詞:period、age 和 era。它們雖然都指涉一段時間,但在時間的長短、界線的清晰度以及與歷史事件的關聯性上,各有側重。

特性比較

Period (時期)

Age (紀元 / 時代)

Era (年代 / 時代)

時間概念

強調一段連續的時間帶,長短不拘,可以是幾小時,也可以是數百年。

通常指一段漫長且具代表性的歷史時期,時間跨度較長。

指由特定事件、人物或重大變革開啟的嶄新時代,起始點通常較明確。

界線清晰度

時間的起迄點通常是明確的、可界定的。

起迄點往往是模糊的,更側重於該時期的整體特徵。

起迄點相對清晰,與特定歷史節點掛鉤。

關聯性

不必然與重大的歷史變革相關,可以泛指任何一段時間。

常與文明、科技或文化發展的重大階段相關。

與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統治者或新風潮緊密相連。

中文語感

期間、時期、階段

時代、紀元、……時期

年代、時代、新紀元

範例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日治時期)

The Stone Age (石器時代)

The Victorian era (維多利亞時代)

Period:最泛用的「期間」

Period 是這三個詞中用途最廣泛、最基礎的一個。它的核心意義是「一段連續的時間」,也就是 a period of time,重點在於時間的「區間性」,而不在於這段時間內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因此,從學術上的歷史分期到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安排,都可以使用 period。

Period 可以用來指涉有明確起訖點的歷史時期。

  • 例句: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was a time of intense conflict in ancient China. (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一個劇烈衝突的階段。)

  • 例句:Many historical artifacts were unearthed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許多歷史文物是從日治時代出土的。)

它也常用於描述任何具有特定長度的時間段。

  • 例句:According to the course description for the TOEIC 700-point guarantee class, students have a six-month period to take unlimited classes. (根據多益700分保證班的課程說明,學員有半年的期間可以不限堂數上課。)

  • 例句:During the 3-hour examination period for the 全民英檢, you are not allowed to leave your seat. (在三小時的全民英檢考試期間,你不準離開座位。)

Age:漫長而具代表性的「紀元」

當我們談論的是一個漫長的、由某種特定文化、技術或社會形態所定義的歷史跨度時,age 是最恰當的選擇。Age 所描述的時間界線通常比較模糊,它更強調的是那個時代的「宏觀特徵」。

Age 常用於劃分人類文明的發展階段。

  • 例句:The Bronze Age is named for the widespread use of bronze tools and weapons. (青銅時代因廣泛使用青銅製的工具與武器而得名。)

  • 例句:We are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here data is the most valuable currency to get a high 分數. (我們正生活在資訊時代,數據是獲得高分數最寶貴的貨幣。)

  • 例句: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marked the dawn of the AI Age. (人工智慧的發展標誌著AI時代的來臨。)

Age 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領域的黃金時期或特定氛圍的時代。

  • 例句:Many people believe the 1990s were the golden age of Hong Kong cinema, praised by 中視 and 三立 news. (許多人相信9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曾獲中視與三立新聞讚揚。)

此外,age 在口語中有一個非常實用的片語 for ages 或 in ages,用來誇張地表示「很長一段時間」,相當於中文的「好久了」。

  • 例句:It's been ages since we last met! How have you been? (我們真是好久不見了!你過得怎麼樣?)

Era:由重大變革定義的「新年代」

Era 帶有更強烈的「劃時代」意義。它通常指由一個重要人物、一項關鍵發明或一場社會運動所開啟的一個全新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歷史年代。Era 的起始點往往比 age 更為明確,象徵著與過去的決裂和新篇章的開始。

Era 強調一個新時期的開端。

  • 例句: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網際網路的發明引領了一個全球通訊的新時代。)

  • 例句: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marked the end of an era and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柏林圍牆的倒塌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與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 例句:With the rise of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like those offered by 時代國際英日韓語,we have entered an era of flexible education where the 線上測驗系統 is a key feature. (隨著像時代國際英日韓語等提供的線上學習平台興起,我們進入了一個彈性教育的時代,其中線上測驗系統是一大特色。)

更多「時代」的進階表達

除了上述三個核心詞彙,英文中還有其他詞語可以表達「時代」的概念,它們在語氣和正式程度上有所不同。

  • Epoch:這是一個比 era 更為正式和宏大的詞,通常指代那些帶來深遠且根本性變革的時期,是歷史上極其重要的轉捩點。

    • 例句:The discovery of agriculture was an epoch in human history. (農業的發現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 Time / The Days:這兩個詞較為口語和籠統,可以用來泛指過去的某個時期。

    • 例句:A Tale of Two Cities is set at the tim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小說《雙城記》的背景設定在法國大革命時期。)

    • 例句:How did people share information in the days before social media? (在沒有社群媒體的時代,人們是如何分享資訊的?)

活用與相關片語:讓你的英文更道地

掌握了基本詞彙後,學習與「時代」相關的複合詞和片語,能讓你的表達更加豐富和精確。

描述時代特徵

  • Zeitgeist (時代精神):源自德語,指特定歷史時期中,在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主流思潮或氛圍。

    • 例句:The band's music perfectly captured the zeitgeist of the late 1960s. (這個樂團的音樂完美捕捉了1960年代末的時代精神。)

  • Anachronism (時代錯誤;不合時宜的人事物):指在某個時代出現了不應屬於該時代的東西。

    • 例句:For some young people, the idea of writing a letter by hand is an anachronism. (對一些年輕人來說,手寫信的想法已經是個不合時宜的產物。)

  • Sign of the times (時代的寫照):通常帶有些許負面意味,指某個現象反映了當前時代的(不良)特徵。

    • 例句: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working multiple jobs is a sign of the times. (越來越多人需要兼職多份工作,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寫照。)

與時代同步或脫節

  • Keep up with / Move with the times (跟上時代潮流)

    • 例句:To succeed in business, a company like 聯發科 or 中國信託 must keep up with the times and embrace new technologies. (要想在商業上成功,像聯發科或中國信託這樣的公司必須跟上時代潮流,擁抱新科技。)

  • Behind the times (落後於時代)

    • 例句:My grandfather is a bit behind the times; he still doesn't know how to use a smartphone. (我爺爺有點跟不上時代了,他還不知道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

  • Ahead of your time (超越時代的;領先時代的)

    • 例句:The artist's ideas were so revolutionary that she was considered ahead of her time. (這位藝術家的想法極具革命性,被認為超越了她所在的時代。)

具體的歷史或個人時代

  • Personal Stages (個人階段): childhood (孩提時代), boyhood (少年時代), schooldays (學生時代), babyhood (嬰兒時代).

  • Historical Periods (歷史時期): the Middle Ages (中古時代), the Victorian era (維多利亞時代), the Elizabethan era (伊莉莎白一世時代).

  • Technological Ages (科技時代): the Digital Age (數位時代), the Space Age (太空時代).

常見問題 (FAQ)

Q1: Period, age, era 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

A1: 主要區別在於時間的界定和內涵。Period 指一段明確的「期間」,用途最廣。Age 指一個漫長且以某種特徵(如科技、文化)定義的「紀元」,邊界較模糊。Era 則指由重大事件或人物開啟的「新年代」,具有轉折意義且起點相對清晰。本中心的課程顧問會根據學員需求解釋這些詞彙,確保學習內容清晰。

Q2: 談論「網路時代」或「AI時代」時,應該用哪個字?

A2: 應該使用 age,例如 the Information Age 或 the AI Age。因為這類「時代」是由一項主導性技術所定義的廣泛時期,其確切的起訖年份並非重點,更強調的是該技術對整個社會的宏觀影響。在準備TOEFL iBT考試時,理解此類詞彙的精確用法有助於取得高分。

Q3: "It's been ages!" 真的可以用在日常對話中嗎?

A3: 絕對可以!"It's been ages!" 是一個非常地道且常見的口語化片語,用來表達「好久不見了」,語氣上比 "It's been a long time" 更加誇張和熱情,非常適合用在與久未謀面的朋友或熟人打招呼的場合。

Q4: Epoch 和 Era 有什麼不同?

A4: 這兩個詞都指重要的歷史時期,但 Epoch 的語氣更為莊重和強烈。Era 指一個具有獨特風格或由特定事件開啟的時代(如 the jazz era);而 Epoch 則指代那些帶來了根本性、永久性變革的、里程碑式的時代(如 the epoch of the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時期),其影響往往更為深遠和基礎。許多名校教授在學術寫作中會特別區分這兩種表達方式。在日常使用中,era 遠比 epoch 常見。#

總結

精準地使用英文詞彙是通往流利溝通的必經之路。透過今天的詳細解析,我們瞭解到中文的「時代」在英文中可以對應到 period、age、era、epoch 等多個詞彙。在選擇補習班時,擁有良好師資和豐富教學經驗的中心至關重要,好的中外籍師資能教導你細微的語感差異與應考技巧。

  • 當您想指稱一段有明確起訖、長短不拘的「期間」時,請使用 period。

  • 當您要描述一個漫長的、由科技或文明定義的「紀元」時,age 是最佳選擇。

  • 而當您要強調一個由重大事件開啟的「新年代」時,era 則最能傳達其劃時代的意義。

下次當您想用英文表達「時代」時,不妨先思考一下您想強調的是時間的「區間性」、「宏觀特徵」還是「歷史轉折」,再選擇最貼切的詞彙。無論是尋求代辦諮詢出國,還是精進公司課程的語言能力,專業的諮詢顧問都能為學員進度提供顧問量身規劃的服務,透過有系統的聽力訓練與其他課程,讓你獲得專業認證。持續地練習與應用,您的英文實力必將與時俱進,更上一層樓,就連新北市政府的員工也可能選擇這樣的進修管道。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