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互動中,無論是在生活或職場,我們都難免有犯錯需要致歉的時刻。一句真誠的道歉,不僅是承認過失,更是修補關係、展現責任感的關鍵。許多人學習英文時,最先想到的道歉語句就是「I am sorry」,然而,英文中的道歉表達遠比這句話來得豐富且細膩。
如同BBC曾在旅遊版刊出文章,分析台灣人習慣將「不好意思」掛在嘴邊,這句話在不同情境下涵蓋了感謝、請求、以及輕微的歉意,這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與風俗民情下的溝通差異。
英文的道歉也需要根據情境的嚴重性、對象的親疏遠近,以及溝通的媒介(口頭或書面)來選擇最恰當的說法。本篇文將深入探討從非正式的口頭小錯,到嚴肅的商務書信致歉,全面解析各種抱歉的英文用法,幫助您在各種場合都能得體地表達歉意。
輕微過失的日常口說
當你只是犯了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誤,例如在走廊不小心碰到同事、或是忘了帶朋友要的東西,使用輕鬆、口語化的表現方式道歉即可。
- My bad!
這句是美式英語中非常道地且非正式的說法,意思是「我的錯、我不好」。適用於朋友、同儕之間,情境通常非常輕鬆。例如,在球賽中傳球失誤,你就可以對隊友說「My bad!」。 - (It’s) My fault! / (It’s) My mistake!
這兩句比 My bad! 稍微正式一點,但仍屬於口語化的用法,用來直接承認錯誤歸屬於自己。「這是我的錯!」適用範圍更廣,可以用於朋友或同事之間的一般小失誤。
> My mistake. I forgot to lock the door last night.
> (是我的錯,我昨晚忘記鎖門了。)
標準且常見的道歉方式
I’m sorry 是最廣為人知的道歉用語,但透過加上副詞、調整句型,可以表達不同層次的歉意,並更清楚地說明道歉的原因。
1. 透過副詞加強語氣
單純一句 I’m sorry 有時可能聽起來不夠有誠意。在前面加上程度副詞,可以讓你的歉意聽起來更加深刻,更能表達出「我 很 抱歉」的感受。
- I’m so / very sorry. (我真的很抱歉。)
- I’m terribly / deeply sorry. (我非常非常抱歉。)
- 口語中有時也會直接說 Sorry about that,用來為剛發生的小狀況致歉。
2. 說明道歉原因
為了讓道歉更完整,你需要清楚說明是為了什麼事而感到抱歉。結構上,道歉的原因for後面需加名詞或動名詞。
– Sorry for + 名詞 (N) / 動名詞 (V-ing)
> I’m sorry for being late.
> (抱歉我遲到了。)
- Sorry that + 子句 (Clause)
> I’m sorry that I missed your call.
> (很抱歉我錯過了你的電話。)
3. 表達懊悔與無心之過
有時候,道歉的重點在於表達「早知道就…」的懊悔,或是強調自己並非有意犯錯。
- I should have vp.p / shouldn’t have vp.p:用來表示對過去行為的後悔。這個句型是用來表達「本應做而未做」或「不應做卻做了」的懊悔感。
> I should have checked the report more carefully.
> (我應該要更仔細地檢查那份報告的。)
- may might have + Vp.p.:這個結構則用來表示對過去「可能」造成的錯誤或不便表達歉意。
> I’m sorry for any trouble that I may have caused.
> (我對可能所造成的麻煩感到抱歉。) - I didn’t mean to + 原形動詞 (V):這句英文說法強調自己是無心之過。
>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r feelings.
> (我不是故意要傷害你的感受的。)
適用於正式場合與書信的道歉
在商業環境、正式場合或書面溝通中,使用 apologize (v. 道歉) 或 apology (n. 道歉) 會比 sorry 更加莊重與專業。原則上,句子越長、用字越完整,正式程度越高。
1. 使用動詞 apologize
這是非常正式的表達歉意的方式,常用於商務溝通。
– I / We apologize for the delay.
(我/我們為這次的延誤致歉。)
– I’d like to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我想要為所造成的任何不便表達歉意。)
– I sincerely apologize for the error.
(我為這個錯誤獻上最誠摯的道歉。)
2. 使用名詞 apology
使用名詞 apology 的例句也非常普遍,同樣屬於正式用法。
– My apologies.
(我深感抱歉。)
– Please accept my apologies for the misunderstanding.
(關於這次的誤會,請接受我(最誠摯/最深切)的道歉。)
– I feel I owe you an apology.
(我覺得我欠你一個道歉。)
3. 表達承擔責任
在正式道歉中,表明願意承擔責任的態度至關重要。
– I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my actions.
(我會為我的行為負起全部責任。)
表達方式 | 中文 | 適用情境 |
---|---|---|
I sincerely apologize for… | 我誠摯地為…而道歉。 | 正式書信、商務場合,用於動詞。 |
Please accept my apologies. | 請接受我的道歉。 | 非常正式、書面或口頭皆可。 |
I owe you an apology. | 我欠你一個道歉。 | 帶有誠意,承認自己有錯在先。 |
My deepest apologies for… | 對於…我致上最深的歉意。 | 強調歉意的深度,非常正式。 |
I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 我會負起全責。 | 展現擔當,通常用於較嚴重的失誤。 |
商業書信中的道歉藝術
一封專業的商業道歉信,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需要清晰的架構來傳達誠意與解決問題的決心。以下四個步驟,能幫助你寫出一封誠意與專業兼具的道歉信。如語言專家徐碧霞所分析,商業書信的道歉尤其講究精確與誠懇。
步驟一:開門見山,立即致歉
商務信件開頭就應直接表明來意,讓對方第一時間感受到你的誠意。針對特定問題致歉,例如:
I am writing to apologize for the late reply.
(我寫這封信是為了晚回覆而致歉。)
Please accept our apologies for shipping the wrong item.
(我們寄錯了商品,請接受我們的歉意。)
步驟二:陳述事實,表示理解
客觀地簡述發生的情況,這能向對方表明你已清楚瞭解問題的來龍去脈。避免使用 but 或 however 等轉折詞為自己辯解,以免顯得缺乏誠意。
We understand that the product you received was defective. We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is oversight.
(我們理解您收到的產品有瑕疵。我們為此疏失負起全責。)
步驟三:提出補救,展現誠意
道歉不能只停留在口頭。提出具體的補救措施或補償方案,是展現誠意與解決問題決心的最好方式。
To make it up to you, we would like to offer you a 20% discount on your next purchase.
(為了補償您,我們希望提供您下次購物八折的優惠。)
步驟四:承諾與聯繫,重建信任
在信末做出承諾,保證未來不會再發生類似問題,並提供聯絡方式,方便對方隨時溝通,這有助於重建客戶的信任。同時,某些動詞的用法也需注意,例如在表達遺憾通知時,句型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會使用 to V 的形式,因此若有選項 (A) inform (B) to inform,後者才是正確用法。
We assure you that we have improved our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to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again.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concerns.
(我們向您保證,已改善品管流程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若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與我聯繫。)
情境區分:Sorry、Excuse me 與 Pardon me
這三個詞在中文裡有時都被翻成「不好意思」,但用途截然不同。
- Sorry:用於你已經犯下錯誤,對他人造成不便或傷害時。此外,也可用來表達同情或遺憾,例如 I’m sorry to hear that.(我很遺憾聽到這個消息)或 I’m sorry for your loss.(我對你失去親人感到難過)。
- Excuse me:用於你即將要做可能打擾他人的事之前,作為禮貌性的提醒。例如:在擁擠的車廂中借過、想引起服務生注意、或準備打斷別人說話時。
- Pardon (me) / I beg your pardon:這是一個比 Excuse me 更正式的用法。當你沒聽清楚對方的話,希望對方重複一次時,可以語氣上揚地說 Pardon? 或 I beg your pardon?。同時,I beg your pardon 也是一句非常正式的道歉語,接近中文的「請原諒我」。
常見問題
Q1: “My bad” 算是正式的用法嗎?何時使用最恰當?
A1: 不,”My bad” 是非常非正式且口語化的美式英文。最適合在朋友或關係非常親近的同儕之間,針對極其微小的過失使用(例如傳錯球、說錯一個小細節)。應完全避免在任何專業、商業或正式場閤中使用。
Q2: 在商業郵件中,只說 “I’m sorry” 會不會不夠正式?
A2: 是的,在多數商務情境中,尤其當錯誤較為嚴重時,單純使用 “I’m sorry” 可能會被認為誠意不足或不夠專業。建議改用 “I apologize” 或 “Please accept our apologies” 等更正式的說法,以展現對事件的重視和專業態度。
Q3: 當別人向我道歉時,除了 “It’s OK” 我還可以怎麼回應?
A3: 您的回應可以根據情況調整。
- 非正式/輕鬆場合:No problem. (沒問題)、No worries. (別擔心)、It’s all good. (沒事啦)。
- 表達諒解與安撫:Don’t worry about it. (別擔心)、It happens. (這種事難免)、No harm done. (沒造成什麼損失)。
- 正式接受道歉:Apology accepted. (我接受你的道歉)。這句話也等同於 I accept your apology。
總結
精通英文道歉的藝術,意味著能夠根據情境的細微差別,選擇最恰當的語言。從一句輕鬆的 My bad,到一封結構嚴謹的商業致歉函,每種表達方式都承載著不同的情感重量與社交意涵。
真正的道歉,不僅是說出正確的詞句,更在於展現承認錯誤的勇氣、彌補過失的誠意,以及避免重蹈覆轍的決心。希望這份完整的指南,能幫助您在跨文化溝通中更加自信、得體,讓每一次的道歉都成為建立信任、深化關係的契機。若想了解更多,可以延伸閱讀相關主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