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其實不說WC!「廁所英文」一次分清各種說法,優雅應對所有場合

在國外旅遊或與外國人交談的日常生活中,「想上廁所」是再正常不過的生理需求。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彙,在英文世界中卻有著五花八門的表達方式。

Bathroom、Restroom、Toilet、WC,這些詞彙常讓英文學習者感到困惑。它們之間不僅存在美式與英式英文的差異,更因場合與禮貌程度而有所不同。本篇文將為您深入剖析這些詞彙的細微差別,並提供實用的會話句型,讓您未來在任何場合都能優雅且正確地用英文表達。

核心詞彙速覽:一張圖搞懂地區與用法差異

為了讓您能快速掌握核心概念,我們將最常見的幾個詞彙整理成下表,讓我們一起幫助您理解在不同英語系國家的習慣用法。

詞彙 (Term) 主要使用地區 適用場合與情境 備註 (Notes)
Bathroom 美國、加拿大、英國 【通用性最高】 家中附有衛浴的廁所。在美式英文中,也可指公共場所的廁所。 在英國,Bathroom 傳統上指必須包含沐浴設備的房間;但在美國,只要有馬桶和洗手檯的家庭廁所都可稱為 Bathroom。
Restroom 美國、加拿大 【公共場所】 餐廳、百貨公司、電影院、辦公大樓等公共空間的廁所。 這是非常有禮貌的說法,相當於中文的「盥洗室」或「化妝室」。絕對不會用來指家裡的廁所。
Washroom 加拿大、部分美國地區 【公共與居家】 指僅有馬桶與洗手檯的廁所。在加拿大普遍使用,可用於公共或居家場合。 在美國也能被理解,但不如 Restroom 常用。語氣比 Restroom 口語,但比 Toilet 禮貌。
Toilet 英國、澳洲、非英語系國家 【英式用法】 在英國,Toilet 可直接指廁所這間房。【美式用法】 在美國,主要指「馬桶」這個設備本身。 在美國說 “I’m going to the toilet” 可能會被認為有點不文雅,因為聽起來像是直接指稱「馬桶」。
WC 歐洲、亞洲(標示) 【僅限標示】 主要出現在非英語系國家的公共廁所標誌上。 全名為 Water Closet,是比較老式的說法,現代英語口語中幾乎不再使用。
Lavatory 全球(飛機上)、英式正式用語 【特定場合】 最常用於飛機上的廁所。在英式英文中是較為正式的書面語。 這個字的發音較為正式,在日常對話中出現頻率極低,顯得非常正式。

各詞彙深度解析:情境對了,用詞才專業

  1. Bathroom:最安全通用的選擇
    Bathroom 是多數情況下的安全牌,也可被理解為浴室。在美國,無論是想借用朋友家的廁所,或是在餐廳詢問洗手間位置,說 Bathroom 都是完全可以的。雖然英國的傳統定義較為嚴格,但在現代用語中,Bathroom 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
  2. Restroom:美式禮貌的極致展現
    在美國或加拿大的公共場所,若想展現絕佳的禮貌,Restroom 是首選。這個詞彙帶有「讓顧客休息、整理儀容的空間」的隱含意義,因此顯得特別文雅。如果你想指名男廁或女廁,可以說 men’s room 或 ladies’ room。
  3. Washroom:加拿大的日常用語
    如果你身處加拿大,會發現 Washroom 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它完美地介於正式的 Restroom 和直接的 Toilet 之間,成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說法,無論在商場還是別人家中都適用。
  4. Toilet:小心!英美用法大不同
    這是最需要注意區別的詞。在英國、澳洲或紐西蘭,說 “I’m going to the toilet” 就跟我們說「我要去上廁所」一樣自然。然而,在許多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Toilet 幾乎只用來稱呼「馬桶」這個物件。因此,詢問 “Where is the toilet?” 可能會讓美國人覺得你是在找一個馬桶,而不是廁所這個房間。
  5. WC & Lavatory:特定場合的標示與用語
    WC 是歷史的印記,如今只活在標示牌上,千萬別在口語中說 “I need to go to the WC.”。而 Lavatory 則幾乎成了飛機廁所的代名詞,在地面上的日常對話中極少被使用。

實用口語:如何自然地「上廁所」與「借廁所」

學會了名詞,更要懂得如何應用在句子中。

借廁所的正確說法 (動詞用 use,不用 borrow!)

中文常說「借」廁所,但英文中若使用 borrow,意味著你要把東西借走再歸還。廁所是無法移動的,因此必須用 use (使用)。以下提供正確的例句:

  • May I use your bathroom/restroom? (我可以借用您的廁所嗎?)
  • Excuse me, where is the restroom? (不好意思,請問廁所在哪裡?)
  • 口語上也可以說:Can I use your bathroom?

各種表達「想上廁所」的方式

禮貌委婉型: 這種表達方式可以避免直接提及尷尬的字眼或味道。

  • I have 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 (我得回應大自然的呼喚了。)
  • Nature is calling. (大自然在呼喚我。)
  • I need to powder my nose. (我需要補個妝。) – 這是女士們常用的優雅說法。
  • Excuse me for a moment. (不好意思,失陪一下。) – 不明說,但對方通常能意會。

日常通用型:

  • I need to go to the bathroom. (我需要去一下廁所。)
  • I have to relieve myself. (我需要去方便一下。)

區分大小號:

  • I need to go number one. (我要上小號。)
  • I need to take a number two. (我要上大號。)

非正式/口語型 (適合與熟人說): 就像常在英文影片中聽到的,這些說法很生活化。

  • I gotta pee. (我得去尿尿。) – 孩子們可能也常這樣說。
  • I need to take a leak. (我得去小便。)
  • I’m going to the loo. (我要去上廁所。) – Loo 是非常道地的英式口語。
  • I’m gonna use the john. (我要去上廁所。) – John 是美式俚語,據說源於抽水馬桶發明者 John Harington 的名字。

常見問題 (FAQ)

Q1: WC 是什麼意思?現在還有人在口語上使用嗎?

A: WC 是 “Water Closet” (沖水馬桶) 的縮寫。這是一個較為古老的詞彙,現代英語口語中幾乎沒有人會說 “I’m going to the WC.”。它現在主要功能是作為公共廁所的書面「標示」,尤其在歐洲和亞洲部分非英語系國家很常見。

Q2: 在美國說 “I’m going to the toilet.” 真的會很奇怪嗎?

A: 是的,聽起來會有些突兀或不文雅。因為在美式英文中,Toilet 主要指「馬桶」這個設備本身,而不是房間。直接說要去「馬桶」會讓人覺得過於直白。建議改說 I’m going to the bathroom. 或 I need to use the restroom.。

Q3: 借廁所的英文為什麼不能用 “borrow”?

A: 在英文中,borrow 的意思是「借用某物並在之後歸還」,指的是可移動的物品,例如:borrow a book (借書)。廁所是建築物的一部分,無法被「借走」,所以動詞應該使用 use (使用)。正確說法是 May I use your bathroom?。

Q4: Loo 和 John 有什麼不同?

A: 這兩者都是指「廁所」的非正式俚語,主要區別在於使用地區。Loo 是非常普遍的英式口語,男女老少都會用。而 John 則是美式俚語,通常用於男性之間較為隨意的對話。

總結

「廁所」的英文看似複雜,其實只要掌握「地區」與「場合」兩個關鍵原則,就能運用自如。總體而言,在美國公共場所用 Restroom 最禮貌,在家用 Bathroom;在英國 Toilet 是通用詞;若不確定,Bathroom 則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安全選項。下次當你在外面內急時,不妨根據當下的情境,選擇一個最貼切的詞彙,展現你對英文這種語言細微差別的掌握能力,讓你的國外生活與溝通更順暢。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