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英文】Cause, Lead to, Result in 全面比較與進階片語解析

在英文寫作與口說中,表達因果關係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當我們想說明「A事件造成B結果」時,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單字可能是 cause。然而,英文中表達「導致」、「造成」或「引起」的詞語遠不止於此,lead to, result in, contribute to 等片語在不同語境下各有其細微的差別。接下來讓小編為你解析這些不同的英文說法。

本文章將深入探討這些常用詞彙的具體用法、語氣差異及適用情境,並補充更多進階和正式的表達方式,幫助您更精準地運用,讓您的英文表達更上一層樓。

五大核心「導致」英文用法詳解

以下我們將解析最常見的五種表達方式,並透過例句說明它們的用法。

1. Cause:最直接、語氣強烈的「導致」

Cause 是最直接表達因果關係的動詞,to cause就是強調某個原因直接引起了某個結果,通常帶有強烈的、即時的關聯性。值得注意的是,cause 後面接的結果往往是負面的後果,例如 cause trouble (造成麻煩)、cause damage (導致損害) 或 cause a disaster (導致災難),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 語法結構:A causes B (A 造成 B)

  • 語氣:強烈、直接,常用於負面結果。

  • 例句

    • The smoke from the cars and motorcycles caused serious air pollution.
      (汽機車排放的黑煙導致了嚴重的空氣污染。)

    • The difficult driving conditions caused several accidents.
      (惡劣的駕駛路況引發了好幾次意外。)

    •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我們對於造成的任何不便表示歉意。)

2. Lead to:強調過程、語氣中性的「引向」

Lead to 是一個動詞片語,字面意思是「引領至…」,它描述的因果關係不如 cause 那麼直接,更側重於一個過程或一系列事件最終引向某個結果。Lead to 的語氣較為中性,其後的結果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這個句型也是國中英文的重點之一。

  • 語法結構:A leads to B (A 導致/通往 B)

  • 語氣:中性,強調過程,結果可正可負。

  • 例句

    • Regular exercise leads to better health.
      (規律運動有助於更健康的身體。)

    • Reducing speed limits should lead to fewer deaths on the roads.
      (降低速限應該能減少道路死亡人數。)

    • His poor childhood led to his hatred towards the whole society.
      (他貧困的童年導致他對整個社會的憎恨。)

3. Result in:強調最終結果、語氣正式的「結果是」

Result in 同樣是動詞片語,它特別強調某個行為或事件最終的結果或結局。相較於 lead to,result in 的語氣更為正式,常見於學術論文、新聞報導或官方文件中。

  • 語法結構:A results in B (A 的結果是 B)

  • 語氣:正式、客觀,強調最終結果。

  • 例句

    • The heavy rain resulted in severe flooding.
      (這場大雨導致了嚴重的水災。)

    • The team's hard work on the project resulted in its great success.
      (該團隊在那項專案上的努力促成了巨大的成功。)

    • Legislation rarely results in a unified society speaking solely the mandated language.
      (立法很少會造成一個只說單一法定語言的統一社會。)

4. Contribute to:表示部分原因的「促成;助長」

Contribute to 的意思是「貢獻於…」,當我們想表達某個因素只是造成結果的眾多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或最直接的原因時,這個片語就非常適用。這個行動背後的理由(reason)可能是複雜的。它可以用於正面情境(促成),也可以用於負面情境(助長)。

  • 語法結構:A contributes to B (A 促成/助長了 B)

  • 語氣:客觀,強調某因素是原因之一。

  • 例句

    • Your suggestion has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accomplishment of our work.
      (你的建議大大地促進了我們工作的完成。)

    • Smoking contributed to his early death.
      (吸菸導致了他的早逝。)

    • Motivations are important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econd language success.
      (動機是促成第二語言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

5. Bring about:較正式的「帶來;使…發生」

Bring about 是一個較為正式的動詞片語,意思與 cause 或 lead to 相近,但通常用來描述帶來了某種重大的改變或轉變。分析這些句子時,可以瞭解其因果邏輯。

  • 語法結構:A brings about B (A 帶來 B)

  • 語氣:正式,常用於描述重大變化。

  • 例句

    • This scandal brought about a chang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our company.
      (這次的醜聞導致我們公司組織架構上的變動。)

    •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our daily lives.
      (科技進步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

用法比較總結表格

英文片語

中文意思

語氣與重點

因果關係

適用情境

Cause

導致;引起

語氣強烈,通常指負面結果。

直接且迅速

意外、災難、問題、疾病

Lead to

導致;通往

語氣中性,強調過程、逐步發展。

間接或過程性

正面或負面的結果皆可

Result in

導致…結果

語氣正式,強調最終的結局。

結果導向

學術、官方文件、報告

Contribute to

促成;助長

客觀,強調該因素為原因之一。

部分原因

分析多個影響因素時

Bring about

帶來;使發生

語氣正式,強調帶來重大改變。

引發性

社會、經濟、科技的變革

更多進階與特定語境的表達方式

除了上述五種核心用法,以下這些詞語能讓您的表達更具變化性與精確度,這裡提供一些例子:

  • Give rise to (引起;引發):非常正式的用法,指某件事成為一個新情況或新想法的開端,帶有「催生」的意味。

    •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gave rise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科技的進步引發了工業革命。)

  • Spark off (點燃;觸發):形容像火花一樣,突然「引爆」某個事件,特別是爭論或衝突。

    • Their decision sparked off a protest. (他們的決定引爆了一場抗爭。)

  • Precipitate (促成;使…突然發生):一個非常正式的詞,指加速某事的發生,或使其突如其來地降臨。

    •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precipitated an international crisis. (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危機。)

  • Induce (引誘;導致):常用於醫學或科學語境,指藥物或某種刺激「引起」特定的生理或心理反應。

    • Pills for seasickness often induce drowsiness. (暈船藥經常會令人昏昏欲睡。)

  • Engender (產生;造成):一個正式的文學詞彙,指產生某種情感、氣氛或情境。

    • Her latest book has engendered a lot of controversy. (她的新作引起了很大爭議。)

常見問題 (FAQ)

Q1:lead to 和 result in 到底有什麼不同?

A1: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語氣正式度與強調重點。Result in 比 lead to 更為正式,並且更強調「最終的結果」。Lead to 則比較側重於「過程」,描述一件事情如何一步步引導至某個結果,語氣也較為中性、普遍。在學術論文或官方報告中,result in 的使用頻率更高。

Q2:cause 一定只能用在負面的事情上嗎?

A2:雖然 cause 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與負面結果(如麻煩、災難、疾病)連用,但在極少數中性或科學的語境中也可以看到,例如描述物理現象。然而,為了避免語意不清,當要表達中性或正面結果時,使用 lead to 或 bring about 通常是更安全的選擇。許多文法參考書(在博客來網站上也能找到)都強調這個區別。

Q3:result in 和 result from 如何區分?

A3:這是初學者常混淆的一對。它們剛好是相反的因果關係:

A results in B:A 導致 B (A是原因,B是結果)
The flood resulted in great damage. (水災導致了巨大損失。)
B results from A:B 起因於 A (B是結果,A是原因)
The great damage resulted from the flood. (巨大的損失起因於水災。)

總結

雖然 cause、lead to 和 result in 等詞語在中文裡都可能被翻譯為「導致」,但它們在英文中的含義與用法卻有著顯著的區別。Cause 強調直接且通常是負面的因果;lead to 側重於過程,語氣中性;而 result in 則是最正式的,聚焦於最終結果。

在寫作或口說時,根據您想強調的重點(是直接原因、演變過程還是最終結果)、語境的正式程度以及結果的正面或負面性,來選擇最恰當的詞彙與說法,將能讓您的英文表達更加精準、道地且富有深度。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