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下,無論是出國旅遊、跨國商務、學術交流,還是簡單地填寫一份線上註冊表,正確使用各國的英文名稱已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然而,這門知識遠不止於背誦單字列表。您是否曾對「United States」、「USA」和「American」的用法感到困惑?或是分不清楚「United Kingdom」、「Great Britain」和「England」的區別?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終極指南,帶您深入瞭解國家英文名稱的各個層面。我們將從官方全稱與常用簡稱的差異開始,探討國際通用的國家代碼,並釐清「國家名稱」與「國籍形容詞」之間的重要區別。本文彙整了橫跨七大洲的詳盡中英對照表,並輔以實際應用情境分析與常見問題解答,旨在幫助您徹底掌握這項關鍵知識,在任何國際場合都能自信、準確地溝通。
國家英文名稱的核心概念
在深入瞭解各國名稱之前,必須先掌握幾個核心概念,這將幫助您更精準地理解和使用。
1. 官方全稱 vs. 常用簡稱
許多國家的正式名稱(官方全稱)相當長,因此在日常溝通和非正式文件中,人們更習慣使用其簡稱或通稱。然而,在法律文件、外交場合等正式情境中,使用官方全稱則顯得至關重要。
常用簡稱/通稱 (Common Name) | 官方全稱 (Official Full Name) | 備註 |
---|---|---|
美國 (United States / US) | 美利堅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USA) | USA 雖然是縮寫,但在許多場合下也被視為正式用法。 |
英國 (United Kingdom / UK) |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 Great Britain (大不列顛) 指的是地理上的島嶼,包含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 |
中國 (China) | 中華人民共和國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PRC) | 在郵政或某些表格中,可能會看到 “China (People’s Rep)” 的標示。 |
韓國 (South Korea) | 大韓民國 (Republic of Korea / ROK) | 為區別北韓(north korea),通常稱 South Korea。 |
俄羅斯 (Russia) | 俄羅斯聯邦 (Russian Federation) | 在體育賽事或國際組織中,常使用此全稱。 |
土耳其 (Türkiye) | 土耳其共和國 (Republic of Türkiye) | 土耳其政府於2022年向聯合國申請,將外文國名自 Turkey 正名為 Türkiye。 |
2. 國際標準代碼 (ISO 3166-1)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制定了一套全球通用的國家代碼,其中「兩碼代碼 (alpha-2)」最為常見。這套代碼被廣泛應用於郵政、貨運、網域名稱(如 .tw, .jp, .us)及各種數據處理中,是國際溝通的標準語言。
- 範例:
- 台灣:TW
- 日本:JP
- 美國:US
- 英國:GB (注意:雖然常用縮寫是 UK,但官方 ISO 兩碼代碼是 GB)
- 加拿大:CA
3. 國家名稱 vs. 國籍形容詞與國民
這是最容易混淆的一點。「國家名稱」是名詞,指一個地方;「國籍」通常是形容詞,用來描述人或事物;而指稱「國民」時,則可能使用形容詞本身或一個特定的名詞。
- Country (國家): I live in Japan. (我住在日本。)
- Adjective (形容詞): I love Japanese food. (我喜歡日本料理。)
- Demonym (國民/人): She is Japanese. 或 She is a Japanese person. (她是日本人。)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見的轉換規則:
國家 (Country) | 國籍形容詞 (Adjective) | 國民 (Demonym) |
---|---|---|
France (法國) | French | a Frenchman / a Frenchwoman / a French person |
Italy (義大利) | Italian | an Italian |
Canada (加拿大) | Canadian | a Canadian |
Vietnam (越南) | Vietnamese | a Vietnamese person |
Spain (西班牙) | Spanish | a Spaniard / a Spanish person |
Thailand (泰國) | Thai | a Thai person / a Thai |
Switzerland (瑞士) | Swiss | a Swiss person |
全球七大洲國家與首都中英對照總表
以下是按各大洲分類的詳細國家列表,包含中文名稱、英文名稱、首都及兩碼 ISO 代碼。
亞洲 (Asia)
國名 (中文) | Country Name (English) | 首都 (Capital) | 兩碼代碼 (ISO Code) |
---|---|---|---|
中國大陸 | China (People’s Rep) | 北京 (Beijing) | CN |
香港 | Hong Kong | 香港 (Hong Kong) | HK |
澳門 | Macao | 澳門 (Macao) | MO |
台灣 | Taiwan | 台北 (Taipei) | TW |
日本 | Japan | 東京 (Tokyo) | JP |
韓國 | Korea (Rep) | 首爾 (Seoul) | KR |
蒙古 | Mongolia | 烏蘭巴託 (Ulaanbaatar) | MN |
越南 | Vietnam | 河內 (Hanoi) | VN |
泰國 | Thailand | 曼谷 (Bangkok) | TH |
新加坡 | Singapore | 新加坡 (Singapore) | SG |
馬來西亞 | Malaysia | 吉隆坡 (Kuala Lumpur) | MY |
菲律賓 | Philippines | 馬尼拉 (Manila) | PH |
印尼 | Indonesia | 雅加達 (Jakarta) | ID |
汶萊 | Brunei Darussalam | 斯里巴加萬港 (Bandar Seri Begawan) | BN |
柬埔寨 | Cambodia | 金邊 (Phnom Penh) | KH |
寮國 | Lao People’s Dem Rep | 永珍 (Vientiane) | LA |
緬甸 | Myanmar | 奈比多 (Naypyidaw) | MM |
印度 | India | 新德里 (New Delhi) | IN |
孟加拉 | Bangladesh | 達卡 (Dhaka) | BD |
巴基斯坦 | Pakistan | 伊斯蘭馬巴德 (Islamabad) | PK |
斯里蘭卡 | Sri Lanka | 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Sri Jayawardenepura Kotte) | LK |
伊朗 | Iran | 德黑蘭 (Tehran) | IR |
伊拉克 | Iraq | 巴格達 (Baghdad) | IQ |
沙烏地阿拉伯 | Saudi Arabia | 利雅德 (Riyadh) | SA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United Arab Emirates | 阿布達比 (Abu Dhabi) | AE |
土耳其 | Türkiye | 安卡拉 (Ankara) | TR |
以色列 | Israel | 耶路撒冷 (Jerusalem) | IL |
葉門 | Yemen | 薩那 (Sana’a) | YE |
歐洲 (Europe)
Western Europe
國名 (中文) | Country Name (English) | 首都 (Capital) | 兩碼代碼 (ISO Code) |
---|---|---|---|
英國 | United Kingdom | 倫敦 (London) | GB |
法國 | France | 巴黎 (Paris) | FR |
德國 | Germany | 柏林 (Berlin) | DE |
荷蘭 | Netherlands |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 NL |
比利時 | Belgium | 布魯塞爾 (Brussels) | BE |
瑞士 | Switzerland | 伯恩 (Bern) | CH |
奧地利 | Austria | 維也納 (Vienna) | AT |
愛爾蘭 | Ireland | 都柏林 (Dublin) | IE |
盧森堡 | Luxembourg | 盧森堡市 | LU |
#### Northern Europe | |||
國名 (中文) | Country Name (English) | 首都 (Capital) | 兩碼代碼 (ISO Code) |
: | : | : | : |
瑞典 | Sweden |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 SE |
挪威 | Norway | 奧斯陸 (Oslo) | NO |
丹麥 | Denmark |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 DK |
芬蘭 | Finland | 赫爾辛基 (Helsinki) | FI |
冰島 | Iceland | 雷克雅維克 (Reykjavik) | IS |
拉脫維亞 | Latvia | 里加 (Riga) | LV |
#### Eastern Europe | |||
國名 (中文) | Country Name (English) | 首都 (Capital) | 兩碼代碼 (ISO Code) |
: | : | : | : |
俄羅斯 | Russian Federation | 莫斯科 (Moscow) | RU |
烏克蘭 | Ukraine | 基輔 (Kyiv) | UA |
波蘭 | Poland | 華沙 (Warsaw) | PL |
捷克共和國 | Czech Republic | 布拉格 (Prague) | CZ |
匈牙利 | Hungary | 布達佩斯 (Budapest) | HU |
白俄羅斯 | Belarus | 明思克 | BY |
#### Southern Europe | |||
國名 (中文) | Country Name (English) | 首都 (Capital) | 兩碼代碼 (ISO Code) |
: | : | : | : |
義大利 | Italy | 羅馬 (Rome) | IT |
西班牙 | Spain | 馬德里 (Madrid) | ES |
葡萄牙 | Portugal | 里斯本 (Lisbon) | PT |
希臘 | Greece | 雅典 (Athens) | GR |
波希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 Bosnia and Herzegovina | 塞拉耶佛 (Sarajevo) | BA |
斯洛維尼亞 | Slovenia | 盧比安納 (Ljubljana) | SI |
阿爾巴尼亞 | Albania | 地拉那 (Tirana) | AL |
聖馬利諾 | San Marino |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 SM |
梵蒂岡 | Vatican City | 梵蒂岡城 (Vatican City) | VA |
美洲 (The Americas)
國名 (中文) | Country Name (English) | 首都 (Capital) | 兩碼代碼 (ISO Code) |
---|---|---|---|
美國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 | US |
加拿大 | Canada | 渥太華 (Ottawa) | CA |
墨西哥 | Mexico |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 MX |
巴西 | Brazil | 巴西利亞 (Brasília) | BR |
阿根廷 | Argentina | 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 AR |
智利 | Chile | 聖地牙哥 (Santiago) | CL |
祕魯 | Peru | 利馬 (Lima) | PE |
哥倫比亞 | Colombia | 波哥大 (Bogotá) | CO |
委內瑞拉 | Venezuela | 加拉卡斯 (Caracas) | VE |
古巴 | Cuba | 哈瓦那 (Havana) | CU |
玻利維亞 | Bolivia | 蘇克雷 (Sucre) (憲法/司法首都) / 拉巴斯 (La Paz) (行政首都) | BO |
哥斯大黎加 | Costa Rica | 聖荷西 (San José) | CR |
多明尼加 | Dominican Republic | 聖多明哥 (Santo Domingo) | DO |
薩爾瓦多 | El Salvador | 聖薩爾瓦多 (San Salvador) | SV |
安圭拉 | Anguilla | 谷地 (The Valley) | AI |
安提瓜和巴布達 | Antigua and Barbuda | 聖約翰 (St. John’s) | AG |
阿路巴 | Aruba | 奧倫吉士達 (Oranjestad) | AW |
開曼群島 | Cayman Islands | 喬治城 (George Town) | KY |
聖露西亞 | Saint Lucia | 卡斯翠 (Castries) | LC |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 京斯敦 (Kingstown) | VC |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Saint Kitts and Nevis | 巴士底 (Basseterre) | KN |
波多黎各 | Puerto Rico | 聖胡安(San Juan) | PR |
非洲 (Africa)
國名 (中文) | Country Name (English) | 首都 (Capital) | 兩碼代碼 (ISO Code) |
---|---|---|---|
埃及 | Egypt | 開羅 (Cairo) | EG |
南非 | South Africa | 普勒託利亞 (Pretoria) (行政首都) / 開普敦 (Cape Town) (立法首都) / 布隆泉 (Bloemfontein) (司法首都) | ZA |
奈及利亞 | Nigeria | 阿布賈 (Abuja) | NG |
肯亞 | Kenya | 奈洛比 (Nairobi) | KE |
衣索比亞 | Ethiopia | 阿的斯阿貝巴 (Addis Ababa) | ET |
迦納 | Ghana | 阿克拉 (Accra) | GH |
摩洛哥 | Morocco | 拉巴特 (Rabat) | MA |
布吉納法索 | Burkina Faso | 瓦加杜古 (Ouagadougou) | BF |
維德角島 | Cape Verde | 普拉亞 (Praia) | CV |
中非共和國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班基 (Bangui) | CF |
查德 | Chad 查德 | 恩賈梅納 (N’Djamena) | TD |
赤道幾內亞 | Equatorial Guinea | 馬拉波 (Malabo) | GQ |
幾內亞比索 | Guinea-Bissau | 比索 (Bissau) | GW |
馬利 | Mali 馬利 | 巴馬科 (Bamako) | ML |
獅子山 | Sierra Leone 獅子山 | 自由城 (Freetown) | SL |
聖多美普林西比 | Sao Tome and Principe | 聖多美 (São Tomé) | ST |
大洋洲 (Oceania)
國名 (中文) | Country Name (English) | 首都 (Capital) | 兩碼代碼 (ISO Code) |
---|---|---|---|
澳大利亞 | Australia | 坎培拉 (Canberra) | AU |
紐西蘭 | New Zealand | 威靈頓 (Wellington) | NZ |
斐濟 | Fiji | 蘇瓦 (Suva) | FJ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Papua New Guinea | 摩爾斯貝港 (Port Moresby) | PG |
庫克群島 | Cook Islands | 阿瓦魯阿 (Avarua) | CK |
法屬玻里尼西亞 | French Polynesia | 帕皮提 (Papeete) | PF |
馬紹爾群島 | Marshall Islands | 馬朱羅 (Majuro) | MH |
索羅門群島 | Solomon Islands | 荷尼阿拉 (Honiara) | SB |
實用情境應用
瞭解上述知識後,關鍵在於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
- 填寫各式表格 (Filling Out Forms):
- 入境卡/海關申報單:
- Country of Origin/Port of Embarkation (出發國家/登機港口): 填寫國家名稱,如 Taiwan。
- Nationality (國籍): 填寫國籍形容詞,如 Taiwanese。
- 學術論文/國際會議投稿:
- Country/Region (國家/地區): Germany
- Affiliation (所屬機構): 常包含城市與國家名,如 University of Munich, Munich, Germany。
- 線上購物/註冊帳號:
- Shipping Country (運送國家): Canada
- Billing Country (帳單國家): Canada
- 入境卡/海關申報單:
- 國際郵務與物流 (International Mail & Logistics):
在撰寫國際郵件地址時,最後一行務必用大寫字母清楚標示目的地的英文國家全名,如 JAPAN、UNITED STATES。若能加上郵遞區號和國家代碼,將有助於加速分揀過程。 - 日常與商務溝通 (Conversation & Business Communication):
- 詢問對方來自哪裡: Where are you from? 或 What is your nationality?
- 回答: I’m from South Korea. 或 I am South Korean. 兩種說法都正確,前者強調地點,後者強調國籍身份。
常見問題 (FAQ)
Q1: 為什麼 Austria (奧地利) 和 Australia (澳大利亞) 這麼容易搞混?
A1: 這兩個詞的拼寫和發音確實相似,是英語學習者常見的混淆點。請記住:Austria 位於中歐 (Europe),以維也納、音樂之都聞名;Australia 則是一個位於大洋洲 (Oceania) 的獨立大陸國家,以袋鼠、雪梨歌劇院聞名。
Q2: 填寫「國籍 (Nationality)」欄位時,我應該填寫國家名還是形容詞?
A2: 絕大多數情況下,「Nationality」欄位要求填寫形容詞形式。例如,來自台灣的人應填寫 Taiwanese,來自日本的填寫 Japanese,來自美國的則填寫 American。而「Country of Citizenship」(公民身份所屬國家) 或「Country」(國家) 欄位才需要填寫國家名稱 Taiwan、Japan、United States。
Q3: 「England」、「Great Britain」和「United Kingdom」究竟有什麼不同?
A3: 這是一個經典問題。簡單來說:
England (英格蘭): 是構成英國的一個「國家」(country)。
Great Britain (大不列顛): 是一個地理概念,指包含英格蘭、蘇格蘭 (Scotland) 和威爾斯 (Wales) 的主島。
United Kingdom (聯合王國): 是一個主權國家,其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政治上包含大不列顛島及北愛爾蘭 (Northern Ireland)。
Q4: 我在表格上看到「Congo (Rep)」和「Dem Rep of Congo」,它們是同一個國家嗎?
A4: 不是。這是非洲兩個相鄰但不同的國家,首都隔剛果河相望:
Congo (Rep) / Republic of the Congo: 剛果共和國,首都為布拉柴維爾 (Brazzaville)。
Dem Rep of Congo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為金夏沙 (Kinshasa)。在填寫時需特別注意區分。
總結
掌握各國的英文名稱是通往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本文從核心概念出發,釐清了官方全稱、簡稱、國際代碼及國籍形容詞之間的差異,並提供了詳盡的跨洲對照表與實用範例。學習的關鍵不僅在於記憶,更在於理解其背後的規則和使用情境。下次當您需要填寫表格、郵寄包裹或與外國友人交談時,相信這份指南能讓您更有自信、遊刃有餘。持續學習並應用這些知識,將為您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開啟更多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