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間的寫作:一次搞懂世紀英文、年代與BC/AD用法

在學術寫作的浩瀚世界中,精確性是不可或缺的基石。無論是歷史研究、考古發現,還是文學分析,正確地表達時間與數字,不僅是作者專業素養的體現,更是確保研究論證明確無誤的關鍵。然而,在年份、年代、世紀乃至於基本數字的英文書寫上,許多寫作者,特別是母語非英語的研究者,時常會陷入一些常見的迷思與錯誤。

本篇文將深入探討英文學術寫作中關於時間與數字的表達方式。從年份的引號使用、年代與世紀的正確轉換、紀元的規範寫法,到數字運用的常見謬誤,我們將提供一份詳細且完整的指南,旨在幫助您避開寫作路上的陷阱,讓您的學術論文在細節之處也盡顯專業與嚴謹。

年份與年代 (Years and Decades) 的精確表達

在描述特定歷史時期時,「年代」是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然而,看似簡單的表達方式,卻隱藏著不少容易混淆的細節。

年代的 “s” 與引號:告別 1950’s

一個最常見的錯誤,便是在表示年代時濫用單引號 (apostrophe)。當我們指稱如「1950年代」或「1960年代」時,正確的寫法是 the 1950s 和 the 1960s,並不需要在數字和 “s” 之間加上單引號。

錯誤範例: the 1950’s 正確範例: the 1960s 加上單引號的寫法 (‘s) 通常表示所有格(例如 Wallace’s experience 這個例子)或縮寫(例如 it’s 代表 it is)。在 1960s 當中,s 僅僅是表示複數概念,指涉從1960年到1969年這十年間的所有年份,並無任何字母被省略,因此加上單引號是不合邏輯的書寫模式。

年份的縮寫:’50s 還是 50s?

有時為了簡潔,作者會省略年份的前兩個數字,例如用 ’50s 來代表 1950s。在這種情況下,單引號的使用是正確且必要的,因為它明確表示數字 19 被省略了。

完整寫法: the 1980s 縮寫寫法: the ’80s 值得注意的是,直接寫 50s 也能表達「1950年代」的意思,在許多非正式或半正式的語境中是可接受的做法。

然而,為了追求學術寫作的清晰與嚴謹,尤其當文章可能涉及不同世紀時(例如同時討論1850年代與1950年代),建議使用完整的年份 (the 1950s) 或帶有引號的縮寫 (the ’50s) 以避免不同地區讀者的歧義。

若希望讀者能立刻明白所指的是21世紀的年代,例如2001年或2013年所發生的事,最好不要省略前兩個數字。 寫作小提示: 在使用文字處理器(如Microsoft Word)時,請留意「聰明引號 (smart quotes)」功能。

這個功能可能會自動將位於字首的單引號 (‘) 轉換成錯誤方向的引號(例如,變成 ‘50s 而非正確的 ’50s)。您可能需要手動關閉此功能或更正引號方向,以確保格式的專業性。

世紀 (Centuries) 的計算與表達

如果說年代的表達是微觀的挑戰,那麼世紀的表達則是宏觀的考驗。如何準確地將年份轉換為對應的世紀,是歷史和人類人文學科寫作的基礎。

世紀的計算法則:加一原則

世紀的計算方式非常簡單:將年份的「百位數」加一,即可得到對應的世紀序數。 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們目前生活在21世紀 (the 21st century),而當前的年份是以「20」開頭的(例如2024年)。這個規則適用於所有世紀:

年份 1600 至 1699 屬於 17世紀 (the 17th century)。 年份 1800 至 1899 屬於 19世紀 (the 19th century)。 因此,當我們看到 the 1800s(讀作 the eighteen hundreds)這樣的寫法時,它通常指的就是整個19世紀,這在許多西方國家是很普遍的用法。同樣地,the 1600s (the sixteen hundreds) 指的是整個17世紀。雖然這種表達方式並非完全錯誤,但在學術寫作中,使用序數詞(如 17th、19th)來指稱世紀會更加精準和正式。

較口語/非正式: 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in the 1800s. 更學術/正式: 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in the 19th century.

世紀初的特殊情況:the 2000s

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 the 2000s。當我們說 the two thousands 時,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21世紀的頭十年,也就是2000年到2009年這段時間。這可能是因為我們仍處於21世紀的早期,相較於討論整個世界文明所發生的事情,我們更常談論在過去數十年內所發生的事情。英國人也常用 the noughties 這個詞來指代21世紀的頭十年。

西元前 (BC/BCE) 世紀的計算

西元前的世紀計算遵循同樣的邏輯,但方向相反。「西元前四百年」(the 400s BC) 指的是西元前499年到西元前400年這段時間,這段時間屬於西元前第五世紀 (the 5th century BC)。數字越大的年份,代表時間點越早。

世紀的縮寫

在筆記或非正式文本中,世紀有時會被縮寫。例如,「九世紀」可以寫成 9th C. (the 9th century)。書寫時需注意 th 和 C. 之間應有空格,且 C 後的句點不應遺漏。

紀元標示:BC/AD 與 BCE/CE 的演變與規範

在標示歷史年份時,尤其是在跨越耶穌誕生這一分界點時,紀元標示的使用至關重要。傳統上與現代學術界使用的標示系統略有不同。

傳統宗教紀年法:B.C. 與 A.D.

西元紀年系統源自於基督教文化,以推測的耶穌誕生之年為元年。許多歷史建築的紀年方式也源於此。

B.C.: 這是 Before Christ(基督之前)的縮寫,即我們所說的「西元前」。 A.D.: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來源。很多人以為它是 “After Death”(耶穌死後),但這是不正確的。A.D. 來自拉丁文 Anno Domini,意為 “in the year of the Lord”(主的紀年),指的便是「西元後」。

傳統書寫規範

在傳統用法中,這兩個縮寫的放置位置是不同的:

B.C. 是一個介詞片語 (100 years before Christ),因此習慣上放置在年份數字之後。 範例:The Battle of Actium took place in 31 B.C. A.D. 是一個名詞片語 (The year of the Lord 100),傳統上應放置在年份數字之前。 範例:A war broke out in A.D. 1215.

現代學術紀年法:B.C.E. 與 C.E.

為了在學術研究中保持宗教中立,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許多學者更傾向於使用一套非宗教色彩的標記系統。

B.C.E.: 代表 Before Common Era(公元前),意義等同於 B.C.。 C.E.: 代表 Common Era(公元),意義等同於 A.D.。 這套系統被稱為「公元紀年」,已成為當今學術界和科學界的官方標準。在使用 B.C.E. 和 C.E. 時,一個方便之處在於,兩者通常都放置在年份數字之後,省去了記憶 A.D. 應放前面的規則。

範例:Celtic remains can date back as early as 1200 B.C.E. 範例:The Roman Empire fell in 476 C.E. 這兩種縮寫也可以不加縮寫點,寫成 BCE 和 CE。

縮寫 全稱 中文 傳統位置 備註
B.C. Before Christ 西元前 年份之後 傳統宗教用法
A.D. Anno Domini (拉丁文) 西元 年份之前 傳統宗教用法
B.C.E. Before Common Era 公元前 年份之後 現代學術用法
C.E. Common Era 公元 年份之後 現代學術用法

英文寫作中常見的數字與數學概念錯誤

除了時間表達,一些基本的數字和數學概念在翻譯或寫作過程中也容易出錯,導致語意不清甚至完全錯誤。

1. Divide by half vs. Divide in half

這是一個非常容易混淆的片語。

Divide in half:意為「將…平分成兩半」。這是表達「除以二」的正確日常說法。 正確用法: To share the pizza, we need to divide it in half. (為了分享披薩這個物品,我們需要把它切成兩半。) Divide by half:從數學角度看,這意味著「除以 1/2」,等同於「乘以 2」。 數學釋義: 10 divided by 1/2=10×2=20 因此,除非你的原意真的是將某個數值加倍,否則應使用 divide in half。

2. Multiply by double?

當想要表達「將…變成兩倍」時,有很多正確的說法,但 multiply by double 絕對不是其中之一。這在描述產品銷售或服務需求增長時要特別注意。

正確用法: double (動詞): Double your sales. (讓你的業績翻倍。) multiply by 2: Multiply your income by 2. (讓你的收入乘以二。) increase by 100%: This represents a 100% increase. (這代表了100%的增長。) Double 這個詞本身就包含了「兩倍」的意思,再與 multiply by (乘以) 連用,會造成語意上的重複和混亂。

3. Orders of magnitude (數量級)

「數量級」是一個源自科學界的術語,指涉的是十倍的差異,通常以10的N次方來表示。這個詞彙近年來被廣泛使用,但常常被誤用。

一個數量級 (an order of magnitude) 的增加,意味著數值變為原來的十倍 (101)。 從 100 (102) 增加到 1,000 (103),是增加了一個數量級。 兩個數量級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的增加,意味著數值變為原來的一百倍 (102)。 從 100 (102) 增加到 10,000 (104),是增加了兩個數量級。

許多人誤以為「增加100% (a 100% increase)」就是增加一個數量級,但事實上,「增加100%」僅僅是數量變為原來的兩倍,兩者間的差距很大。 在學術寫作中,除非您對這些數學概念非常確定,否則建議使用更直白、不易產生誤解的說法,例如:

較難理解: Our audience has increased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清晰易懂: Our audience is ten times as big now.

4. Hundred vs. Hundreds

Hundred (百) 作為一個確切的數字單位時,本身不加 s。

正確用法: three hundred, five hundred 錯誤用法: three hundreds 只有在表達一個不確定的、概略的「數百」的概念時,才使用 hundreds of。例如在某個地方聚集了數百人。

正確用法: Hundreds of people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數百人參加了會議。) 因此,像 100s 這樣的寫法在正式寫作中是不被鼓勵的。

附錄:日期、月份與星期縮寫總覽

為了方便參考,以下整理了日期、月份和星期的標準英文寫法與縮寫。

日期寫法:英式 vs. 美式

以2025年8月4日為例:

格式 英式英文 (日/月/年) 美式英文 (月/日/年)
通用格式 4 August 2025 August 4, 2025
包含星期 Monday, 4 August 2025 Monday, August 4, 2025
正式寫法 the fourth of August 2025 August the fourth, 2025
簡寫 (月份縮寫) 4 Aug 2025 Aug. 4, 2025
數字格式 04/08/2025 08/04/2025

月份與星期縮寫

月份 縮寫 星期 縮寫 (三字母) 縮寫 (二字母)
January Jan. Sunday Sun. Su
February Feb. Monday Mon. Mo
March Mar. Tuesday Tue. Tu
April Apr. Wednesday Wed. We
May May Thursday Thu. Th
June Jun. Friday Fri. Fr
July Jul. Saturday Sat. Sa
August Aug.      
September Sep.      
October Oct.      
November Nov.      
December Dec.      
注意: May 因為本身只有三個字母,所以沒有縮寫,結尾也不需要句點。        

日期序數 (Ordinal Numbers)

日期的數字需要使用序數。

1: 1st (first) 2: 2nd (second) 3: 3rd (third) 4-20: 結尾加 th (e.g., 4th, 11th, 12th, 13th, 20th) 21, 31: 21st, 31st 22: 22nd 23: 23rd 特別注意 11, 12, 13 是以 th 結尾,而非 st, nd, rd。

常見問題 (FAQ)

Q1: “the 1980s” 和 “the 19th century” 有什麼不同?

A1: “the 1980s” 指的是一個年代 (decade),具體是從1980年到1989年的十年。而 “the 19th century” 指的是一個世紀 (century),包含從1801年到1900年的一百年時間(廣義上也包含1800年)。

Q2: 為什麼 A.D. 傳統上要放在年份前面?

A2: 因為 A.D. 源自拉丁文 “Anno Domini”,意思是「在主的紀年」,它是一個名詞片語,語法上修飾後面的年份數字,例如 “Anno Domini 1215” (在主的第一千兩百一十五年)。而 B.C. (“Before Christ”) 是介詞片語,修飾前面的數字,所以放在後面。不過,現代使用 C.E. 和 B.C.E. 則統一放在年份之後,更為簡便。

Q3: 「21世紀頭十年」最道地的英文說法是什麼?

A3: 最常見且清晰的說法是 “the 2000s” (the two thousands)。在英式英語中,有時也會用到一個比較流行的詞 “the noughties” 來特指2000年至2009年。

Q4: 中世紀 (Middle Ages) 大約是指哪個時期?

A4: 中世紀在歐洲歷史上通常指從西羅馬帝國滅亡(約5世紀末,常以476年為標誌)到文藝復興之前(約15世紀末)的這段時期。不同資料來源對起訖時間的定義略有差異,例如劍橋詞典定義為約西元600年到1500年,而維基百科則將其細分為前期、盛期和後期。形容詞形式是 medieval,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歷史時期的象徵。

總結

掌握英文中世紀、年代與數字的正確表達方式,是提升學術寫作專業度的重要一步。從避免在年代後誤用引號 (1990s 而非 1990’s),到精準區分世紀與百年代 (19th century vs. the 1800s);從理解紀元標示的演變 (A.D. vs. C.E.),到避開數字表達的常見陷阱 (divide in half),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作者的嚴謹態度。

希望這份詳盡的指南能成為您學術寫作道路上的得力助手。通過不斷地練習和對細節的關注,您的論文將不僅在思想深度上令人信服,在語言表達的精確性上也能達到更高的標準。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