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深入探討「七年之癢」的成因,並提供具體方法來預防與解決這一問題,幫助伴侶攜手走過婚姻的挑戰。
七年之癢是什麼意思?
「七年之癢」的意思是指長期相處的夫妻在婚姻中,經過約七年後,可能因生活的平淡和缺乏新鮮感,導致感情出現倦怠,甚至面臨危機的現象。這一說法源自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婚姻的幸福期大約在婚後第六到第十年的時間內結束,中位數為第七年,因此被稱為「七年之癢」,許多新聞綜合報導上的情感類新聞經常會用到這個詞。
此外,這一概念也因瑪麗蓮·夢露主演的電影《七年之癢》而廣為人知。電影中描述了一位結婚七年的丈夫,男人因對婚姻生活感到乏味,對鄰居女性產生婚外情念頭的故事。隨著電影的熱映,「七年之癢」成為描述婚姻中外遇或感情危機的比喻。
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離、七年之癢和十年之約是什麼?
愛情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從最初的心動,到攜手走過生活的點滴,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與考驗。過去的研究與觀察顯示,情感關係往往在某些關鍵時刻面臨瓶頸,這些階段被歸納為「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離、七年之癢、十年之約」,代表著戀愛與婚姻中的不同考驗。雖然這些時間點並非適用於所有人,但它們確實反映了許多人在愛情長跑中的心路歷程。
一年之守:愛情的萌芽與試煉
戀愛的第一年,往往是充滿甜蜜與新鮮感的時期。兩個人沉浸在浪漫之中,彼此探索、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價值觀與個性。這段時間裡,激情與熱戀讓雙方的關係充滿吸引力,然而,真正的挑戰也悄然來臨——如何在日常的相處中磨合?如何包容彼此的缺點?是否願意在這段關係中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一年,不只是享受愛情,更是一場對未來的初步考驗。
三年之痛:激情退去,理性抉擇
當戀愛進入第三年,曾經的激情逐漸減少,兩人開始回歸理性,進入「真實相處」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彼此的缺點變得越來越明顯,小摩擦累積成爭吵,甚至可能出現對未來的猶豫與放棄這段感情的念頭。
「我們真的適合嗎?」
「我們能夠走入婚姻,攜手共度未來嗎?」
如果雙方的價值觀趨於一致,能夠找到相處的平衡點,那麼這段關係便能順利進展;但若是彼此對未來的規劃有重大分歧,這時候可能就會產生動搖,甚至選擇分開。情況往往因人而異,三年被稱為「愛情的分水嶺」,是許多情侶面臨的第一道重大考驗。
五年之離:長跑的疲憊與現實的選擇
五年的時間足以讓一段感情從熱戀走向深厚,然而,這也可能是一個「倦怠期」。在這個階段,情侶們已經習慣彼此的存在,卻也可能因此失去了最初的新鮮感。
如果雙方尚未踏入婚姻,那麼來自親友的壓力可能會加劇:「在一起這麼久了,怎麼還不結婚?」這種來自外界的催促,可能會讓雙方開始重新思考這段關係的價值——是否真的想與對方共度餘生?還是僅僅因為習慣而不願改變?
此外,現實因素也逐漸影響感情,例如事業發展、薪水、經濟壓力、家庭期望等。如果這段感情在五年內無法進一步發展,或者其中一方開始覺得關係停滯不前,五年就可能成為一個關鍵的難關。
七年之癢:穩定關係下的變數與挑戰
「七年之癢」的概念來自於心理學研究,指出婚姻的幸福感通常會在第六至第十年開始下降,其中第七年最為顯著。這段時間內,伴侶間可能因為過度熟悉而感到乏味,開始對日常的相處產生倦怠感,甚至對外面的新鮮事物產生好奇,渴望新的刺激。
這時夫妻往往面臨著一種心理拉鋸:一方面是對現狀的滿足,另一方面卻又有分散注意力的念頭。事實上,作為一種自然的生物本能,人們在長期關係中會尋求變化,這正是增加出軌風險的理由之一。
如果雙方能夠共同創造新鮮感,例如培養新的共同興趣、改變日常習慣、增進溝通與互動,則有機會維持彼此關係的溫度;但若彼此的距離逐漸拉遠,忽略對方內心世界的需求,感情便可能面臨危機,甚至導致婚姻破裂。
在這個階段,關鍵在於如何重新點燃彼此的熱情,讓感情回歸初心。
十年之約:愛情的升華與穩定
若能攜手走過十年,那麼這段感情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愛戀,而是深厚的陪伴與信任。在這十年間,伴侶們可能共同經歷了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例如工作變遷、家庭建立、孩子的出生等。這些經歷使彼此的關係更加穩固,也讓雙方更加明白對方在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性。
當愛情來到這個階段,已經不再只是靠激情維繫,而是依賴於共同的價值觀、默契與對彼此的承諾,正如同一場堅持到底的愛情長跑。因此,能夠度過十年考驗的夫婦,往往成為彼此人生中最可靠的依靠。
愛情的時間,不是標準答案
雖然「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離、七年之癢、十年之約」的概念反映了許多情侶與夫妻的情感變化,但它並不是絕對的標準。每一段感情都有自己的節奏與故事,有些人在短短數年內便能建立穩固的關係,有些人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磨合與適應。
最重要的是,愛情需要用心經營感情,而不是被時間所束縛。無論是戀愛初期的熱戀,還是進入婚姻後的相守,唯有雙方願意用心維繫,彼此理解、包容,才能真正走得長遠;這也是維護夫妻感情的重點所在。許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從調整雙方生活作息開始,並給予另一半足夠的尊重與空間。
此外,不少記者報導和網民在網絡上分享他們對七年之癢現象的看法,認為開放溝通是破解這一問題的關鍵。
七年之癢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七年之癢」的主要原因包括:
- 生活缺乏新鮮感:長期相處使伴侶之間過於熟悉,日常生活變得單調,導致感情中的激情逐漸消退。
- 價值觀或未來規劃不同:隨著時間推移,雙方可能在職業發展、家庭計劃等方面出現分歧,進而引發矛盾。
- 外界誘惑增加:在感情倦怠期,伴侶可能對外界的新鮮事物或人產生興趣,增加出軌風險。
- 心理壓力與期待落差:一方對另一方抱有過高期待,若未達成,可能導致失望和壓力,進而影響關係。
7年之癢怎麼辦?為了預防和克服「七年之癢」,伴侶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共同嘗試新活動:一起參加未曾體驗的活動,如旅行、學習新技能等,為生活增添新鮮感。
- 定期溝通與分享:坦誠交流彼此的感受和想法,理解對方的需求,增進情感連結。
- 保持自我成長:鼓勵彼此追求個人興趣和目標,讓雙方都能在關係中持續成長。
- 表達感謝與讚美:經常肯定對方的優點,讓彼此感受到被重視和愛護。
圖片來源
避免七年之癢的解決方法
婚姻如同一條長河,既有風平浪靜的時刻,也難免遭遇波濤洶湧的挑戰。當關係進入第七年,一些夫妻可能會發現激情減退、默契減少,甚至開始懷疑彼此的感情。為了避免這種”七年之癢”,以下是十種能幫助夫妻維繫感情的實用方法。
1. 一起計畫一趟長途旅行
長時間的婚姻關係容易變得單調,缺乏新鮮感。安排一次長途旅行,能夠讓另一半重新發掘彼此的魅力,創造新的共同回憶。旅行時共同面對挑戰、探索未知地點,能夠增強彼此的默契和情感連結。
2. 投入時間進行深度溝通
溝通是維繫婚姻的基石。即使日常生活再忙碌,夫妻也應該騰出時間進行深入的對話,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感受。透過開放式交流,能夠減少誤解,讓彼此更加貼近。
3. 培養共同興趣
婚姻生活不應該只是柴米油鹽,夫妻應該嘗試尋找共同的興趣,如運動、烹飪、旅行或藝術活動。這不僅能讓夫妻關係更加穩固,也能夠讓彼此的互動變得更有趣。
4. 建立睡前交流的習慣
現代社會生活忙碌,夫妻回到家中往往各自沉浸於手機或電視,忽略了與對方的互動。可以嘗試在睡前花15-30分鐘閒聊,分享當日的心情或趣事,讓彼此更深入地了解對方。
5. 保持透明度,增加信任
長期的婚姻可能會讓夫妻對許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變得缺乏交流。確保彼此之間的透明度,分享彼此的想法、計畫、情緒變化,讓對方能夠充分理解自己,從而增強信任感。
6. 相互理解與支持
人生旅程充滿起伏,夫妻應該成為彼此最堅定的支持者。在伴侶面對挑戰時給予鼓勵,而不是責備,這樣才能讓感情更加穩固。
7. 接受對方的變化,避免強迫改變
婚姻中的兩個人隨著時間推移會發生變化,無論是價值觀、生活習慣或興趣愛好。因此,與其強迫對方改變,不如學會接受與適應,透過包容與尊重,讓感情更加和諧。
8. 在財務管理上達成共識
金錢問題往往是影響夫妻關係的一大因素。制定共同的理財計畫,確保家庭經濟透明並符合雙方需求,有助於減少因金錢而引發的衝突。
9. 調整作息,增加相處時間
由於工作或生活節奏不同,許多夫妻的作息時間並不同步,導致互動減少。儘量調整作息時間,使雙方能夠有更多時間相處,增進感情。
10. 保持親密互動,製造驚喜
愛情需要用心經營,即便是老夫老妻,也應該偶爾製造一些小驚喜,例如準備一頓特別的晚餐、送上小禮物,或是在不經意間給對方一個擁抱與親吻。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能夠讓婚姻關係更加甜蜜,猶如給感情注入些許儀式感。
七年之癢是成語嗎?
「七年之癢」並非傳統的中文成語,而是源自1955年美國電影《The Seven Year Itch》,由湯姆·伊威爾和瑪麗蓮·夢露主演。 該片講述一位結婚七年的男子在妻子外出度假期間,對鄰居美女產生非分之想。隨著電影的熱映,「七年之癢」逐漸被用來形容婚姻進入第七年時,夫妻可能因生活平淡而感到乏味,進而面臨外遇等情感危機。 因此,嚴格來說,「七年之癢」並非中文固有的成語,而是從西方引入的說法。
總結
「七年之癢」雖然被許多人視為婚姻中的一道坎,但它並非無法克服的命運,而是一種需要用心經營的情感挑戰。透過培養共同興趣、維持有效溝通、創造新鮮感、尊重彼此的成長與空間,夫妻可以在時間的流逝中保持感情的溫度。愛情的長久經營,關鍵在於彼此的理解與努力,唯有雙方都願意投入與調整,才能讓婚姻歷久彌新,攜手走向穩定而幸福的未來。
資料來源
- 七年之癢原因有研究實證〡10個重拾愛情溫度的方法〡守住夫妻相處之道打破七年之癢
- 七年之癢有解嗎?徵信社揭示婚姻問題的真相
- 七年之癢的由來?4大原因與解決方法,教你們重新找回彼此愛的溫度~|PopDaily 波波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