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A4是幾開?從「全開尺寸」解密所有紙張規格的由來與換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各種紙張,從辦公室的A4文件到學校美術課的四開圖畫紙,這些不同的尺寸名稱常讓人感到困惑。特別是當需要進行印刷或設計時,精確瞭解「全開」及其相關的紙張規格至關重要。本文將為您深入解析台灣常用及國際標準的紙張尺寸,讓您不再對A、B、菊版、四六版等規格感到陌生。

紙張尺寸的兩大體系:ISO 標準與台灣規格

全球紙張尺寸主要遵循兩大體系,瞭解這兩者是掌握全開尺寸的第一步:

  1. 國際標準(ISO 216):這是目前國際上最通用的標準,將紙張分為A(iso a)、B(iso b)、和C三個系列。其最大特色是所有紙張的長寬比皆為√2:1,這意味著將紙張沿長邊對半裁切後,所得的新尺寸紙張長寬比依然相同,方便進行等比例縮放。

    • A系列:以A0為基礎,其面積為一平方公尺。常用於文件、書刊、雜誌、dm等。

    • B系列:以B0為基礎,其寬度為一公尺。常用於海報、地圖、商業廣告,常見尺寸如b2、b3。

    • C系列:尺寸介於A與B系列之間,主要用於製作各種大小的信封,可完美容納對應編號的A系列紙張,例如A4信件可裝入c4大小的信封。

  2. 台灣常用規格:承襲自日治時期的標準,主要分為「菊版」和「四六版」。

    • 菊版(G版):菊版尺寸承襲日規,其原始全開尺寸為636mm x 939mm,但現今多裁切成與國際標準的A1尺寸(594mm x 841mm)相當接近。

    • 四六版(B版):其原始全開尺寸為31吋x43吋(英吋),約788mm x 1091mm。這是台灣教育體系中最常見的美術用紙、報紙與考試用紙規格。

什麼是「全開」尺寸?

「全開」指的是未經裁切的完整大張紙。根據不同的體系,其尺寸也有所不同:

  • 菊版全開(菊全開, G1K):尺寸約為635 x 889 mm,接近國際標準的A1(594 x 841 mm)。由A1對半裁切可得a2尺寸。

  • 四六版全開(1K):尺寸約為788 x 1092 mm,在台灣印刷廠通常裁切為760 x 1040 mm或758 x 1060 mm,接近國際標準的B1(700 x 1000 mm)。

紙張尺寸規格對照總表

為了讓您更清楚地瞭解各種尺寸的對應關係,以下整理了詳細的對照表:

國際標準尺寸(ISO 216)

規格

A 系列尺寸 (mm)

B 系列尺寸 (mm)

C 系列尺寸 (mm)

0

841 x 1189

1000 x 1414

917 x 1297

1

594 x 841

707 x 1000

648 x 917

2

420 x 594

500 x 707

458 x 648

3

297 x 420

353 x 500

324 x 458

4

210 x 297

250 x 353

229 x 324

5

148 x 210

176 x 250

162 x 229

台灣常用規格尺寸

開數

菊版 (G 版) 尺寸 (mm)

四六版尺寸 (mm)

全開 (1K)

菊全開 (G1K): 594 x 841

全開 (1K): 760 x 1040

對開 (2K)

菊對開 (G2K): 420 x 594

對開 (2K): 520 x 760

4開 (4K)

菊4開 (G4K): 297 x 420

4開 (4K): 380 x 520

8開 (8K)

菊8開 (G8K): 210 x 297

8開 (8K): 260 x 380

16開 (16K)

菊16開 (G16K): 148 x 210

16開 (16K): 190 x 260

32開 (32K)

菊32開 (G32K): 105 x 148

32開 (32K): 130 x 190

注意:各家印刷廠的裁切尺寸可能存在些微差異,進行設計或印刷前,建議直接向廠商確認精確的完稿與出血尺寸。

常見問題 (FAQ)

Q1:什麼是「開」數?4 開、8 開代表什麼意思?

A: 「開」是指一張全開的大紙可以被平均裁切成多少份。例如,「8 開」意味著一張全開的紙可以剛好裁切成 8 張相同大小的紙張。數字越大,代表紙張尺寸越小。

Q2:A4、A5、B5 等尺寸哪個比較大?它們分別等於幾開?

A: a4大小為 210 x 297 mm,a5為 148 x 210 mm,而B5尺寸為 176 x 250 mm,所以 A4 > B5 > A5。另外還有更大的a3 (297 x 420 mm) 與更小的a6 (105 x 148 mm)。在台灣的規格中,A4約等於「菊8開(G8K)」,而B5則約等於「十六開」。

Q3:為什麼印刷時需要「出血」?

A: 印刷品在裁切時,機器可能會有些微誤差。為了避免成品邊緣留下白邊,設計時會將背景或圖片的範圍做得比實際完成尺寸稍大一些(通常每邊多 3mm),這個超出範圍的部分就稱為「出血」,確保裁切後圖案能完整地延伸到紙張邊緣。

Q4:有比A6更小的尺寸嗎?

A: 有的,ISO標準中有A7、A8(52mm x 74mm)等更小尺寸,對應到台灣的菊版尺寸則有菊64開、菊128開(G128K)等,適用於標籤或小型卡片。

總結

掌握紙張尺寸是平面設計與印刷工作的基礎。簡單來說,日常辦公和文件處理常用的是A系列尺寸(等同於菊版);而海報、傳單和藝術創作則更常使用四六版尺寸。理解「全開」是所有尺寸的基礎,而「幾開」則代表全開紙張被對切了幾次。在與印刷廠溝通時,最保險的方式是直接提供以公分(cm)或公釐(mm)為單位的明確尺寸,以避免因規格名稱的混淆而產生誤差。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