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韓國影壇推出了一部風格獨特的恐怖動作片《驅魔使者》(韓語:사자),由曾執導《菜鳥警校生》的金周煥導演操刀,集結了人氣演員樸敘俊、國民影帝安聖基以及魅力男星禹棹煥。
本片上映之初,其預告片便以其「韓版《康斯坦汀:驅魔神探》」的宏大目標和《與神同行》特效團隊的加持,引發了廣泛關注。這部鉅作不僅是一部驅魔動作片,更融合了驚心動魄的驅魔儀式與拳拳到肉的格鬥技,並深入探討了信仰、創傷與救贖的議題。
故事圍繞一位對神失去信心的MMA格鬥冠軍展開,他意外獲得神聖力量,被迫與來自梵蒂岡的驅魔祭司聯手,對抗潛伏於世間的邪惡力量。本文章將為您全面解析這部作品的劇情、角色、核心看點及其背後的深刻意涵。
電影基本資料
項目 | 資訊 |
---|---|
韓文名稱 | 사자 (Saja) |
漢字名稱 | 使者 |
英文名稱 | The Divine Fury |
導演 | 金周煥 |
編劇 | 金周煥 |
主演 | 樸敘俊、安聖基、禹棹煥 |
製片商 | KEYEAST, Studio 706 |
上映日期 | 2019年7月31日 (韓國) |
片長 | 124分鐘 |
產地 | 南韓 |
語言 | 韓語、英語、義大利語 |
各地譯名 | 中國大陸:《陰曹使者》、香港:《驅魔使者》、臺灣:《驅魔使者》 |
劇情概要
故事的主角樸龍厚(樸敘俊 飾),童年時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的父親是一名盡忠職守的警察,卻在一場意外中重傷垂危。年幼的龍厚遵循神父的教誨,拼命祈禱,堅信神會垂聽他的禱告。然而,父親最終仍不幸離世,這份巨大的創傷讓龍厚感覺被神背叛,從此他心中充滿了對神的憤懣與懷疑,徹底拋棄了信仰。
長大後,龍厚成為了一位戰無不勝的MMA綜合格鬥冠軍,憑藉其冷酷無情的風格,在格鬥場上被譽為「死神」。某天,他的右手心突然出現一個無法癒合的傷口,每晚都會莫名流血,並伴隨著詭異的惡夢。在現代醫學束手無策之際,他經由一位巫堂的指引,半信半疑地去尋求來自梵蒂岡的驅魔祭司——安神父(安聖基 飾)的幫助。
在與安神父相遇的過程中,龍厚偶然發現自己手上的傷口竟是「聖痕」,擁有能直接灼傷並驅逐惡魔的強大力量。儘管內心充滿抗拒,但他逐漸意識到這個世界的陰暗角落確實存在著科學無法解釋的邪惡。在安神父的旨引下,龍厚開始學習運用這份天賦,成為一名非典型的「驅魔使者」。他們搭檔合作,結合龍厚的格鬥技巧與聖痕神力,以及安神父豐富的驅魔知識,對抗一個由神祕的「黑主教」亦被稱為黑祭司的智信(禹棹煥 飾)所領導、企圖將世界拖入混亂的邪惡組織。
主要角色與演員陣容
樸龍厚(樸敘俊 飾)
樸敘俊擺脫了過往在《金祕書為何那樣》等電視劇作品中的浪漫暖男形象,首次挑戰厭世叛逆的暗黑角色。他所飾演的龍厚,是一位內心封閉、因童年創傷而拒絕信仰的格鬥選手。這個角色不僅需要高難度的動作戲,包含許多精彩的格鬥片段,更考驗演員對深層心境轉變的細膩詮釋。樸敘俊為此進行了嚴格的體能訓練,練就一身結實肌肉,完美呈現了MMA冠軍的體格。龍厚的旅程是電影的核心,從一個純粹的「恨」的個體,經由實踐(Praxis)與見證,逐步走向理解與救贖。
安神父(安聖基 飾)
飾演安神父的是韓國享有「國民影帝」美譽的資深演員安聖基。他曾多次奪得韓國三大影視獎(百想藝術大賞、青龍電影獎及大鐘獎),其主演的《特警冤家》、《天國的階梯》等電影深植人心。他所扮演的安神父是從梵蒂岡派來的資深驅魔專家,充滿智慧、慈悲與堅定的信念。他不僅是龍厚的驅魔導師,更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逝去父親的影子,成為填補龍厚內心空缺的父權形象。安聖基的表演沉穩而充滿力量,為這部充滿奇幻特效的電影奠定了堅實的情感基礎。
智信(禹棹煥 飾)
曾在《偉大的誘惑者》中展現邪魅氣質的禹棹煥,此次挑戰了更為腹黑複雜的終極反派角色「黑主教」智信。他是一個崇拜撒旦的祭司,能夠看穿並利用人性的弱點,散播邪惡。他的眼神冰冷,氣質詭譎,為電影增添了強烈的壓迫感。智信與惡魔的交易,以及他最終變身為半人半蛇的形態,是全片視覺衝擊力最強的片段之一。
特別出演
值得一提的是,憑藉《寄生上流》聲名大噪的崔宇植(在該片飾演富裕家庭的兒子),在片中特別出演了安神父初期的助手「崔神父」。現實中,崔宇植與樸敘俊是多年摯友,此次友情客串不僅為電影增添亮點,也成為粉絲們之間津津樂道的話題。他的角色呆萌而善良,與電影的緊張氛圍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電影亮點與深度剖析
1. 動作與恐怖的極致融合
《驅魔使者》最顯著的特點,是將傳統驅魔恐怖片的元素與現代綜合格鬥的動作場面進行了創新結合。電影不再僅僅依賴念誦經文和潑灑聖水,而是讓主角龍厚用他那帶有「聖痕」的拳頭,上演「聖火拳」爆打惡魔的華麗戰鬥。由《與神同行》的幕後團隊打造的視覺效果,無論是惡魔附身時的詭異人體變異,還是最終決戰的宏大戰鬥場景,其精彩的戰鬥畫面都極具震撼力,成功營造了一個既真實又奇幻的善惡戰場。
2. 「韓版康斯坦汀」的誕生與爭議
製作團隊明言,本片的目標是打造一部屬於韓國的《康斯坦汀:驅魔神探》。然而,深入比較兩者,會發現其核心精神大相徑庭,尤其從驅魔片的角度來看更是如此。基努李維主演的康斯坦汀,與樸敘俊飾演的龍厚,在多個層面存在差異:
- 驅魔動機:康斯坦汀驅魔是為了換取上天堂的門票,出發點是極為個人主義的「自救」;而龍厚的動機則源於父親的遺願和對安神父的孺慕之情,是一段尋找自我認同與完成「救贖」的旅程。
- 驅魔形式:康斯坦汀依賴的是對宗教知識的掌握和各種經過「科學化」設計的超自然武器;龍厚則更像一位「超能力者」,他的力量直接來自神賜的聖痕,近乎一種本能,影評甚至戲稱其為「神眉remix一拳超人」。
- 宗教內涵:《康斯坦汀》埋藏了大量深度的宗教與神話典故(如命運之矛、瑪門等),而《驅魔使者》運用的宗教符號(如十字架、666、蛇)則相對普及易懂,其海報設計也充滿了這類善惡對決的視覺元素。不過,本片巧妙地融入了韓國本土的巫堂文化,增添了獨特的在地色彩。
3. 信仰、懷疑與救贖的深刻主題
「沒有曾經的信念,怎麼會有現在的恨?」這句影評精準地點出了龍厚角色的核心矛盾,也是本片故事內容的重點。電影透過龍厚的視角,探討了一個深刻的神學命題:信仰並非始於理解,而往往是透過實踐與經歷,才能最終達成理解(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龍厚這位「沒有信仰的驅-魔人」,恰恰是在一次次的驅魔行動中,重新建立起自己與「神」的連結。這份連結不再是童年時單純的祈求,而是一種承擔責任、彰顯公義的行動。
評價與迴響
《驅魔使者》上映後,許多觀眾走進影院,並收穫了兩極的評價。一方面,觀眾對其精彩的視覺特效、創新的題材融合以及樸敘俊突破性的演出給予了高度讚賞。資深演員安聖基的表現也被認為是穩定全片的靈魂。然而,另一方面,部分影評人指出,主角龍厚過於強大的設定(格鬥冠軍+聖痕之力)削弱了角色的成長曲線,讓故事張力顯得薄弱。最終的Boss戰也被一些觀眾認為稍嫌草率,未能將氣氛推至頂點,有「雷聲大,雨點小」之憾。
儘管如此,本片仍在獎項上有所斬獲,禹棹煥憑藉此片獲得第40屆韓國黃金攝影獎的最佳新人男演員,視覺效果團隊也獲得了獎項肯定。
續集展望
電影在片尾彩蛋中,透過一張紙條明確預告了續集的計畫,暗示故事將會延續,並可能引出由崔宇植飾演的崔神父等更多角色,建構一個更宏大的「驅魔宇宙」。這個開放式的結局,為粉絲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也展現了製作團隊打造系列電影的野心。
常見問題 (FAQ)
Q1: 《驅魔使者》是恐怖片還是動作片?
A: 它是一部典型的混合類型驅魔電影,巧妙地將驅魔儀式的驚悚恐怖元素與拳拳到肉的MMA格鬥、超自然能力戰鬥等高強度動作場面結合在一起。觀眾既能感受到心驚膽顫的恐怖氛圍,也能享受到血脈賁張的動作快感。
Q2: 這部電影和《康斯坦汀:驅魔神探》有什麼主要區別?
A: 主要區別在於核心動機、能力來源和宗教內涵。主角龍厚的動機是個人的創傷療癒與救贖,力量來自天生的聖痕;而康斯坦汀則是為了自保,力量來自後天學習的知識與道具。《驅魔使者》使用的宗教符號較為淺顯,並融合了韓國本土信仰。
Q3: 觀看《驅魔使者》前需要了解天主教背景嗎?
A: 不需要。電影中使用的天主教符號,如十字架、聖水、聖痕、惡魔等,都是大眾文化中廣為人知的概念。電影的核心故事聚焦於主角的個人情感與成長,即使沒有相關宗教背景,也能完全理解並投入劇情。
Q4: 《驅魔使者》會有續集嗎?
A: 電影的結局和片尾彩蛋強烈暗示了續集的製作計畫,意圖打造一個更廣闊的驅魔世界觀,並讓崔宇植飾演的崔神父等角色在後續故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截至目前,續集尚未有正式開拍或上映的消息。
總結
總體而言,由車庫娛樂發行的《驅魔使者》是一部充滿野心與創意的韓國驅魔電影。它成功地將好萊塢式的奇幻動作場面與韓國電影擅長的情感刻劃、家庭倫理相結合。
雖然在劇情深度和角色成長上存在一些爭議,且與《康斯坦汀》的比較也凸顯了其差異,但它無疑為樸敘俊的演藝生涯開拓了新的戲路,並以其獨特的暴力美學和視覺奇觀,在韓國驅魔題材電影中佔據了特別的一席之地。對於喜愛動作、恐怖與奇幻元素的觀眾來說,這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娛樂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