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級英雄電影主宰全球票房的世界,多數作品依循著公式化的光明與勝利敘事。然而,2017年上映的《羅根》(Logan)卻毅然決然地背道而馳,以其蒼涼、血腥且充滿悲劇色彩的西部公路電影風格,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震撼心靈的觀影體驗。本片不僅是休·傑克曼(Hugh Jackman)長達17年扮演「金鋼狼」的告別作,也是派崔克·史都華(Patrick Stewart)對「X教授」的最終詮釋。
導演詹姆士·曼格(James Mangold)摒棄了系列電影的框架,深入挖掘角色內心的創傷與人性的脆弱,使其不僅被譽為《X戰警》系列中最傑出的作品,更被許多影評人推崇為影史上最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一。本文將深入剖析這部被視為「狼3」的經典之作,探討其劇情、角色、製作風格及其深遠的影響。
劇情深度解析:英雄末路的悲壯旅程
《羅根》的故事背景設定於一個令人絕望的近未來——2029年。在這個時空裡,變種人已瀕臨滅絕,長達25年沒有新的變種人誕生。曾經叱吒風雲的X戰警早已成為塵封的歷史傳說,只存在於泛黃的漫畫書頁當中。
英雄的黃昏
昔日的「金鋼狼」羅根,如今只是一個衰老、疲憊的跛腳司機。他近兩百年的生命走到了盡頭,體內的自癒因子因年歲增長而急遽衰退,無法再像從前那樣迅速復原。更致命的是,那副伴隨他大半生的亞德曼合金骨骼,正如同慢性毒藥般不斷侵蝕他的身體。他藏身於美墨邊境的廢棄冶煉廠,靠著擔任禮車司機賺取微薄收入,終日與酒精為伴,試圖麻痺肉體的痛苦和內心的夢魘。
與他相依為命的,是年逾九旬的查爾斯·賽維爾(X教授)。這位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強大心靈的智者,如今卻飽受阿茲海默症般的腦部退化疾病所苦,必須依靠藥物控制。他的心電感應能力變得極度不穩定,一旦癲癇發作,便會釋放出毀滅性的心靈衝擊波,對周遭所有人造成致命威脅。一年前,正是查爾斯的一次失控,導致了包含數名X戰警在內的慘重傷亡,這份罪惡感與模糊的記憶深深折磨著他。照顧查爾斯的還有變種人卡利班,他擁有追蹤變種人的能力,卻也因此成為日後悲劇的導火線。老人羅根的夢想很卑微——存夠錢買一艘遊艇,帶著查爾斯遠離人世,在海上度過餘生。
希望的火苗與無盡的追殺
這份苟延殘喘的平靜,被一位名叫嘉布拉的墨西哥護士打破。她懇求羅根護送一個名叫蘿拉(Laura)的11歲小女孩前往北達科他州一個名為「伊甸園」的避難所,最終目標是抵達加拿大。羅根起初斷然拒絕,但在豐厚酬金的誘惑下勉強答應。然而,當他前往旅館時,嘉布拉已被殺害。與此同時,由唐諾·皮爾斯率領的賽博格僱傭兵「掠奪者」循線而至。
在對峙中,沉默寡言的蘿拉展現出驚人的力量——她的手腳能伸出與羅根如出一轍的亞德曼合金鋼爪,並且擁有強大的自癒能力。她與羅根聯手殺出重圍,帶著查爾斯踏上了逃亡之路。從嘉布拉遺留的手機影片中,羅根終於得知真相:蘿拉(代號X-23)是跨國生技企業「亞克萊基因公司」利用羅根(詹姆斯·赫利特)的DNA所製造出的變種人實驗品,是他在基因學上的「女兒」。由於這批孩子難以控制,公司主管桑德·萊斯博士決定銷毀所有實驗品,改推更易操控的「X-24」項目。嘉布拉與其他護士不忍,於是將孩子們救出。
短暫的溫暖與殘酷的現實
三人的逃亡之旅是一部典型的西部公路片。他們穿越荒涼的美國西南部,途中短暫地幫助了農夫威爾·孟森一家,並在他們家中度過了一夜。這是電影中最溫馨的片段,羅根、查爾斯和蘿拉短暫地體驗到了「家」的感覺,查爾斯更是在這段時光裡找回了片刻的清醒與喜悅。
然而,幸福是短暫的。萊斯博士與皮爾斯追蹤而至,並釋放了他們的終極武器——「X-24」。X-24是羅根的完美複製體,一個沒有情感、只有殺戮本能的野獸。他殘忍地殺害了孟森一家,並重創了查爾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查爾斯向羅根懺悔,為一年前的悲劇道歉後逝去。被俘的卡利班則選擇引爆手榴彈與掠奪者同歸於盡,完成了最後的救贖。羅根與重傷的X-24展開死鬥,最終在威爾的犧牲下才得以脫身。
最終的救贖與傳承
安葬了查爾斯後,身心俱疲的羅根在蘿拉的堅持下,繼續前往「伊甸園」。他發現那只是漫畫中虛構的地點,但卻是一個真實的孩子們的聚集地。他將蘿拉送到後本想離開,但發現掠奪者已追蹤而至。這位疲憊的戰士注射了孩子們留下的、能暫時強化自癒能力的血清,恢復了巔峯時期的戰力,為保護新一代變種人展開了最後一戰。
藥效退去後,羅根再度衰弱。在與X-24的最終對決中,他被後者殘酷地釘在樹幹上。危急時刻,蘿拉用羅根一直攜帶的亞德曼合金子彈射殺了X-24。臨終前,羅根躺在蘿拉懷中,握著她的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親情與平靜,輕聲說道:「原來是這種感覺…」,結束了他悲壯而漫長的一生。
在電影的結尾,蘿拉為父親念出電影《原野奇俠》中的經典悼詞,並將墓前的十字架擺成了「X」的形狀,象徵著最後一位X戰警的安息,以及新一代變種人精神的傳承。
角色與演員:完美的謝幕
《羅根》的成功,演員們爐火純青的演技功不可沒。他們賦予了角色前所未有的深度與真實感,尤其是兩位主演的告別演出,其形象深入人心。
角色 (Character) | 演員 (Actor) | 角色介紹 (Character Introduction) |
---|---|---|
「金鋼狼」羅根 / X-24 | 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 經過近200年的歲月,這位昔日的X戰警已是個身心俱疲的滄桑老人。自癒能力衰退,被體內的亞德曼合金毒害,充滿了痛苦與悔恨。休·傑克曼完美詮釋了角色的脆弱、憤怒與最終的溫情,是他17年金鋼狼生涯最深刻、最動人的演出。他也同時扮演了冷血無情的複製人X-24,形成強烈對比。 |
「X教授」查爾斯·賽維爾 | 派崔克·史都華 (Patrick Stewart) | 曾經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變種人領袖,如今卻因腦部退化疾病成為一顆不定時炸彈。史都華的表演極具層次,將角色的無助、悔恨、瘋癲以及偶爾閃現的智慧與慈愛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心碎。 |
「X-23」蘿拉·金尼 | 達芙妮·金 (Dafne Keen) | 這位西班牙裔的年輕演員是本片最大的驚喜。她飾演的蘿拉在大部分時間裡沉默寡言,卻用眼神和肢體語言傳達出野獸般的兇猛與孩子般的純真。她流暢的動作場面與細膩的情感投射,使她成為全片最亮眼的新星,也象徵著變種人未來的希望。 |
唐諾·皮爾斯 | 波伊德·霍布魯克 (Boyd Holbrook) | 亞克萊基因公司的保全主管,半機械化的身體使他冷酷而殘忍。他是一位務實的反派,目標明確,對羅根一行人窮追不捨,為電影提供了持續的壓迫感。 |
桑德·萊斯博士 | 理查·E·格蘭特 (Richard E. Grant) | 新一代變種人的創造者,也是導致變種人滅絕的元兇。他的父親在X武器計畫中被羅根所殺,這使他的動機多了一層個人復仇的色彩,是一位冷靜而邪惡的科學家反派。 |
卡利班 | 史蒂芬·默錢特 (Stephen Merchant) | 患有白化症的變種人,能感知並追蹤其他變種人。他被羅根託付照顧查爾斯,後被掠奪者俘虜並利用。他最終選擇犧牲自己,展現了角色的複雜性與悲劇性。 |
製作與風格:顛覆性的藝術追求
《羅根》從一開始就立志要成為一部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電影。主體攝影於2016年5月展開,製作團隊的重點非常明確。
- 靈感與改編:電影的靈感主要來自於馬克·米勒的漫畫《暮狼歸鄉》(Old Man Logan),但並未完全照搬。由於當時X戰警的電影版權仍屬於二十世紀福斯影片,編劇與導演詹姆士·曼格選擇借用其核心概念——一個年老、失敗的金鋼狼在末日般的未來中掙扎——並將其融入一個獨立的平行宇宙故事。這使得電影能夠擺脫複雜的系列時間線束縛,專注於講述一個完整、流暢且情感飽滿的故事。
- 文類融合:本片成功地將超級英雄類型與新黑色西部片(Neo-Western)和公路電影(Road Movie)融合。荒漠的孤寂景象、英雄遲暮的悲涼、對抗強大組織的無力感,以及「最後一戰」的宿命感,都充滿了經典西部片的影子。
- R級的必要性:休·傑克曼和導演一直希望能拍一部R級(臺灣分級為輔15級)的金鋼狼電影,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實地展現這個角色的黑暗本質與戰鬥的殘酷性。《死侍》的成功為此鋪平了道路。《羅根》中的暴力場面毫不掩飾,鋼爪穿透頭顱、斷肢橫飛的鏡頭比比皆是。這種血腥不僅是為了感官刺激,更是為了強化生存的殘酷與角色為保護所愛之人而戰的悲壯宿命。
- 寫實主義與人性刻劃:電影剝離了超級英雄的光環,將焦點放在「人」本身。羅根會老、會生病、會感到無助;X教授的超能力成為了詛咒。電影透過這些寫實的細節,讓觀眾與角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情感連結。片中反覆出現的《X戰警》漫畫書,更是一種巧妙的後設(meta)設計,羅根對漫畫的評價——「這些以前是真的,但後來都只是一些編造的狗屁」——既是對現實險惡的感嘆,也提醒著觀眾,夢想已然破滅。
回響與傳承:一個時代的落幕
《羅根》上映後,獲得了空前的好評與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其首支預告片在YouTube上發布後,其蒼涼的風格便引發熱議。
- 影評讚譽:本片最先於2017年2月的第67屆柏林影展上進行全球首映,映後立即獲得一致好評。在爛番茄網站上獲得了高達94%的新鮮度,Metacritic得分77,代表「普遍正面好評」。許多影展的影評人盛讚其深刻的劇本、出色的表演和對角色神話的尊重,稱其為一部「暴力但深思到令人驚訝」的作品。它更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這是超級英雄電影極少能獲得的殊榮。
- 票房佳績:電影以9700萬美元的預算,在全球斬獲了超過6.19億美元的票房。在台灣,首日票房即衝上新臺幣4500萬,最終全臺票房超過2.21億,證明瞭其沉重黑暗的風格同樣能獲得市場的青睞。
- 文化遺產:《羅根》被視為休·傑克曼與派崔克·史都華最完美的告別作。休·傑克曼曾說,這部電影是他寫給粉絲和這個角色的一封「情書」。雖然他後來在《死侍與金鋼狼》中回歸,但《羅根》作為他個人故事線的終結,其地位依然不可動搖。此外,達芙妮·金飾演的X-23大受歡迎,許多粉絲和主創人員都希望能看到她的獨立電影,為X戰警系列的未來留下了傳承的火種。
常見問題 (FAQ)
Q1: 《羅根》的故事是發生在哪個時間線?
A: 導演詹姆士·曼格和休·傑克曼表示,《羅根》設定在2029年一個獨立的平行時空中。雖然它延續了羅根和X教授的角色弧光,但並不嚴格受制於先前《X戰警》系列電影複雜且時有衝突的時間線,這給予了創作團隊極大的自由度去講述一個專注、完整的故事。
Q2: 為什麼羅根的自癒能力會變弱,甚至會死亡?
A: 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經過近200年的漫長歲月,羅根的自癒因子也隨其身體機能自然老化而衰退。其次,更致命的是,數十年來植入他體內的亞德曼合金是一種重金屬,正在慢性地毒害他的身體。在他年輕力壯時,強大的自癒能力可以抵銷這種毒性,但隨著能力衰退,他的身體已無法承受持續的毒害,最終導致了機能的全面崩潰。
Q3: 這真的是休·傑克曼最後一次飾演金鋼狼嗎?
A: 在《羅根》上映時,這部電影被廣泛宣傳為休·傑克曼的「封爪之作」,是他對該角色的最終告別,並被認為是一個完美的結局。然而,在多年後,他被好友萊恩·雷諾斯說服,於2024年的電影《死侍與金鋼狼》中再度飾演金鋼狼,但這是在多重宇宙的背景下,並不影響《羅根》作為其原始角色故事線終點的地位。
Q4: X-23(蘿拉)是誰?她未來還會出現嗎?
A: X-23,本名蘿拉·金尼,是亞克萊基因公司利用羅根的DNA所製造出的變種人,因此是他的基因學女兒,擁有與他相似的鋼爪(手部兩根,腳部一根)和自癒能力。由於演員達芙妮·金的精彩表現和角色的高人氣,在她登場後,關於拍攝X-23獨立電影的呼聲非常高。雖然隨著福斯被迪士尼收購,X戰警系列的未來規劃有所變動,但粉絲們普遍期待能在未來的漫威電影世界中再次看到她的身影。
Q5: 《羅根》為什麼被評為R級(臺灣為輔15級)?
A: 《羅根》被評為限制級,主要是因為片中包含了大量直接、寫實且血腥的暴力場面,以及貫穿全片的粗俗語言。這是主創團隊的刻意選擇,旨在真實呈現金鋼狼戰鬥方式的殘酷性,並配合電影整體黑暗、嚴肅、成人化的基調,探討關於死亡、絕望等沉重主題。
總結
《羅根》不僅僅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它是一部關於衰老、死亡、救贖與家庭的深刻劇情片。它以無比的勇氣解構了英雄神話,將一個不死的殺人機器,還原成一個渴望愛與平靜的凡人。電影的基調是悲傷的,但其核心卻充滿了人性的溫暖與希望。透過羅根最後的犧牲,電影探討了生命的真正意義——不在於活得多久,而在於你為誰而活,以及你留下了什麼。
休·傑克曼用一場影史留名的表演,為他長達17年的金鋼狼之旅劃下了一個淒美而完美的句點。《羅根》證明瞭漫畫改編電影可以達到的藝術高度,它將作為一座豐碑,長久地留在所有影迷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