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移民:為何連鄰居點頭都如此重要?揭秘全球最嚴苛的入籍之路

瑞士,這個位於歐洲心臟地帶的國家,以其壯麗的阿爾卑斯山景、穩健的經濟、高度的生活品質和完善的社會制度聞名於世界。根據「聯合國全球最快樂國家報告」,瑞士常年名列前茅,吸引無數人嚮往移居。然而,瑞士並非傳統的移民國家,其公民身份(國籍)和永久居留權被公認為是全球最難取得的。

本文將深入解析移民瑞士的各種途徑、申請條件、程序,並探討為何這個小國度對移民如此嚴格,以及人們為何仍趨之若鶩。

瑞士國籍法簡介與基本原則

瑞士國籍法的框架主要由《瑞士聯邦憲法》第37、38條與《1952年民權法案》(最新修訂於2014年,並於2018年元旦生效)共同構成。與許多國家不同,瑞士並非實施「屬地主義」(Jus soli),亦即在瑞士出生並不會自動取得國籍。其公民身份的取得主要遵循「屬人主義」(Jus sanguinis),即血統原則。

瑞士移民法的一大特色是「雙軌制」,對來自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的歐盟公民與非歐盟/EFTA的「第三國公民」設有不同門檻。由於瑞士與歐盟簽訂了《雙邊貨物和人員自由流動協議》,前者在居留和工作方面享有較大優勢,這也使得許多非歐盟公民考慮先取得其他歐盟國家的護照,作為移居瑞士的跳板。

取得瑞士公民權的主要途徑

取得瑞士公民權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

  • 血統法(屬人主義): 父母中至少有一方為瑞士公民,子女即可自動獲得國籍。
  • 收養: 未滿18歲的兒童若被與瑞士公民收養,可自動取得瑞士國籍。
  • 歸化: 外國公民透過申請歸化入籍,是大多數移民的目標。

此外,若有棄嬰在瑞士境內被發現,在沒有反證的情況下會被授予公民身份。但若後續確認其父母皆非瑞士公民,國籍則會被自動取消(除非該棄嬰會因此成為無國籍人士)。

瑞士歸化入籍的詳細程序

歸化入籍是外國人成為瑞士公民最常見的方法,又分為「常規歸化」與「簡化歸化」兩種。

常規歸化手續 (Ordinary Naturalisation)

這是適用於大多數外國人的途徑,程序最為嚴格與漫長,需經過地方行政區(Gemeinde)、州(Canton)及聯邦政府三級政府的審核。

聯邦層面的基本條件:

  • 合法居留: 必須在瑞士合法居留滿10年。其中,申請人前5年內需有連續3年的居留紀錄。
  • 年齡計算: 8至18歲期間在瑞士居住的年限可作雙倍計算,但實際居住年限仍需至少滿6年。
  • 語言能力: 必須通過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或羅曼什語(瑞士法定語文)的考核。口語要求達到歐盟語言共同參考架構(CEFR)的B1等級,書寫能力則需達到A2等級。
  • 融入程度: 申請人必須「良好融入瑞士社會」,熟悉程度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傳統,遵守法律,且不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這部分的審核標準帶有主觀性,且可能因行政區而異。
  • 財務狀況: 必須具備良好的經濟能力,無犯罪記錄,且申請人前三年內未曾領取社會救濟金。

地方與州政府的額外要求:

除了聯邦政府的規定,各州和行政區有權制定更嚴格的入籍條件。這也是瑞士入籍程序複雜的關鍵所在。以下是部分州對最短居留年限的要求:

州份 在州內最短居留年期 在市內最短居留年期 不能領取福利年期
蘇黎世州 2年 2年 3年
伯恩州 10年
琉森州 3年 3年 3年
烏里州 5年 5年
沙夫豪森州 2年 2年 3年
聖加侖州 5年
沃州 2年 2年
瓦萊州 5年 3年

入籍考試:

常規歸化申請人通常需面臨嚴格的入籍考試,內容可能包含筆試和面試。筆試題目包羅萬象,從瑞士歷史、政治、地理到當地生活細節,例如「你家附近的超市有哪些瑞士品牌的起司?」或「從你家到蘇黎世火車站的公車班次有哪些?」面試則主要評估申請人的社會融入程度,例如是否認識鄰居、與鄰居的互動情況、對當地生活的感想等。

簡化歸化手續 (Simplified Naturalisation)

簡化歸化程序相對快速,只需由聯邦移民事務秘書處(SEM)審批。這類手續主要適用於與瑞士有特殊聯繫的申請人:

  • 與瑞士公民配偶:
    • 在瑞士居住:需結婚並共同生活滿3年,且在瑞士合法居留滿5年(申請人前1年必須在瑞士)。
    • 在國外居住:需結婚並共同生活滿6年,且與瑞士有「密切聯繫」(例如曾在瑞士居住、會一門國家語言等)。
  • 歸化瑞籍人士的子孫: 父母或祖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在瑞士出生並持有居留****許可,且滿足其他特定條件的第三代移民,可透過此程序入籍。
  • 無國籍兒童: 在瑞士居住滿5年,且申請人前1年也在瑞士的無國籍兒童。
  • 被錯誤視為瑞士公民的外國人: 誤以為自己擁有瑞士國籍並以此身份生活了至少5年的外國公民。

瑞士移民的實際途徑與挑戰

由於常規歸化的條件極其嚴格,多數非歐盟公民在第一步「取得C類永久居留****許可」就已面臨巨大挑戰。以下整理了常見的幾種實際移民方式

移民途徑 適用對象與條件 取得居留許可 入籍難度
工作移民 適用於擁有瑞士稀缺高階技能的人才,例如醫護人員、軟體工程師、機械師等。需通過「瑞士人與歐盟公民優先錄用」的限制,且工作簽證配額限制。 B類居留許可(1-5年),續期10年後可申請C類永居。 極高。競爭激烈,需頂尖資歷。
投資移民項目 適用於高淨值人士。在選定的州投資一家中小型企業(約50萬瑞士法郎以上),並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或創立公司,年營收需達100萬瑞士法郎以上。 B類居留許可,每年續簽,10年後可申請C類永居。 高。需雄厚財力,對公司經營要求嚴格。
退休移民方式 適用於55歲以上、經濟獨立、不在瑞士及境外工作的外國人。需與瑞士有「特殊個人關係」。但此條件對中國公民幾乎難以滿足。 B類非工作居留許可。 極高。門檻高,且對「特殊關係」定義嚴格。
繳納「統一稅」 適用於財力雄厚的退休人士。每年向州政府繳納約60萬瑞士法郎的固定稅額,可獲取B類居留許可。 B類居留許可,每年續簽,10年後可申請C類永居。 高。需有巨額財力,且不能工作。
婚姻家庭團聚 適用於與瑞士公民結婚,或與在瑞士工作的外國人組成家庭。 B類家庭團聚簽證居留許可。 中等。需符合簡化歸化條件。
「曲線移民 非歐盟公民先取得其他歐盟國家的護照,再利用《雙邊協議》以歐盟公民身份移居瑞士。 可直接申請B類居留許可,居住5-10年後可轉C類永居。 相對較低。避開非歐盟身份的嚴格限制。

為何瑞士如此難以入籍?

瑞士之所以對移民入籍設下高門檻,與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與政治體系息息相關:

  • 小國傳統與文化保存: 瑞士人口約890萬,其中超過四分之一為外國國籍。作為一個小國家,瑞士人極度重視傳統文化的保存。入籍審核強調「社會融入」,確保新移民能認同並尊重當地習俗,而非單純的技術性考核。
  • 直接民主體制: 瑞士公民享有投票、發起公投等高度政治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的行使,入籍程序被視為一項慎重且需要社區共識的過程。部分地區甚至會讓當地居民投票決定是否接受某位申請人入籍,這讓入籍不僅是行政審核,更是一項社會認可。
  • 福利制度與社會穩定: 瑞士擁有完善的社會公民福利與醫療制度。嚴格的入籍審核確保新公民是能夠自給自足、對社會有貢獻的外國人,避免新移民對社會福利系統造成過大壓力。

常見問題 (FAQ)

Q1:瑞士允許雙重國籍嗎?

A1:是的,自1992年1月1日起,瑞士全面容許多重國籍。歸化入籍者不需要放棄原有國籍。

Q2:在瑞士出生的小孩會自動成為瑞士公民嗎?

A2:不會。瑞士公民身份遵循「屬人主義」。除非父母中至少有一方與瑞士公民,否則在瑞士出生的兒童無法自動取得國籍。

Q3:入籍瑞士需要繳交多少費用?

A3:入籍費用因各州規定而異,且每個行政區也有不同收費。所有行政程序幾乎都需要付費,總計可能高達數千瑞士法郎。

Q4:為什麼入籍瑞士這麼注重「融入社會」?

A4:瑞士是直接民主制國家,公民擁有高度權利。當地政府希望確保新公民能夠認同瑞士的價值觀、遵守法律、參與社區生活,而非單純的經濟移民。部分城鎮甚至會舉辦市民大會,讓居民投票決定申請人是否能入籍。

總結:入籍瑞士不只是技術性挑戰

瑞士護照和公民身份之所以珍貴,不僅僅因為其全球頂尖的免簽待遇,更在於其背後所代表的優越生活品質、社會穩定和政治權利。然而,要成為瑞士公民,不僅需要滿足嚴格的居住年限、語言能力和財力證明,更是一場關於「文化認同」與「社會融入」的長期考驗。

對於有意移民瑞士的外國人而言,這是一個需要耐心、財力,更需要主動參與當地社會、尊重文化的長期項目。如同許多瑞士人所說,入籍不應只是為了獲得一本護照,而是發自內心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熱愛。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