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詳盡解析材積的定義、單位換算、計算公式、測量方式,以及如何透過精準包裝來減少材積,以節省運輸費用。
材積是什麼意思?
1. 材積的基本概念
在海運中,針對散裝貨物(或稱併櫃貨),運費通常是依據貨物的體積或重量來計算,並以「收益噸」收費(Revenue Tons, RT)作為計費單位。運費報價的標準通常是以每立方英尺(cuft)或每立方米(CBM)來計算,因此,準確計算貨物的材積是確定運費的關鍵步驟。
材積是一種計算物體體積的方式,特別適用於貨運、物流、貿易和家電容量的衡量。材積的計算方式與體積相同,即使用長(Length)、寬(Width)和高(Height)相乘來獲得數值,最常見的單位為立方英呎(Cubic Feet, Cuft 或 ft³)與立方公尺(Cubic Meter, CBM 或 m³)。
2. 材積的常見單位與換算
(1) 立方英呎(Cubic Feet, Cuft)
立方呎是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地常用的體積單位,屬於英制單位,在貨物運輸與家電容量規格上非常普遍。
- 1 立方英呎(Cuft, ft³) = 1 英尺 × 1 英尺 × 1 英尺
- 約等於 0.0283168 立方公尺(CBM)
- 在國際貿易或物流中,1 立方英呎 通常被簡稱為「1 材」
(2) 立方公尺(Cubic Meter, CBM)
立方公尺(或稱立方米)是國際標準單位制(SI)中用來衡量體積的單位,常見於全球貿易運輸與倉儲計算中。
- 1 立方公尺(CBM, m³) = 1 公尺 × 1 公尺 × 1 公尺
- 約等於 35.3147 立方英呎(Cuft)
(3) 台制體積單位:「才」
在台灣,木材的計算方式不同,使用**「才」**來表示材積,主要用於木材體積的衡量。
- 1 才 = 1 台寸 × 1 台寸 × 10 台尺
- 這種單位主要應用於實木類建材、木料交易中。
材積計算與運費計算方式解析
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運費的計費方式主要依據「體積」、「重量」,這兩種方式會根據貨物特性與物流業者的規範來決定最終運費。以下將詳細解析何時會使用材積計算、CBM(立方公尺)的概念,以及物流業者如何選擇最有利的運費計算方式。
運費計算方式:重量與體積的應用
1. 以重量計算
當運費以重量為基準時,物流業者會測量貨物的實際重量(Actual Weight),即直接使用磅秤或電子秤來稱量貨物。這種方式適用於重量較重、但體積相對較小的貨品,例如金屬製品、礦石、黃金、電子元件等。
應用案例:
- 郵局寄送國內包裹時,多數是依據實際重量計費。
- 空運與海運在某些情況下,若貨物密度高(重量比體積大),則優先以實重計價。
2. 以體積計算
當貨物體積較大但重量較輕時,物流業者可能會改用體積計算運費,以確保運輸空間得到最大效益。這種計算方式適用於重量輕、體積大的貨物,比如棉花、泡棉、羽絨外套等。
應用案例:
- 國際快遞(如 DHL、FedEx)運費多採用材積重量計算。
- 貨機載貨時,會根據貨物的材積重量與實際重量比較,選擇較大的值作為計費依據。
這樣的計價方式有助於確保貨運空間的最大效益,也能讓物流公司獲取合理的運輸報酬。
材積重量的計算公式
只要先量出包裝箱的長寬高,再套上以下公式即可算出材積,材積重量的計算方式是:
材積重量(公斤)= 長 x 寬 x 高(cm) / 換算係數
其中,「換算係數」根據不同標準可能會有所不同。常見的換算係數如下: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標準:6,000
- 主流快遞業者(如 DHL、FedEx、UPS):5,000
換算係數越大,計算出的材積重量越小,對消費者來說運費會較低;反之,換算係數較小時,材積重量會較高,費用相對較高。
材積重量計算範例
假設有一個包裹,其尺寸如下:
- 長度:100 公分
- 寬度:50 公分
- 高度:40 公分
使用不同標準計算的結果如下:
- IATA 標準: 100 × 50 × 40 ÷ 6000 = 33.33 公斤
- DHL / FedEx / UPS: 100 × 50 × 40 ÷ 5000 = 40 公斤
由此可見,使用不同的換算係數,材積重可能會有 1 公斤的差異,進而影響運費計算。
常見的單位換算
除了直接使用公分(cm)計算材積重量外,物流業界也常使用不同的體積單位來進行換算:
體積單位 | 對應的重量換算 |
---|---|
1 立方公尺(CBM) | ≈ 167 公斤(kg) ≈ 368.17 磅(lb) |
1 立方公分(cm³) | ≈ 0.00017 公斤(kg) ≈ 0.0004 磅(lb) |
1 立方英尺(ft³) | ≈ 4.71 公斤(kg) ≈ 10.4 磅(lb) |
1 立方英寸(in³) | ≈ 0.0027 公斤(kg) ≈ 0.00602 磅(lb) |
這些數值在貨運報價或海運、空運計算時,經常會被使用來估算材積重量。
材積計算小工具
或者,你可以使用材積計算機,請輸入長寬高及箱數後,按下按鈕計算材積,材積自動換算就能得到答案。
如何準確測量包裹的材積?
在物流運輸過程中,準確測量包裹的體積是計算運費的重要步驟。現今物流公司多採用紅外線光學儀器來進行測量,這類設備能快速且精準地掃描包裹的長、寬、高,並計算其材積。因此,任何擋住光線的部分,都會被視為包裹的一部分。
若要自行測量包裹的體積,避免預估與實際運費產生誤差,以下幾點務必注意:
1. 測量包裹時的基本原則
(1) 取最大值
測量包裹的長、寬、高時,應取最突出的位置作為基準,例如:
- 紙箱邊角的延伸部分
- 封箱膠帶的厚度
- 突出的標籤或包裝材料
物流公司通常會對測量數據進行無條件進位處理,因此每一邊的長度都應先進位後再進行計算。
(2) 以「最小規則形」計算不規則物品
對於形狀不規則的包裹,如帽子、玩偶或其他非標準形狀的物品,應以能夠完全包覆該物品的最小長方體來計算。例如,一頂帽子可能是圓形的,但其最高點、最寬處及最長的部分應被視為長、寬、高的測量基準。
(3) 滿載膨脹的包裝也應計算
如果紙箱因內部物品過滿而鼓起,應測量最鼓的地方,而非僅參考箱子的標示尺寸。部分貨運公司可能使用壓縮方式減少體積,但大多數仍依外部實際尺寸計算,因此測量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
2. 測量技巧與常見錯誤
(1) 盡量使用實際測量,而非僅參考標示尺寸
許多紙箱上會印有尺寸標示,但這些數字可能與實際尺寸有所偏差。物流公司通常不參考標示數字,而是以實測數據為準,因此最好使用捲尺或測量工具自行確認。
(2) 確保測量工具的精準度
使用標準捲尺或電子測距儀可提高測量的準確度,避免因工具誤差影響測量結果。若可能,建議在平坦表面上測量,以獲取最準確的數據。
(3) 小數點進位規則
為避免運費計算上的誤差,應將測量結果的小數點無條件進位,例如:
- 長 32.4 cm → 取 33 cm
- 寬 21.6 cm → 取 22 cm
- 高 15.2 cm → 取 16 cm
即便某個數值僅多出 0.1 cm,也應依照進位規則處理,確保與物流公司的計算方式一致。
海運貨櫃規格與承載能力
海運貨櫃主要分為 20 呎貨櫃(TEU) 和 40 呎貨櫃(FEU) 兩種。由於貨櫃的高度有所不同,其內部容積會有所變化,以下是常見的貨櫃標準:
1. 20 呎貨櫃(TEU)
20 呎貨櫃適合裝載較小批量的貨物,通常適用於重量較大的貨品,例如五金工具、建築材料等。
材質 | 高度(英呎) | 空箱重量(公斤) | 最大載重量(公斤) | 內部長度(公尺) | 內部寬度(公尺) | 內部高度(公尺) | 內部容積(CBM) |
---|---|---|---|---|---|---|---|
鋁製 | 7.6 | 1,630 | 18,690 | 5.933 | 2.366 | 2.399 | 33.2 |
鐵製 | 7.6 | 2,300 | 21,700 | 5.905 | 2.35 | 2.392 | 33.2 |
- 標準內部容積: 約 33 CBM(1,172 Cuft)
- 適用貨物: 重量較高但體積較小的產品,如金屬零件、機械設備、建築材料等。
- 門尺寸: 2.34m(寬)× 2.30m(高),需確保貨物能順利通過。
2. 40 呎貨櫃(FEU)
40 呎貨櫃適用於較大體積的貨物,如家具、家電、紡織品等,相較於 20 呎貨櫃,40 呎貨櫃的長度增加,使其裝載能力大幅提升。
材質 | 高度(英呎) | 空箱重量(公斤) | 最大載重量(公斤) | 內部長度(公尺) | 內部寬度(公尺) | 內部高度(公尺) | 內部容積(CBM) |
---|---|---|---|---|---|---|---|
鋁製 | 7.6 | 2,640 | 27,840 | 12.508 | 2.343 | 2.383 | 67.3 |
鐵製 | 7.6 | 3,860 | 26,620 | 12.039 | 2.35 | 2.392 | 67.7 |
- 標準內部容積: 約 67 CBM(2,383 Cuft)
- 適用貨物: 體積較大但重量相對較輕的產品,如紡織品、電子產品、塑膠製品、傢俱等。
- 門尺寸: 2.34m(寬)× 2.28m(高),確保貨物能夠順利裝入貨櫃。
貨物外箱包裝與重量標準
在空運與海運中,貨物的包裝尺寸與重量需符合物流業者的規範,確保貨運順利進行。以下是一般貨物外箱的材積與重量規範:
1. 單箱重量限制
- 標準重量: 20-25 公斤以下
- 原因: 一般物流業者及貨運司機可負擔的搬運重量通常不超過 25 公斤,過重的貨箱可能會增加搬運成本或導致物流業者拒收。
- 平台要求: 例如 亞馬遜(Amazon)要求單箱重量不得超過 22 公斤,以確保物流搬運的便利性。
- 建議: 若貨箱過重,可採取 分箱包裝 或 加設提手/打包帶 以便利搬運。
2. 材積規範
- 標準材積限制: 3 才以內
- 適用貨物: 小型工具、零件、五金用品等。
- 比例建議: 1 才貨物約對應 10 公斤 重量,例如 100 才貨物應約為 1,000 公斤,若比例異常,則需重新檢查計算是否正確。
3. 過大或過重貨物的處理方式
- 大於 25 公斤或超過 3 才的貨箱: 須提前與物流業者確認是否接受承運。
- 非人力可搬運貨物: 需考慮使用 棧板(Pallet),並確保包裝方式符合貨運公司要求。
貨櫃裝載規劃建議
在裝運貨物時,應依據貨櫃的空間與貨物的材積、重量進行規劃,確保最大化利用貨櫃容積並符合物流規範:
- 如果貨物較重,建議選擇 20 呎貨櫃,因為 20 呎貨櫃雖然空間較小,但其最大承重量相對較高,適合裝載密度較高的貨物,如金屬製品、機械設備等。
- 如果貨物較輕但體積較大,建議選擇 40 呎貨櫃,因其擁有較大的容積,適合紡織品、傢俱、電子產品等。
- 裝櫃時應注意貨物擺放與固定方式,避免因海上運輸震動導致貨損。
- 超重貨物應提前與物流公司確認是否可承運,以避免影響運輸計劃。
如何將材積減少來節省運費?
- 交錯擺放異形物品 – 針對形狀不規則的產品,透過左右交錯擺放,讓各部位互補,減少空隙並提高裝載效率。
- 正反堆疊排列 – 若產品具有特定形狀,可採取正反相互交疊的方式,減少堆疊後的高度與空間浪費。
- 零件拆解包裝 – 可拆卸的產品應盡量分解成零件運輸,避免完整組裝後的體積過大,影響運費成本。
- 精準裁箱調整體積 – 針對包裝上方或側邊多餘空間,透過裁切紙箱來縮小包裝尺寸,同時確保外型仍維持方正,便於運輸與保護產品不受損壞。
關於材積的常見問題
CBM是材積嗎?
是的,CBM(Cubic Meter)即立方公尺,通常被稱為「材積」。在物流和運輸領域,材積是計算貨物體積的重要單位。
1材是多少?
「材」是立方英呎(Cubic Feet,簡稱 cuft)的中文稱呼。1 材等於 1 立方英呎,即長、寬、高各為 1 英呎的立方體積。
箱子的材積怎麼算?
計算箱子的材積(體積)時,首先需要測量箱子的長、寬、高,然後將這三個數值相乘,得到體積。計算公式如下:長(公分) × 寬(公分) × 高(公分) × 0.0000353 = 材積(立方英呎)
總結
掌握材積計算不僅有助於準確預估運費,還能提高貨櫃與運輸空間的利用率,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透過適當的測量方法、正確的計算公式,以及有效的減少材積技巧,例如交錯擺放、零件拆解包裝和裁箱調整體積,都能顯著節省運費並提升運輸效率。無論是進出口貿易商、電商平台業者或個人寄送大件貨物,都應熟悉材積的相關知識,以便在物流規劃上做出最佳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