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麒麟臂長不大?精通這套練手臂系統,突破增肌瓶頸

擁有一雙結實有力的手臂,不僅是力量的象徵,更是穿搭時尚的關鍵。無論是穿上夏季的短袖T恤,還是合身的襯衫等衣服,飽滿的手臂肌肉總能立即提升整體視覺的氣勢與美感,這就是無數健身愛好者夢寐以求的「麒麟臂」。然而,打造麒麟臂並非一蹴可幾,更不是瘋狂地彎舉啞鈴就能達成。完美的肌肉線條,需要對二頭肌、三頭肌甚至肩部三角肌進行全面且均衡的訓練。

本文將深入淺出地為您解析手臂的肌肉構成,並從眾多訓練動作中,精選出15個最高效、最經典的動作,涵蓋了健身房的專業器材訓練與居家徒手/簡易器材訓練。無論您是健身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運動達人,都能在這份提供詳細資訊的終極指南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逐步雕琢出令人稱羨的完美手臂。

瞭解你的手臂:三大關鍵肌群

在開始訓練之前,我們先來認識構成麒麟臂的三大核心肌群。瞭解它們的功能與生理系統,能幫助您在進行肌肉訓練時更好地建立「心智與肌肉的連結」,提升訓練效率。

  • 肱二頭肌 (Biceps Brachii):位於上臂前方,俗稱「老鼠仔」。它由「長頭」與「短頭」組成。長頭位於外側,能創造手臂的「峯頂」高度;短頭在內側,則能增加手臂的寬度與厚實感。二頭肌的主要功能是彎曲手肘(屈肘)和旋轉前臂。

  • 肱三頭肌 (Triceps Brachii):位於上臂後方,是決定手臂圍度的關鍵,佔了上臂肌肉總體積約三分之二。它由「長頭」、「外側頭」與「內側頭」組成。強壯的三頭肌不僅能讓手臂從側面和後面看起來更粗壯,更是解決「掰掰袖」困擾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伸展手肘(伸肘)。

  • 三角肌 (Deltoids):即肩膀的肌肉,雖然不屬於手臂,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視。飽滿的三角肌能為手臂打造一個完美的「蓋子」,讓手臂與身軀的銜接處更具立體感,視覺上顯得手臂更為粗壯。它分為前束、中束及後束,分別負責手臂的前舉、側平舉及後伸。

麒麟臂訓練動作庫總覽

為了方便您快速查閱,我們將本文介紹的動作整理如下表:

訓練部位

動作名稱

主要目標肌群

建議器材

肱二頭肌

槓鈴/啞鈴二頭彎舉

肱二頭肌 (整體)

槓鈴、啞鈴

槌式彎舉

肱二頭肌長頭、肱肌、肱橈肌

啞鈴

上斜啞鈴彎舉

肱二頭肌長頭

啞鈴、上斜椅

牧師椅彎舉

肱二頭肌短頭

牧師椅、EZ槓/啞鈴

集中彎舉

肱二頭肌短頭 (肌峯)

啞鈴、平凳

肱三頭肌

滑輪三頭下壓

肱三頭肌 (外側頭、內側頭)

Cable機、V繩/直桿

仰臥三頭伸展 (碎顱者)

肱三頭肌 (長頭)

EZ槓/啞鈴、臥推椅

啞鈴過頭伸展

肱三頭肌 (長頭)

啞鈴、有靠背的椅子

啞鈴三頭臂屈伸 (Kick-Backs)

肱三頭肌 (外側頭)

啞鈴、平凳

椅子/板凳撐體 (Bench Dips)

肱三頭肌

椅子、臥推椅

三角肌

啞鈴上肩肩推

三角肌前束、中束、肱三頭肌

啞鈴、有靠背的椅子

啞鈴側平舉

三角肌中束

啞鈴

槓片/啞鈴前平舉

三角肌前束

槓片、啞鈴

前臂

前臂彎舉

前臂屈肌

啞鈴、槓鈴、平凳

全身/握力

農夫走路

前臂握力、核心、全身穩定

啞鈴、壺鈴

肱二頭肌訓練:打造飽滿的「老鼠仔」

這是一系列經典的二頭肌訓練動作,選擇正確的訓練方法對成果至關重要。

1. 槓鈴/啞鈴二頭彎舉 (Bicep Curls)

這是最經典、最基礎的二頭肌訓練,能有效增加二頭肌的整體圍度。

步驟:

  • 採站姿,雙腳與肩同寬,核心收緊,保持身體體線穩定。

  • 雙手反握(掌心朝前)槓鈴或啞鈴,握距與肩同寬,手臂自然垂下。

  • 固定上臂與手肘的位置於身體兩側,專注於二頭肌發力,將重量向上彎舉至胸前。

  • 在頂點稍作停留1-2秒,感受二頭肌的極致收縮,再慢慢地、有控制地將重量下放(回放)至起始位置。

教練提醒與注意事項:

  • 避免身體晃動:身體前後搖晃是利用慣性,會大幅降低二頭肌的受力,甚至讓其他肌群代償,影響訓練效果。

  • 控制離心收縮:下放重量(離心)的過程與舉起(向心)同等重要,建議用2-3秒的時間緩慢下放。

  • 完整運動幅度:確保手臂在底部幾乎完全伸直(但不鎖死),以達到最完整的肌肉刺激。

2. 槌式彎舉 (Hammer Curls)

此動作能同時刺激肱二頭肌、肱肌(位於二頭肌深層)及前臂的肱橈肌,讓手臂整體看起來更厚實。

步驟:

  • 站姿或坐姿皆可,雙手各持一個啞鈴,掌心相對(中立握姿),手臂自然垂於身體兩側。

  • 保持上臂不動,彎曲手肘將啞鈴垂直向上舉起,就像握著槌子一樣。

  • 在頂點感受二頭肌收縮,然後緩慢下放。可雙手同時進行,或左右交替。

教練提醒:

– 此動作對手腕壓力較小,適合手腕不適者。
– 專注於垂直上下的運動軌跡,避免手腕翻轉。

3. 上斜啞鈴彎舉 (Incline Dumbbell Curls)

透過斜躺的姿勢,此動作能讓肱二頭肌在起始位置得到更充分的伸展,尤其能有效刺激長頭。

步驟:

  • 將可調式躺椅調整至約45-60度角,背部緊靠椅背坐下。

  • 雙手各持啞鈴,手臂在身體兩側自然下垂,掌心朝前。

  • 固定肩膀與上臂,利用二頭肌的力量將啞鈴向上彎舉。

  • 緩慢下放,感受長頭被拉伸的感覺。

教練提醒:

– 由於肌肉在伸展狀態下受力,應選擇比平時彎舉更輕的重量,專注於動作品質。
– 避免聳肩或將手肘過度前移。

4. 牧師椅彎舉 (Preacher Curls)

牧師椅能完全固定你的上臂,杜絕任何借力的可能,專門孤立刺激二頭肌,特別是短頭。

步驟:

  • 坐在牧師椅上,調整座椅高度,使腋下能舒適地靠在斜墊頂端,上臂完全貼合斜墊。

  • 雙手反握EZ槓或啞鈴,將重量向上彎舉。

  • 在頂峯收縮後,緩慢將重量下放,直到手臂接近伸直。

教練提醒:

在底部不要完全伸直鎖死,以免肘關節壓力過大。

5. 集中彎舉 (Concentration Curls)

研究顯示這是刺激二頭肌肌峯(短頭)最有效的動作之一,能帶來強烈的泵感。

步驟:

  • 坐在平凳邊緣,雙腳分開,身體微向前傾。

  • 單手持啞鈴,將持重手臂的上臂內側靠在大腿內側作為支點。

  • 另一隻手可扶在另一側膝蓋上以穩定身體。

  • 專注用二頭肌將啞鈴朝對側肩膀方向彎舉,頂點用力擠壓,再緩慢下放。

肱三頭肌訓練:麒麟臂的圍度之王

這是手臂肌肉訓練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能有效提升手臂圍度。

6. 滑輪三頭下壓 (Cable Triceps Pushdown)

這是健身房中最常見也最有效的三頭肌訓練之一,能給予肌肉持續的張力。

步驟:

  • 將Cable機的滑輪調至高位,裝上V繩或直桿。

  • 採站姿,膝蓋微彎,身體可略微前傾,挺胸收腹。

  • 雙手握住握把,將上臂穩定地夾緊在身體兩側。

  • 利用三頭肌的力量,將握把垂直向下拉,直到手臂完全伸直。

  • 在底部停留1-2秒,感受三頭肌的收縮,然後緩慢回到起始位置。

教練提醒:

– 整個過程只有前臂在動,上臂和手肘的位置保持固定。
– 使用V繩可以讓手腕在動作底部自然分開,增加運動範圍,對三頭肌的刺激更全面。

7. 仰臥三頭伸展(又稱碎顱者 Skull Crusher)

此動作能極大地伸展並刺激三頭肌的長頭,對於增加手臂的厚度至關重要。

步驟:

  • 平躺在臥推椅上,雙腳穩定踩地。

  • 雙手窄握EZ槓或啞鈴(掌心相對),將其舉至胸部正上方,手臂伸直但手肘不鎖死。

  • 保持上臂垂直於地面不動,彎曲手肘,將槓鈴緩慢下放至額頭上方。

  • 利用三頭肌的力量將槓鈴推回起始位置。

教練提醒:

動作速度務必放慢,尤其在下放階段,以保護肘關節和頭部安全。

8. 啞鈴過頭伸展 (Overhead Dumbbell Extension)

這個動作同樣能有效拉伸三頭肌長頭,可坐姿或站姿進行。

步驟:

  •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以保持穩定,雙手共同捧住一個啞鈴的一端,或單手持啞鈴。

  • 將啞鈴高舉過頭,然後彎曲手肘,將啞鈴下放到腦後。

  • 感受三頭肌的拉伸,然後發力將其舉回起始位置。

教練提醒:

下放時盡可能深,以獲得最大程度的伸展,但以肩膀不感到不適為前提。

9. 啞鈴三頭臂屈伸 (Dumbbell Kick-Backs)

這個單關節孤立動作能精準雕刻三頭肌外側頭的線條。

步驟:

  • 單膝跪在平凳上,同側手支撐身體,另一手持啞鈴。

  • 身體前傾至與地面平行,持重手臂的上臂抬起至與背部平行,並緊貼身體。

  • 保持上臂不動,將啞鈴向後上方伸展,直到手臂完全伸直。

  • 在頂點收緊三頭肌,然後緩慢返回。

10. 椅子/板凳撐體 (Bench Dips)

一個絕佳的徒手/居家訓練動作,利用自身體重來鍛鍊三頭肌,非常適合在家中進行。

步驟:

  • 背對穩固的椅子或臥推椅,雙手掌心向後撐在椅子邊緣,與肩同寬。

  • 雙腳可置於地面,膝蓋彎曲(較易)或伸直(較難)。

  • 身體核心收緊,緩慢彎曲手肘,讓臀部垂直下降,直到手肘呈90度左右。

  • 用三頭肌的力量將身體推回起始位置。

教練提醒:

下降時身體盡量靠近椅子,手肘向後夾,不要向兩側外開。

三角肌與前臂訓練:完善麒麟臂的細節

11. 啞鈴上肩肩推 (Dumbbell Shoulder Press)

鍛鍊三角肌前束與中束,讓肩膀更飽滿,是打造「衣架子」身材的王牌動作。

步驟:

  •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雙手各持一個啞鈴,掌心朝前,將啞鈴舉至耳朵旁的高度。

  • 保持核心穩定,垂直向上推舉啞鈴,至頭頂上方時啞鈴可微微靠攏。

  • 在最高點停留1秒,再緩慢下放回起始肩膀位置。

12. 啞鈴側平舉 (Dumbbell Lateral Raise)

這是孤立訓練三角肌中束的最佳動作,能有效增加肩膀的寬度。

步驟:

  • 站姿,雙手各持啞鈴於身體兩側,掌心朝向身體,手肘微彎。

  • 利用肩膀的力量,將啞鈴從身體兩側平舉抬起,直至與肩膀同高。

  • 想像用手肘引導動作,而非用手腕甩動啞鈴。

  • 在頂點停留1秒,然後緩慢下放。

教練提醒:

此動作不需使用大重量,應著重於感受中束的發力,避免聳肩或甩動。

13. 槓片/啞鈴前平舉 (Front Raise)

主要針對三角肌前束,讓肩膀正面看起來更立體。

步驟:

  • 站姿,雙手正握一個槓片或啞鈴於大腿前。

  • 保持手臂微彎不鎖死,將重量向前上方舉起,直至與地面平行。

  • 控制速度,緩慢下放。

14. 前臂彎舉 (Wrist Curls)

強壯的前臂不僅美觀,更能提升彎舉、硬舉等動作中的握力表現。

步驟:

  • 坐在平凳上,將前臂置於大腿上,手腕懸空。

  • 反握(掌心朝上)啞鈴或槓鈴,利用手腕的力量將重量向上彎曲。

  • 緩慢下放,感受前臂內側的拉伸。

15. 農夫走路 (Farmer's Walk)

一個功能性極強的全身性訓練,能極大地挑戰你的握力、核心和心肺能力,同時也會運用到腿部肌群。

步驟:

  • 選擇兩個較重的啞鈴或壺鈴,置於身體兩側。

  • 以硬舉的姿勢俯身握住重量,然後站直,保持身體挺拔,肩膀後收下沉。

  • 核心繃緊,以穩定的小碎步向前行走一段預設的距離或時間。

常見問題 (FAQ)

Q1: 我應該多頻繁地訓練手臂?

A: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週針對手臂進行1-2次專門訓練已經足夠。由於在做推(如臥推)和拉(如划船)的動作時,手臂也會受到間接刺激,過度訓練反而可能妨礙恢復與生長。建議將手臂訓練日與其他大肌群(如胸、背)分開,或在大肌群訓練後加入2-3個手臂動作。

Q2: 我是女生,練手臂會不會變成「金剛芭比」?

A: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迷思。女性由於天生睪固酮水平遠低於男性,要練出男性那樣碩大的肌肉塊是非常困難的,通常需要極其嚴格的專業訓練和飲食控制。對絕大多數女性而言,進行手臂力量訓練只會讓手臂線條更緊實、更優美,消除鬆弛的「掰掰袖」,也能預防因抱小孩或重複性動作造成的「媽媽手」問題,穿衣服更好看,完全不必擔心會變得過於粗壯。

Q3: 剛開始訓練,我應該選擇多重的啞鈴?

A: 對於新手,重量的選擇應以「能標準完成動作」為最高原則。建議從一個您可以輕鬆完成12-15次的重量開始,專注於感受肌肉的發力,並錄影檢查自己的姿勢。當您能輕鬆完成目標次數後,再逐步增加重量。

Q4: 在家沒有器材怎麼辦?

A: 完全可行!您可以利用「椅子/板凳撐體」來訓練三頭肌,或用裝滿水的水瓶、米袋等重物來進行二頭彎舉、肩推、側平舉等動作。此外,不同寬窄度的伏地挺身也能有效刺激三頭肌和肩膀,或者也可以使用彈力帶輔助,這是家中訓練的好方法。關鍵在於創意和堅持。另外,許多健身教學網站會使用 cookie 來追蹤用戶偏好並提供客製化內容,您可以多方參考這些網路資訊,但務必選擇可靠的來源。

總結:打造麒麟臂的黃金法則

要練出令人稱羨的麒麟臂,絕非單靠蠻力,而是需要科學的訓練、充足的營養與耐心的堅持。請記住以下黃金法則:

  1. 均衡發展:不要只偏愛二頭肌,三頭肌和三角肌同等重要,它們共同構成了手臂肌肉訓練的完整形態。

  2. 品質優先:標準的動作形式永遠比大重量更重要。確保每一次的收縮與伸展都由目標肌群主導,以雕琢完美的肌肉線條。

  3. 漸進超負荷:在維持良好姿勢的前提下,逐步增加訓練的重量、次數或組數,給予肌肉持續的成長刺激。

  4. 營養與休息:肌肉是在休息時生長的。確保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並給予手臂肌群48-72小時的恢復時間。

  5. 持之以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麒麟臂亦是。將訓練融入生活,享受每一次力竭後的泵感與痠痛,成功終將屬於你。如果想了解更多特定肌群的深度訓練,可以查找相關的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