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忘帶健保卡?快辦「虛擬健保卡」,告別押金和補卡奔波的惡夢!

又忘帶健保卡?快辦「虛擬健保卡」,告別押金和補卡奔波的惡夢!

您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體不適急忙趕到診所,卻在掛號櫃檯前翻遍錢包和口袋,驚覺健保卡忘在家中?這不僅意味著需要支付押金或全額自墊醫療費用,更得在日後特地跑一趟醫院辦理退費,費時又費力。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全民共同的困擾,並順應數位化醫療的趨勢,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簡稱健保署)推出了「虛擬健保卡」,將實體卡片整合進人手一機的智慧型手機中,讓民眾出示手機即可安心就醫。

本文將根據健保署官網的資訊與最新指引,為您完整解析虛擬健保卡的申請流程、核心優勢、強大的家庭授權方式,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協助您全面掌握這項便民的數位醫療服務。

虛擬健保卡是什麼?核心優勢與適用場域

虛擬健保卡是實體健保卡的數位化版本,內建於「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中。用戶在完成申請與認證後,就醫時僅需開啟APP,出示一組動態生成的QR Code,醫療院所的讀卡設備掃描後即可完成身分驗證、掛號、看診及領藥等程序,其效力與實體卡完全相同。

相較於傳統實體卡,虛擬健保卡具備以下五大核心優勢:

  1. 就醫零障礙,告別忘卡窘境:徹底根除因忘帶、遺失或毀損健保卡而產生的就醫不便。民眾無需再為押金或後續的退費流程煩惱,讓就醫流程更加順暢。
  2. 家庭照護更便利,授權機制超貼心:這是虛擬健保卡服務中最受讚譽的功能之一。家中若有年長者或孩童需要由多位家人輪流照顧,過去總會面臨實體卡片傳遞的困擾。透過授權使用機制,可將年長者或孩子的虛擬健保卡同時授權給多名照顧者,任何一位照顧者都能用自己的手機協助就醫,大幅提升了家庭照護的彈性與便利性。
  3. 支援新興醫療模式:虛擬健保卡最初的試辦計畫便鎖定「遠距醫療」、「居家醫療」及「擴大視訊診療門診」三大場域。對於行動不便、偏鄉地區或需要居家照護的民眾而言,虛擬健保卡是實現無接觸、零距離醫療服務的關鍵基礎設施。
  4. 降低實體接觸風險:尤其在後疫情時代,以手機QR Code掃描取代實體插卡,能有效減少醫病之間以及公共讀卡機的接觸,為防疫增添一道防線。
  5. 卡片管理無煩惱:不再有卡片晶片老化、磨損、照片陳舊難以辨識等問題,也省去了卡片遺失需臨櫃申請補發的麻煩。

如何申請虛擬健保卡?五步驟完整圖解

完整的虛擬健保卡申請流程相當簡便,全程可透過手機完成。在開始前,請先完成以下準備工作:

事前準備

  1. 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
  2. 完成APP的首次行動裝置認證。您有兩種認證方式:
    • 行動電話認證:最為便捷。使用您本人申請的月租型手機門號,關閉Wi-Fi,使用行動網路(4G/5G)即可快速完成身分驗證。
    • 裝置碼認證:若您使用預付卡、非本人門號或無行動網路,可至健保署網站,使用電腦和讀卡機插入實體健保卡或自然人憑證,取得裝置碼後再回到手機APP輸入以完成認證。

申請流程五步驟

  1. 登入並點選:開啟APP,使用您的身分證號和密碼登入後,點選首頁的「虛擬健保卡」圖示。
  2. 同意條款:詳閱並勾選同意隱私權條款與服務政策,接著點選「一般申請」。
  3. 上傳證件:依照畫面指示,拍攝或從相簿上傳您的「半年內正面半身大頭照」以及「身分證明文件」(如身分證正面)。(註:未滿14歲者,可用身分證正面或健保卡正面作為申請資料,部分教學文件的圖片來源為健保署)。
  4. 填寫資料:輸入您的聯絡電話與電子郵件信箱,確認資料無誤。
  5. 完成申請:送出申請後,健保署將進行審核。在審核通過前,您可使用「無照片」的暫時性虛擬卡搭配身分證件就醫。審核通過後,您的虛擬健保卡即會顯示照片,正式啟用。

虛擬健保卡授權功能:輕鬆為家人代為就醫

此功能完美解決了家人就醫時的卡片傳遞問題。授權者(病患本人)與被授權方(家屬或陪病者)都必須先完成各自的虛擬健保卡申請。

授權方(如:家裡長者、孩童家長)操作步驟

  1. 開啟自己的虛擬健保卡系統,點選「授權使用」。
  2. 勾選「同意授權」聲明。
  3. 輸入「被授權人(照顧者)」的身分證號,並可設定此次授權的有效期限(例如:特定時段或日期)。
  4. 畫面上會產生一組「授權QR Code」及一組「授權碼」。此QR Code具時效性,約5分鐘會更新一次,防止截圖盜用,並會保留完整的使用紀錄。

被授權方(如:子女、陪病者)操作步驟

  1. 開啟自己的虛擬健保卡,點選「檢視授權」。
  2. 點選「取得授權」。
  3. 可選擇以下任一方式接受授權:
    • 掃描QR Code:直接掃描授權方手機上的「授權QR Code」。
    • 輸入授權碼:在自己的陪病者手機上,手動輸入授權方提供的「授權碼」以及「授權人身分證號」。
  4. 成功後,您即可在自己的手機APP中切換並出示家人的虛擬健保卡,代為辦理就醫事宜。

哪些醫療院所可以使用虛擬健保卡?

截至2025年,全台已有數千家醫療院所加入虛擬健保卡的服務行列,且數量仍在持續增加中。民眾可透過以下兩種官方途徑查詢可提供虛擬健保卡服務之院所名單:

  1. 健保快易通APP:在「虛擬健保卡」功能頁面中,即可查詢支援的院所名單。
  2. 健保署全球資訊網:至「重要政策」下方的「虛擬健保卡專區」查詢或下載名單檔案,健保署的業務組(例如南區業務組)也會公告相關訊息。

重要提醒:即使某家醫院在支援名單上,例如位於新北市的醫院或是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這樣的大型醫學中心,也不代表院內所有的科別或服務都已開通虛擬健保卡功能。為避免白跑一趟,強烈建議民眾在虛擬健保卡就醫前,務必先致電該醫療院所的掛號櫃檯或相關部門,確認您欲看診的科別及時段,在該院可使用虛擬健保卡。

下表為虛擬健保卡在不同類型醫療院所的應用場域簡介,服務範圍涵蓋金門縣連江縣等離島地區:

特約類別 (Institution Type) 場域 (Applicable Scenarios/Fields) 說明 (Explanation)
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 一般門診、視訊診療、居家醫療、遠距醫療、交付調劑(領慢箋) 大型醫院的支援範圍最廣,但常有科別或診間的限制。例如,位於羅東鎮的醫院可能僅限家醫科或特定計畫的團隊使用。
基層醫療單位 (診所) 一般門診、視訊診療、居家醫療 各地的西醫、中醫、牙醫、皮膚科等診所正陸續導入,是擴大應用的重點。同樣建議先致電確認其確切地址與服務項目。
居家照護所 居家醫療 主要供參與居家醫療整合計畫的護理師及照護人員使用,方便到府提供醫療服務時,直接以行動裝置讀取病患身分。

常見問題 (FAQ)

Q1:申請或使用虛擬健保卡需要網路嗎?可以用 Wi-Fi 嗎?

A1:「申請時」若選擇「行動電話認證」,必須在您個人申辦的4G/5G行動網路下進行,且需關閉Wi-Fi。「使用時」,只要手機處於有網路的狀態(無論是行動網路或Wi-Fi)皆可登入APP並出示虛擬健保卡QR Code。

Q2:一支手機可以申請或綁定多張虛擬健保卡嗎?

A2: 可以。一支手機可以透過登入不同帳號密碼,來切換顯示多位家庭成員的虛擬健保卡。例如,您可以登入自己的帳號申請自己的卡,再登出後用家人的帳號密碼登入,為其申請並綁定。

Q3:家中長輩有多位照顧者,可以同時授權給多個人使用嗎?

A3: 可以。只要長輩本人已申辦虛擬健保卡,即可同時授權給多位子女或照顧者。同樣地,一位照顧者也可以同時接受多位長輩的授權。

Q4:外籍看護的預付卡手機可以被授權使用虛擬健保卡嗎?

A4: 可以。但因為預付卡手機無法進行「行動電話認證」,該名外籍看護需要透過「裝置碼認證」的方式,先完成其手機在健保快易通APP上的綁定。完成後,即可接受雇主的虛擬健保卡授權。對於行動設備者而言,這是重要的變通方案。

Q5:我的實體健保卡遺失或正在補辦中,還能使用虛擬健保卡嗎?

A5: 可以。只要您的健保資格有效,虛擬健保卡的功能便不受實體卡狀態影響。在等待新卡寄達的空窗期,虛擬卡是最佳的就醫替代方案。

Q6:就醫時每次都要重新登入APP才能顯示QR Code嗎?

A6: 是的。為確保個資安全,每次點選「虛擬健保卡」功能時,系統都會要求您輸入陪病者身分證號(此處指登入者自己的身分證號)和密碼進行身分驗證,通過後才會顯示動態的QR Code。

Q7:住院、領慢箋或進行療程治療時,可以混用實體卡和虛擬健保卡嗎?

A7: 可以。健保署推動虛擬與實體卡片並行,民眾可依當下方便性自由選擇使用。例如,入院時使用虛擬健保卡,出院或後續回診領藥時使用實體卡,是被允許的。

總結

虛擬健保卡的推行,是台灣智慧醫療發展的里程碑。它不僅解決了實體卡片長久以來的痛點,更透過靈活的數位授權機制,深化了家庭照護的支援網絡,並為遠距、居家等新型態醫療服務鋪平了道路。

這項政策將複雜的醫療驗證流程簡化於指掌之間,體現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溫暖。建議所有民眾都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完成虛擬健保卡的申請,親身體驗更便捷、高效、安心的數位就醫新時代。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