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台灣國人十大死因前列,當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狹窄或阻塞時,置放血管支架是相當普遍且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面對不同種類的支架,其費用與健保給付規範各異,常讓病患及家屬在選擇時感到困惑。
本文將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收費標準及衛生福利部的公開資訊,為民眾深入解析各類心臟支架的費用結構、健保給付範圍,以及您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
心臟血管支架:打通血路的關鍵
在瞭解費用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認識什麼是血管支架。當心臟的冠狀動脈因粥狀硬化斑塊堆積而變得狹窄,會導致心肌缺氧,引發心絞痛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危及生命。
醫師會先透過心導管檢查確認病竈位置與嚴重程度,此項檢查常經由手腕的橈動脈或鼠蹊部的股動脈進行。若確認需要介入治療,心導管手術是治療此類疾病的微創方式,醫師會透過氣球導管將氣球帶到血管狹窄處並予以擴張。而「血管支架」是一個精細的金屬網狀管,在氣球擴張後置入血管壁內,如同隧道的支撐架,能有效減少血管壁的回縮或剝離,確保血管血流長期維持暢通。
支架種類與費用差異:健保全額給付與部分給付的抉擇
心臟血管支架主要分為兩大類:傳統的「金屬血管支架」與新一代的「塗藥血管支架」,這兩種心臟支架種類在健保給付政策與病患自付費用上有顯著差異。
傳統金屬血管支架 (Bare-Metal Stent)
-
特性:為單純的醫療級金屬支架,主要作用是物理性地撐開血管。
-
費用:若病患符合健保規範的使用條件,此類支架可獲健保全額給付。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健保支付價格約為每支16,293元。
-
挑戰:其主要缺點在於術後血管內膜可能過度增生,導致血管「再狹窄」的發生率較高。根據統計,半年內的再狹窄率平均約為20%,若病患合併有糖尿病或腎功能不佳等狀況,風險可能更高。
塗藥血管支架 (Drug-Eluting Stent)
-
特性:此類支架在金屬支架的基礎上,塗佈了一層可緩慢釋放的藥物(多為免疫抑制劑),用以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過度增生,從而大幅降低血管再狹窄的機率。
-
費用:塗藥支架因技術與藥物成本較高,屬於健保部分給付的品項。健保會支付等同於傳統金屬支架的費用(目前為14,099元),而超過的部分則需由病患自付差額。
-
優勢:能將半年內的再狹窄率顯著降低至5%以下,對於血管病變複雜、血管較細小或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是降低再次手術風險的較佳選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塗藥血管支架收費標準
醫療院所會引進不同廠牌的塗藥支架,其總價與病患自付額會有所不同。以下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公告的部分給付塗藥血管支架品項收費參考表,費用以執行手術當日為準:
特材代碼 |
產品名稱 |
廠牌 |
醫院總價 (A) |
健保給付上限 (B) |
病患自付差額 C=(A-B) |
---|---|---|---|---|---|
CBP06ELUT1BK |
"百多力"冠狀動脈單邊塗層生物聚合物藥物支架系統 |
BIOTRONIK |
72,899元 |
14,099元 |
58,800元 |
CBP06ELUT2TM |
TERUMO 冠狀動脈單邊塗層生物聚合物藥物支架系統 |
TERUMO |
72,899元 |
14,099元 |
58,800元 |
CBP06ELUT3BS |
BIOSENSORS 第三代釋放型冠狀動脈支架系統 |
BIOSENSORS |
72,899元 |
14,099元 |
58,800元 |
CBP06ELUT5AB |
"亞培"徵長型艾諾莉茉斯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系統 |
ABBOTT |
76,599元 |
14,099元 |
62,500元 |
CBP06ELUT6M4 |
MEDTRONIC 釋放型冠狀動脈心臟血管塗藥支架 |
MEDTRONIC |
73,099元 |
14,099元 |
59,000元 |
CBP06ELUT7AB |
艾諾莉茉斯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系統 |
ABBOTT |
72,199元 |
14,099元 |
58,100元 |
從上表可見,病患若選擇塗藥支架,需自行負擔的差額大約落在58,000元至63,000元之間,實際金額依所選廠牌型號而定。
做出最適合的選擇:術前溝通至關重要
在決定使用何種支架前,醫療院所必須善盡告知義務。醫師會根據您的血管狀況、病史(例如是否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預期風險以及病變部位等,綜合評估並提供專業建議。對於多條血管嚴重阻塞的人,有時繞道手術也會是選項之一。
您應充分了解:
-
使用原因:為何需要置放支架?您的血管狹窄程度如何?
-
選項差異:一般金屬支架與塗藥支架的優缺點、再狹窄風險的差異。
-
費用明細:須自行負擔的確切金額。
-
產品資訊:不同廠牌支架的性質、可能的副作用(如過敏休克)與禁忌症。
在充分理解並同意後,您將需要簽署「健保部分給付同意書」,一份由您保留,另一份則存於病歷中。
常見問題 (FAQ)
Q1: 選擇塗藥支架後,是否就一勞逸,血管不會再有問題?
A: 並非如此。塗藥支架雖能大幅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機率,但仍有約5%的再狹窄風險。此外,支架是置放在最狹窄的血管段落,其他未處理的冠狀動脈或其他部位的動脈(如主動脈)仍可能隨著時間產生新的病變。因此,術後仍需嚴格控制三高、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等凝血藥物並定期回診追蹤。
Q2: 置放塗藥支架後,為什麼需要服用更久的抗血小板藥物?
A: 因為塗藥支架上的藥物會稍微延緩血管內皮的癒合過程,為了預防支架內因血液凝集而急性或晚期血栓的形成(這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醫師通常會建議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至少半年至一年以上,時間會比使用傳統金屬支架者更長。
Q3: 如果經濟能力有限,只能選擇健保給付的金屬支架,該怎麼辦?
A: 金屬支架依然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療選項。若選擇金屬支架,醫師會在手術中盡力將血管擴張到最理想的狀態。病患術後更應積極配合醫囑,嚴格控制飲食、戒菸、規律運動並按時服藥,以將再狹窄的風險降到最低,並在術後3至6個月的關鍵期密切追蹤。
總結
心臟血管支架是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治療工具,選擇何種支架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與財務負擔。健保全額給付的「金屬支架」能滿足基本治療需求,但再狹窄風險較高;而需自付差額的「塗藥支架」則能顯著降低再狹窄機率,適合特定高風險族群。
最終的選擇應在與心臟專科醫師進行詳盡溝通,並衡量自身健康狀況與經濟能力後,共同做出最明智的醫療決策。無論選擇何種支架,術後規律服藥與定期追蹤,才是維持心血管長久健康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