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只會喝水!專家推薦的感冒水果這樣吃,擊退病毒好更快

當感冒來襲,喉嚨痛、感冒咳嗽、鼻水流不停等症狀不僅讓人身體不適,也常常影響食慾。多數人聽過的建議不外乎是「多喝水、多休息」,並養成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的習慣。

然而,根據記者的綜合報導,網路上也流傳著「感冒吃橘子會加劇咳嗽」、「甜的水果會生痰」等說法,讓人在選擇食物時感到困惑。究竟感冒時該怎麼吃才能快點好?水果是敵是友?畢竟這類疾病無法單靠醫生開立的抗生素(其針對細菌而非病毒)來解決。

本文將為您深入解析感冒時的飲食原則,並針對不同症狀推薦合適的水果與調理方法,幫助您在生病期間吃得對、好得快,擺脫感冒帶來的不適。

感冒飲食的核心原則:鞏固免疫的基石

對抗感冒病毒的主力是我們自身的身體免疫系統,而充足均衡的營養素則是免疫大軍最重要的後援。許多營養師建議,在感冒期間,飲食應把握以下四大原則:

營養密集且易於消化

感冒時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來對抗病毒,但腸胃功能往往較為脆弱。此時應選擇營養密度高、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是絕佳選擇,例如:以雞骨、魚肉或蔬菜熬煮的濃湯、好吸收的粥品、滑順的蒸蛋等,都能在補充營養的同時,也補充水分。

優質蛋白質是修復關鍵

蛋白質是構成免疫細胞(如抗體、白血球)的基礎原料,對維持免疫系統健康至關重要。感冒期間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能強化身體的自癒能力,幫助細胞組織修復。建議選擇雞肉、魚肉、雞蛋、豆腐、豆漿等食物,透過清蒸、水煮或燉湯的方式烹調,既能獲取營養,又不會過於油膩。雞湯中的成分甚至可能誘發產生幹擾素,增強免疫力。

充足水分稀釋黏液

多喝水是感冒時不變的真理。充足的水分能幫助稀釋鼻腔和喉嚨的黏液(痰液),使其更容易排出,緩解鼻塞和痰多的困擾。溫開水是最好的選擇,溫熱的蒸氣也能短暫舒緩鼻腔不適。

避開加重發炎的地雷食物

生病期間,身體已處於發炎狀態,某些食物可能會火上加油,讓症狀惡化,應盡量避免:

  • 甜食與高糖分食物:蛋糕、糖果、含糖飲料等甜食會刺激發炎反應,也容易生痰,使咳嗽加劇。

  • 油炸、辛辣與燒烤食物:這類刺激性食物會直接刺激喉嚨黏膜,讓喉嚨痛、癢的感覺更嚴重,同時也增加腸胃負擔。此外,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好油(如魚油)則能幫助抗發炎。

  • 難消化的食物:糯米、年糕、糉子,以及芹菜、韭菜等粗纖維蔬菜,在感冒時應避免,讓腸胃得以休息。

  • 含咖啡因與酒精的飲品及冰品:咖啡、濃茶和酒精有利尿作用,可能導致身體脫水,不利於黏液稀釋;同時,咖啡因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妨礙身體休息。而冰品則會刺激呼吸道,引發更劇烈的咳嗽。

感冒可以吃什麼水果?從症狀與體質來選擇

關於感冒患者能否吃水果的爭議,主要源於西醫與中醫觀點的差異,以及水果本身的特性。只要掌握原則,水果依然是感冒時的好幫手。

A. 中醫傳統智慧:辨別「風寒」與「風熱」感冒

根據中醫師楊淑媚的觀點,感冒需區分寒熱屬性,不同性質的感冒適合的水果也不同。這是解開「橘子之謎」的關鍵。

  • 風寒型感冒

    • 症狀:怕冷畏寒、打噴嚏、流清澈鼻水、咳出稀白色的痰、喉嚨癢。

    • 水果選擇:應選擇性質溫和或偏溫性的水果。例如蘋果、芭樂、藍莓等平性水果。金桔加溫水飲用、或是將橘子抹鹽後烤熱吃(鹽烤橘子),可以改變其寒性,達到化痰止咳的效果。

    • 禁忌:避免直接食用性質寒涼的水果,如西瓜、梨子、生橘子,以免寒氣加重。

  • 風熱型感冒

    • 症狀:發燒、喉嚨紅腫疼痛、鼻涕與痰呈現黃色且濃稠、口乾舌燥。

    • 水果選擇:適合食用性質偏涼的水果來幫助清熱。例如水梨、楊桃、柑橘、木瓜等。

    • 禁忌:避免食用龍眼、荔枝、榴槤等熱性水果。

B. 西醫營養學觀點:溫和、低酸、富含維生素C

從西醫角度看,水果富含維生素C、植化素與水分,有助於抗氧化、支持免疫系統。然而,部分高糖分水果的特性可能引發不適。

  • 安全首選

    • 芭樂: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性質溫和,是補充維C的絕佳來源。

    • 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植物凝血素,能增強抵抗力。性質平和,可止咳潤肺,若喉嚨痛可磨成泥食用。

    • 藍莓與草莓:富含花青素與維生素C,抗氧化力強,有助於抗發炎,且性質平和。

  • 視情況選用

    • 柑橘類(橘子、柳橙):雖然富含維生素C,但其酸性可能直接刺激發炎的喉嚨,或引發胃酸倒流而加重咳嗽。若無此困擾,且屬於風熱型感冒,則可適量食用。

    • 香蕉:富含鉀離子,有助於在大量出汗或補充水分後維持電解質平衡。適合在無痰的乾咳情況下食用,但因糖分較高,痰多者應避免。

    • 奇異果、鳳梨:除了酸度,還含有天然的酵素或過敏原,可能刺激口腔與喉嚨黏膜,造成俗稱的「咬舌頭」或喉嚨癢。若本身無過敏史且能接受,可適量食用。

針對特定感冒症狀的飲食調理

除了選擇合適的水果,也可以透過一些常見食材製作飲品和湯品,來緩解特定症狀。以下推薦的食療,經許多人嘗試後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能幫助恢復體力。

症狀

推薦食療

做法與功效

喉嚨痛、咳嗽

冰糖燉水梨

將梨子去核,填入少許冰糖,放入電鍋蒸熟。梨子潤肺止咳,蒸熟後可降低寒性,特別適合乾咳、無痰的患者。

蜂蜜水

溫開水中加入一匙蜂蜜,有潤肺止咳效果。注意:1歲以下嬰兒不可食用蜂蜜。

鹽烤橘子

橘子蒂頭挖洞加鹽,用鋁箔紙包覆烤5分鐘。有止咳化痰之效,適合風寒咳嗽。

薄荷檸檬水

熱水中加入檸檬汁、蜂蜜與新鮮薄荷葉。薄荷可短暫緩解喉嚨發炎水腫。

鼻塞、流鼻水

雞湯

研究發現雞湯中的「半胱胺酸」能改善鼻腔黏液分泌與充血問題。雞肉本身也是優質蛋白質來源。

蔥豉湯

三根蔥白與一小把淡豆豉加水熬煮。是中醫常用於緩解風寒感冒初期的湯品。若喉嚨痛或有黃鼻涕則不宜加蔥薑。

發燒、全身無力

魚湯、蛤蜊湯

魚肉和蛤蜊富含蛋白質與鋅,有助於修復黏膜組織、提升免疫力。加入薑絲同煮,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發汗。

皮蛋瘦肉粥

易於消化且能補充熱量與蛋白質,適合食慾不振時食用。

常見問題 (FAQ)

Q1:感冒到底能不能吃橘子?

A: 這取決於您的感冒類型和個人體質。若您是發燒、喉嚨痛、咳黃痰的「風熱感冒」,適量吃橘子有助清熱;若您是怕冷、流清鼻涕的「風寒感冒」,生吃橘子可能會讓您更不舒服,但將橘子烤熱後食用則有助化痰。此外,若您的喉嚨對酸性食物特別敏感,吃橘子可能會加劇咳嗽,建議先少量嘗試。

Q2:聽說感冒吃甜的水果會生痰,是真的嗎?

A: 無論是西醫或中醫,都有此一說法。高糖分被醫學研究認為會刺激身體的發炎反應,並可能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也就是俗稱的「生痰」。如果您發現自己在吃了較甜的水果(如芒果、香蕉、葡萄)後,痰量確實變多,建議在感冒期間改為選擇芭樂、蘋果等甜度較低的水果。

Q3:感冒時補充高單位維他命C有效嗎?

A: 研究結果顯示,規律補充維生素C可能稍微縮短感冒的病程並減輕症狀,但在感冒發生後才大量補充,效果有限。相較於高劑量的保健品,多數醫師與營養師更推薦直接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天然蔬果,因為除了維生素C,您還能同時獲得纖維、水分及多種有益的植化素,如維他命a與其他抗氧化營養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除了水果,還有甜椒等蔬菜。另外,補充維生素d也被認為可能有助於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

Q4:腸胃型感冒(病毒性腸胃炎)該吃什麼水果?

A: 腸胃型感冒的重點在於讓腸胃休息與補充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在嘔吐、腹瀉的急性期,應暫時禁食,以補充水分或電解質飲料為主。待症狀緩解後,可從溫和、低刺激的食物開始,如白粥、白吐司。水果方面,可選擇香蕉來補充鉀離子,或將蘋果磨成泥(蘋果果膠有助於緩解腹瀉),初期應避免高纖維和過酸的水果。此時也可以考慮補充益生菌來調整腸道菌叢生態。

總結

感冒時的飲食照護,並非一成不變。不存在絕對不能吃的水果,關鍵在於「傾聽身體的聲音」並「依症狀選擇」。

綜合而言,對感冒患者來說,蘋果和芭樂因其性質平和、營養豐富,是各種感冒類型中最安全的選擇。當您出現喉嚨痛、黃痰等「風熱」症狀時,可適量食用水梨、楊桃等涼性水果;若為怕冷、流清鼻水的「風寒」症狀,則可嘗試烤橘子、金桔茶等溫和食療。

最重要的是,飲食調理僅為輔助,目的是提供身體足夠的營養以戰勝病毒。若感冒症狀嚴重、持續多日未改善,或出現呼吸困難、高燒不退等情況,仍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並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與藥物安全性。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