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加牛奶」不只影響鈣質,更是意想不到的抗發炎幫手

早晨一杯香醇的咖啡,是許多現代人提神醒腦的儀式。其中,口感溫潤滑順、結合了咖啡濃醇與牛奶香甜的「拿鐵」,更是無數咖啡愛好者的心頭好。然而,圍繞著「咖啡加牛奶」的健康討論從未停歇,許多民眾對其好處與壞處感到困惑。有人深信,在咖啡中加入牛奶是補充鈣質的聰明方法,能抵銷咖啡因可能造成的鈣質流失;但也有說法指出,這會妨礙鈣質吸收,得不償失。

近年來,科學研究為這場爭論帶來了新的視角,發現咖啡與牛奶的結合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抗發炎益處。究竟,在我們的咖啡杯中加入牛奶,是利是弊?本文將從營養吸收的爭議到最新的科學發現,為您全面解析咖啡加牛奶的健康密碼。

健康爭議:補鈣與腸胃的迷思

長久以來,關於咖啡拿鐵最核心的健康疑慮,主要集中在鈣質吸收和對腸胃的影響上。

迷思一:喝拿鐵等於補鈣?

許多人選擇拿鐵,是希望藉由牛奶來「順便」補充鈣質,以對抗「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的擔憂。然而,這個想法可能過於樂觀。

  • 鈣質吸收的阻礙:根據台灣食藥署及多位營養師的觀點,咖啡中含有數種可能影響鈣吸收的成分。首先,咖啡因本身有利尿效果,會加速體內水分的排出,同時也可能帶走微量的鈣質。更關鍵的是,咖啡中的草酸(Oxalic Acid)與單寧酸(Tannic Acid),會與牛奶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鈣」或其他複合物,這些複合物人體難以吸收,最終會直接排出體外。

  •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基於上述理由,WHO建議乳品與含咖啡因的飲品應避免同時飲用,以免降低鈣質吸收率。

  • 關鍵在於總量與生活習慣:不過,這並不代表要完全告別拿鐵。研究證實,咖啡本身的草酸含量並不算特別高。骨質健康的關鍵,更多在於每日是否攝取足夠的總鈣量(成人建議每日1000毫克)以及健康的生活型態。單一歸咎攝取咖啡因並非決定性因素。若日常飲食均衡、鈣質攝取充足,並配合適度運動與日曬來強健骨本,偶爾享受一杯拿鐵,並不足以讓健康的民眾成為骨質疏鬆的危險群。

聰明喝法:若您非常在意鈣質的吸收率,可以參考營養師的建議:先喝黑咖啡,間隔半小時至一小時後,再飲用牛奶或食用其他高鈣食品,這樣便能將兩者的交互影響降到最低。

迷思二:加牛奶能緩解傷胃?

對於喝黑咖啡容易感到胃部不適的人來說,加入牛奶似乎能讓咖啡變得更「溫和」。

  • 暫時中和酸度:牛奶中的蛋白質確實能短暫中和咖啡的酸度,讓口感更滑順,可能暫時舒緩不適。

  • 非根本解決之道:然而,根據營養師廖敏涵的觀點,引發腸胃不適的主因是咖啡因、兒茶酚胺等物質刺激胃部細胞大量分泌胃酸。牛奶中的脂肪反而會減緩腸胃蠕動,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更容易引起腹脹。

  • 更好的選擇:若想降低咖啡對胃的刺激,專家建議可嘗試選擇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因為在烘焙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稱為「N-methylpyridium(NMP)」的化合物,能減少胃酸分泌,且深焙豆的酸性物質含量也較低。此外,避免空腹飲用咖啡,改在飯後喝,是更有效保護腸胃的方法。

新興研究揭示的潛在益處

儘管存在上述爭議,近年來的科學研究與新聞報導卻為「咖啡加牛奶」的組合帶來了令人振奮的正面觀點,尤其是在抗發炎與抗氧化方面。

1. 抗發炎效果加倍

根據醫師黃軒在臉書的分享,2023年一篇發表於《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小組執行的國外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當咖啡中富含的抗氧化物「多酚(Polyphenols)」與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質「胺基酸(Amino Acids,特別是半胱氨酸)」結合時,能顯著增強免疫細胞的抗炎特性。

實驗將細胞置於人為的發炎狀態,結果顯示,接觸「多酚與胺基酸混合物」的免疫細胞,其抗炎效果是僅接觸「多酚」細胞的兩倍。這項研究結果暗示,喝拿鐵可能比喝黑咖啡具有更強的抗炎作用,能更有效地減緩體內發炎作用。

2. 增強抗氧化作用

另一項發表於《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咖啡和牛奶中的抗氧化劑能夠協同作戰,為身體提供更強大的保護力,以對抗自由基的侵害。自由基是導致心臟病、癌症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元兇之一。此外,研究人員也認為牛奶中含有鈣、鎂等抗炎化合物,當與咖啡結合時,有助增強整體的發炎作用抑制效果。

3. 燃脂與新陳代謝

從瘦身角度來看,黑咖啡加牛奶也有其優點。咖啡因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脂肪分解。而牛奶提供的蛋白質則能增加飽足感,有助於控制總熱量攝取。若想利用此效果,建議在運動前半小時或早餐後飲用,並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與無糖黑咖啡,以避免攝入過多額外熱量。

不只是拿鐵:咖啡加牛奶的風味世界

「咖啡加牛奶」的組合千變萬化,不同的比例與製作方式,造就了風味各異的經典飲品。瞭解它們的區別,能幫助您點到最合心意的那一杯咖啡拿鐵。

飲品名稱

咖啡基底

咖啡、牛奶與奶泡的大致比例 (咖啡:奶:泡)

風味特色

拿鐵 (Latte)

義式濃縮咖啡

1 : 4 (或更多) : 薄層

牛奶風味為主,口感滑順,咖啡味較柔和。

卡布奇諾 (Cappuccino)

義式濃縮咖啡

1 : 1 : 1 (傳統比例)

咖啡、牛奶與奶泡風味均衡,口感綿密、層次分明。

馥列白 (Flat White)

義式濃縮咖啡

1 : 3 : 極薄層

咖啡風味較拿鐵更為濃鬱突出,奶泡細緻如絲絨。

瑪奇朵 (Macchiato)

義式濃縮咖啡

濃縮咖啡為主,僅加少量奶泡

強烈的咖啡風味,帶有一絲奶泡的柔和點綴。

咖啡歐蕾 (Café au Lait)

手沖咖啡/美式咖啡

1 : 1

咖啡基底不同,風味較義式拿鐵更為清淡、柔和。

值得注意的是,現今「拿鐵」一詞已被廣泛應用,也可能指不含咖啡的飲品,如「抹茶拿鐵」、「紅茶拿鐵」等,其共通點在於都加入了大量的牛奶與奶泡。

常見問題

Q1: 喝拿鐵真的會導致骨質疏鬆嗎?

A: 直接導致的可能性很低。骨質疏鬆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包括總鈣質攝取不足、缺乏運動、遺傳等。雖然咖啡加牛奶會影響單次的鈣吸收效率,但只要確保日常飲食中有足夠的鈣來源,並維持健康生活習慣,經醫師評估,適量飲用拿鐵不至於成為骨質疏鬆的主因。

Q2: 拿鐵、卡布奇諾、馥列白有什麼不同?

A: 主要區別在於義式濃縮咖啡、蒸氣牛奶和奶泡的比例。簡單來說,拿鐵的牛奶比例最高,口感最滑順;卡布奇諾的奶泡最厚實,口感層次分明;馥列白的咖啡味比拿鐵更濃鬱,奶泡非常薄且細緻。

Q3: 為了健康,我應該喝黑咖啡還是拿鐵?

A: 這取決於您的健康目標。若想獲得最純粹的咖啡多酚且不擔心胃部刺激,黑咖啡是好選擇。若您希望獲得潛在的加倍抗炎效果,且偏好溫潤口感,拿鐵是個不錯的選項。若鈣質吸收是您的首要考量,建議將咖啡與牛奶分開飲用。

Q4: 喝咖啡會胃不舒服,加牛奶可以改善嗎?

A: 加牛奶能暫時中和酸度,但不是最佳解方。更建議的方法是避免空腹飲用,並可嘗試更友善腸胃的深焙咖啡豆。這個議題也常在各大媒體如風傳媒被討論。

Q5: 中文菜單上的「那堤」和「拿鐵」是一樣的東西嗎?

A: 是的,「那堤」是「拿鐵」的另一種音譯,兩者指的是同一種以義式濃縮咖啡和大量牛奶製成的飲品。

總結

綜合來看,「咖啡加牛奶」是一把雙面刃,其健康影響並非絕對。

一方面,它確實可能幹擾鈣質吸收,對於鈣質攝取本就不足或骨質疏鬆高風險族群,需要特別注意飲用方式與時機。另一方面,最新的科學研究為它帶來了「加倍抗炎效果」等潛在益處,為健康增添了新的可能性。

最終,選擇喝黑咖啡還是拿鐵,取決於您的個人健康目標與身體狀況。無論如何,「適量」是最高原則(醫師與營養師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並搭配均衡的飲食與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通往健康的根本之道。與其為了一杯拿鐵而焦慮,不如將其視為生活中的美好點綴,聰明且愉快地享受它。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